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简书的第一篇,也是007的第一篇,我想讲几个关于结束的短故事。
演讲
高中一年级班里举行演讲比赛,我也写了一篇演讲稿参加。稿子的题目是《时间》。比赛那天来临,我登台,说完第一句话,就,笑场了。那一句话就是我所有的演讲。台下的同学到了高三还在因为这件事取笑我。
我的演讲生涯就此结束了。
大学也没有什么机会演讲,除了偶尔有两个不痛不痒的演讲比赛,也没有别的机会。那时候的我们都特别单纯,也没有把这个当成一个事情。此事就此沉寂。
直到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的朋友推荐了一个演讲组织,经过了半年的犹豫,加入其中,也曾拿过深圳地区的演讲亚军。加入三年多以来深受其益。回头一望,高一的演讲比赛俨然成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从一个小白到有时也会出去给人家做演讲培训,这是一个神奇的转变。
上学
大学毕业的时候考研差三分,本来也没想着再上学,也没放在心上。
我的学生生涯就此结束了。总后来再想考,总觉得自己年纪太大。
三年前看了一个朋友的朋友圈,她与我年龄相仿,读的在职研究生。好像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一条朋友圈就像一团小火苗,两年前我也去考了研究生,现在学已经上了一半了。
友谊
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A,两年前吵了一架。以前一两天就会打一次电话,从那以后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过话。应该是友尽了吧。
还有一个从来不怎么来往的还称不上朋友的认识的人B,一年前因为一些业余的爱好聊过天。没想过也成为了好朋友。
而“友尽”的A在一年前也开始联系密切,现在依然是我的密友。
小结
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小故事,却都是发生在我身上从结束以后又重新开始的故事。
大约在2年前,我都认为已经结束的事情,不会再有新的机会,所以我也不会再去关注。比如,公务员考过一次失利,就不会去考第二次;考研失利一次,也不会再去考第二次;如果一个事情曾经做的很失败,也不会去做第二次。那些反复经受挫折而成功的人也只是励志故事,而最近两年,我惊奇地发现,结束再开始或者说失败再开始,不仅仅只是励志,而是一个人的眼界和思维的问题。认为结束以后不会再来,那是固定式的思维;认为结束以后还可以再去尝试,那是成长性的思维。也没有什么事情会受到年龄的限制,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以前因为条件限制而没有做或者做成的事情,现在都有机会再来过。
而认识到这一点,竟然花费了好多年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