绝对正确的答案并不存在,决策是独立于数据收集的。我们要尽力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决策,而不是痴迷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埃伦兰格
心理学如何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在工作中得以运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在他的这本书中得以系统的阐述。
心理学用于实际的简单例子,实验证明:通过允许养老院的老人种植和照料盆栽,及自行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决策,这些对行动有自主权的老人的死亡率低于没有自主权的老人,他们还表现得更加开心、活跃和清醒。
每个人都希望有价值、有贡献,对自身生活有控制感。
这也证明了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头脑、肌肉都是越用越灵活。
作者的外婆因为头疼去看医生,外婆说脑袋里像有条蛇在爬,医生误以为外婆在说胡话,导致耽误和错误治疗,事实是外婆脑袋里长了肿瘤。家人过于相信医生的专业性,导致错失了挽救的机会,这次意外也促使作者潜心研究“潜念”。
一、潜念
所谓“潜念”就是按照自己的无意识去行动,人的行为由习惯或者心理定势控制,常常导致错误结果。
1、潜念的三大特征:
•归类陷阱
一个哑巴到五金店买锤子,他用手比画了一个锤子的形状,那么一个盲人去买一把梳子,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用手比划梳头,其实盲人直接说就可以了,这就是惯性思维,有时候会禁锢我们的思想。
•无意识行为
你是否也曾经因低头看手机,走路没注意撞上商店模特而对模特说对不起。
我们做菜的方式和程序,是否也无意中体现出母亲的做菜方式,比如油一定要烧到冒烟,只因为母亲是这么做的,我们就也这么做。
•视角单一
心理学实验,一位研究者向路人求救,告诉救援者自己脚受伤了需要弹性绑带,救援者去到药店,当商议好的药剂师回复绑带卖完了,这些伸出救援者无一不空手回到了研究者身边,所有人没有尝试其他办法。
2、被简化了的世界,潜念的根源
•最好不要对自己的能力事先设限
人们曾经一直认为人类无法在5分钟内跑完1. 6公里。
到1922年的时候,这一极限下降到了4分钟。1952年,罗杰•班尼斯特打破了这个极限。
纪录就是被用来打破的,极限也一样。
•过于关注结果的教育
习惯于将知识传授,而不是针对让学习的过程本身产生乐趣,从而无法让孩子沉侵于探索的乐趣。
•背景的巨大力量
一位女士在乡间小道上行走,突然,一群蜜蜂包围了她。和常人一样,她感到无比恐惧,血压上升,心跳加速,要么傻傻地待在原地不动,要么拔腿飞奔,摆脱蜜蜂的攻击。
但如果这位女士还带着一个孩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她不会胆怯,而是会拼命保护孩子。同样的背景,应对方式完全不一样。
•身份标签对人产生影响
在一次实验中,扮演“老板”、“助理”角色的参与者,会随着扮演身份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老板”扮演者表现得更像老板,“助理”扮演者倾向于像助理。
二、 专念
“专念”是一种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1、专念的三大特质:
•创造新的类别
为潜念所控制的人容易墨守成规,而专念的人却能打破成规。比如修补天花板,可以找原装修公司,也可以重新找师傅,还可以自己动手装绘等等。
•敞开心扉,接受新信息
有关感觉剥夺的研究显示,长期处在没有刺激的单一环境中,心理会出现问题。比如飞行员需要导航系统不停地接收新的信息来实时了解飞机的方位和姿态。
•使用不同的视角
居中人和局外人往往有不同的视角。
自己范错误时,往往归咎于外部环境,而别人出错时,会归咎于别人本人。比如同样是迟到,发生在自己身上,“今天交通太堵了”,发生在别人身上,“他总是拖拖拉拉的”。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所说: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不过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
2、专念的形成与作用
•过程优先于结果
我们常常惊异于别人所取得的结果,但是当我们仔细了解别人所取得的成绩背后,是一步步采取的行动,原来看似高不可攀的成绩无一不是由无数细小的成绩日积月累而成。
假设发明一种高尔夫球杆可以让你一杆进洞,那打球的乐趣将荡然无存。
•打破年老的极限
小时候对老年人的看法,会影响自己日后变老的心态。
“老态龙钟”“老眼昏花”等固有观念影响周围人对待老年人的方式,使得老年人表现得更加像老年人。
增加老年人的自主权、主动权,老年人力所能及做些事情,经常思考问题,发挥老年人的经验优势等等反而更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而不是老了啥也不做。
富兰克林•罗斯福刚当选总统时,前去拜访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他问霍姆斯为什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学希腊语。“为了锻炼我的头脑,年轻人。”大法官说道。
•珍视直觉
“当你的双眼因为内心的祥和与愉悦而变得清澈时,你就能洞见万物的生命。——华兹华斯
•选择有助于专念状态的形成
给予孩子选择材料创造的自由,孩子更加有创造力。
我们在教孩子,“这是笔”“这是汽车”时,假如加上“可以”两个字,这些物品的用途将大大拓宽,笔可以用来写字,可以是玩具中的桥梁,可以是荒岛生存游戏中的燃料等。
•专念有助于创造
创造力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从“旧信息”中推演出“新信息”的能力,即“发散性生成”,而第二个组成部分则是思想的“重新定义"或“变形”。
我们可以审视这个世界,问一问各种事物有何不同(区分)或有何相似之处(类比)。第一个过程会产生新类别,而第二个过程往往涉及背景的转换。
•未雨绸缪
专念的人会发现别人忽视的细微变化,这些早期的细微变化既是预警信号,又是进行改良的大好机会。
专念的人比其他人更敏锐,更具有前瞻性。
古人告诉我们要未雨绸缪,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小苗头,从而避免泰坦尼克号式的悲剧。
•改变背景
在新的背景下,精疲力竭的人会产生新的能量。
具有专念意识的人会主动改变环境,使自己总是保持着充沛的精力。
一个上班筋疲力尽的人,回到家中躺在那一动不动,可是当朋友叫他去打篮球的时候,却可以一跃而起,忘记了疲劳。
•管理需要不确定性
管理者自信能够带领下属完成工作,不限定工作的具体方式,并允许下属犯错,那么下属就有创新的空间,会积极主动工作,并敏锐地察觉各种问题。
•警惕负面标签
心理学家实验:给两组精神治疗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一名男子正在接受面试。
实验发现,在被告知录像中的男子是求职者时,两组治疗师都认为他是正常的。在被告知这名男子是病人时,许多治疗师认为他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背景影响身心
罗伯特•乌尔里奇发现,在接受胆囊手术的病人中,那些在病房里能看见窗外美景的病人恢复得更快,而且镇痛剂的服用量更少,但那些只能面对砖墙的病人则情况不佳。
三、超越专念
专念地选择何时采用专念态度,是我们时刻都能做的事情。
虽然我们无法同时对所有事情都保持专念态度,但我们能够在某一时刻对某件事情做到专念。
无论是对公司老总来说,还是对平民百姓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对哪些事情抱有专念态度。
高效能人士能让专念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