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寒假专题三

读书——寒假专题三

作者: 七月_未名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4:18 被阅读0次

    读书,是和高尚的灵魂对话。


    自以为是

    ——读《三体》有感     

    马容城

    读完《三体》全集之后,我想将“自以为是”这个词送给《三体》中描绘的许多人。

    在《三体》中,人们建造“红岸”基地,向外太空发送信息,企图寻找外星文明,可人类难道就没有想过,找到外星文明一定是好事吗?难道外星文明就一定愿意与人类做朋友,而不是将地球占领?后来,三体舰队向地球出发,准备攻占地球,整个地球都陷入了恐慌。《三体》中有这样一段话:“但黑暗森林中有一个叫人类的傻孩子,生了一堆火在旁边高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都证明了人类这样做只会带来危险,也体现了人类的自以为是。

    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从罗辑的角度描写了200年后的世界,那时的人们盲目地认为科技已经超过三体人了,都将“三体危机”抛到了脑后,可人类无法证明人类的科技是否超越了三体,就像书中借章北海之口说出的:“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多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这句话将人类比作了古代的骑兵和弩,将三体人比作了装甲部队和狙击步枪,生动地表现了人类自以为强大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离三体文明的科技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后来,三体舰队只派出了一个探测器就几乎将人类的太阳系舰队全歼,更体现了两者科技的差距,这也是人类自以为是的结果。

    在《三体》这套书的最后,只有一部分人类活了下来。我想如果不是人类的自以为是,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反而很有可能与你想的恰恰相反,所以请不要自以为是,而是去相信现实,因为自以为是,往往会让人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做事,从而忽略了客观事实,从而会受到客观世界的惩罚。

      因为无知,所以愚昧

    ——读《骆驼祥子》有感     

      王天元

    “因为无知,所以愚昧”,这是我读了《骆驼祥子》后最大的感受。

    在虎妞怀孕的时候,曾要求祥子买些零食给他吃,而祥子认为,虎妞在祥子生病时给他垫钱,就应该满足他的一切想法。这种逻辑究其本质,是因为祥子很愚昧,没受过教育,不知道虎妞可能会难产,等到虎妞难产时,祥子也没去医院,而是匪夷所思请神婆,请接生婆,这也是祥子的愚昧,愚昧的做法总是产生也不太好的结果。

    因为愚昧,所以残忍。正是因为祥子愚昧地请神棍,极为悲剧地让神棍随意捉弄,才导致虎妞难产而死亡。悲剧的源头是愚昧,愚昧的根源是无知!

    因为愚昧,所以极端!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里面曾提到这么一句话“但我绝没想到她已经病倒那步田地,也绝没想到这竟是我和她的最后决别”,史铁生一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一点也不关心母亲,认为自己很悲惨,肆意挥霍自己的生命。还乱扔东西让母亲伤心,因为史铁生的愚蠢念头,因为他的迷茫,所以他极端地伤害母亲的感情,最终导致母亲积劳成疾,也使史铁生在成年饱经阅历后而抱憾终生!

    因为无知,所以愚昧!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阅历,开阔眼界,不为无知蒙蔽双眼!

    畅游神奇的海底世界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沈齐涵

    打开《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巨著,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公--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一起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我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让我学习到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和地理地侦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和采集,潜水艇的构造……现在这些东西都已经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遥远未发明电灯的时代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书中“鹦鹉螺”号的尼摩艇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生性冷酷却又非常善良。他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艇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艇长作为艇上的领袖,没有去多吸一丝空气,而是和艇上的所有人一起劳动,严格遵守与别人轮流吸氧,共同争取生还的机会。他这种身为领导以身作则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凡尔纳还提出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行为……面对这位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此书只是让我们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经历吗?它还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收获。

    儒勒.凡尔纳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而只仅仅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远离不良环境

                    ——读《骆驼祥子》有感      张锦元

    经常说人改变环境,让原本荒凉的大地变成了适宜生活的聚落。但环境也会影响人,不光是自然还有社会,

    话说《骆驼祥子》就是讲述了一个社会影响人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曾是一个非常自由,年轻力壮,诚实守信的洋车夫。他曾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了目标而坚持。但后来沦落为社会中的混混,好逸恶劳,自私;而带给他这样结局的就是社会影响。

    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他的愿望总会一次又一次的落空,这使得他变得气馁;辛苦努力却被别人肆意地劫取劳动成果。让他最终放弃了一切美好的希望,他的心被各种花色所诱惑,他的身上有了“猪的血液”,深陷迷途,不知反悔。这就是一个恶劣的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人只要不受到干扰不就好了吗?没错,在逆境中生长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有时会使人加倍努力。可“不良环境”就大相径庭了,不良的环境,例如酒水,“体面的穿着”,不守诺言,这可以使一个人堕落。而欺人太甚的行为会让被欺凌者意志消磨,久而久之,人在精神上也就彻底的颓废了。在诱惑下不受到干扰要的是自我坚持。但人往往先入为主,做到这样极难。所以我们要远离不良环境。

    孟母三迁是发生在我国古代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健康的成长,于是三次搬家,给小时候的孟子就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那自然也不会染上什么坏毛病,坏习惯了。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古人对环境有多么的重视。身为21世纪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向古人借鉴,远离我们不应该接触的社会环境。

    远离不良的环境,可以使我们一直“单纯”下去,不懒惰,不欺骗。如同故事开始时的祥子一样,要强,要努力,好奋斗,不怕前途的困难与挫折。祥子曾经的目标是买上一辆车,成为有生活自由的车夫;我们的目标是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祥子受到的委屈是仗势欺人等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可能会遇到的是挫折困难与不良“捷径”。我们应该远离那些不良的“捷径”,如不偷懒,不抄袭等。

    远离不良环境,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地使用他们,不上不良网站。而这些网站,如同祥骆驼祥子中的“白房”,如诱惑祥子那样诱惑我们,我们要拒绝他们,拒绝网友见面,也拒绝讨论不良话题。

    不管是古还是今,环境都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远离不良环境。

    崛起

    一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袁齐骏

    在当今的社会中,有谁真正了解革命期的中国?八十多年前,战火纷飞中国布满了层层疑惑,美国记者埃德.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来到红军根据地,他搜集了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革命领袖了解了那波澜壮阔的长征之路。所见所闻汇编成书,这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就有对"红小鬼"的描述,他说他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在那群英雄少年身上,看到了"红小鬼"们的忠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他看惯了赢弱无助的中囯少年充满无助的神情,这群孩子们的蓬勃朝气令他十分着迷。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加应该学习"红小鬼"们勇敢坚强的人生态度,直面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迎面而上。

    夏明翰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敌人百般威逼利诱,但夏明翰的信仰坚定不移,写下了那一首著名革命诗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无数革命人士,激励着当时的革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这仅仅只是革命先辈所遇困难的冰山一角,长征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只是他们故事,他们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积极乐观勇敢进取的革命精神更是我们现代人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长征岁月虽已离我们久远,但当我们重温历史追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历程时,仍然会感慨万千、热血沸腾不已。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的统一奉献了一切,而今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更应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斗,将"红小鬼"精神发扬光大,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而奋斗!

    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人

    ——《骆驼祥子》读后感 

    董文浩

      祥子,一个大好青年。他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拥有自己的车,成为上层车夫。

      他到处拉客,憧憬美好的未来,渴望幸福的生活。他是一个大好人,他在曹府拉人时,主人摔伤了,他全额赔钱;在严冬,他救助了老马,小马······处处体现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

    ​然而,兵匪的鞭子令他的梦想第一破碎,孙侦探的明抢令他的梦想第二次破碎,虎妞的难产而死令他的梦想第三次破碎。但他并没有放弃,直到小福子被逼死后。他吃喝嫖赌,出卖人命,欺骗雇主的钱······一步步堕落成了一个人渣。从那个正直善良,勇于追梦的大好青年祥子;到现在这个将就生活,甘受屈辱的堕落车夫;这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堕落是他的错吗?不,是旧社会一点点的磨灭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他和祥子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受尽欺侮。或许他曾经也是一个大好青年,在旧社会的背景下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的确,在那样一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没有希望也是他们堕落了的原因。这正是一个时代造一个时代的人啊。

    ​把我们的新社会,和旧社会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有多好,我们这个新社会有多么和平,有多么美好,有多么欣欣向荣。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将来让这个新时代更好,永远昌盛。

    蒙古人的战争迂回艺术

                蒋昊冉     

    为了进攻南宋首都临安,蒙古人选择在达拉沟为进攻起点,又以云南大理为中间点,实现了上万里的大迂回,在战争中堪称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

    当时蒙古人已完全占领有金国的土地,距南宋临安只有400公里,而不起眼的达拉沟距临安足有三千多公里,为什么要选此处为进攻南宋的跳板呢?

    但攻下整个南宋,还是要从达拉沟源起,解读好这场大战略的本意,则会更加领略作为战争大师蒙古人的谋略。

    自从金国灭亡,蒙古便与南宋接壤,进行了绵延不绝的战斗,但战争并非一面倒,南宋可能是蒙古人遇到的最顽强的对手。

    从地理方面来说,沟通南北方的传统要道只有三条,北方的蒙古必须从这三道通过,才能进入南方。南北地区中间是延绵不绝的山脉,不易蒙古人的进军,虽有淮河平原,但河湖纵横,让蒙古人不能演绎出他们完美的机动性。

    从北方到南方的要道只有三条,在世界传统的进攻方式中,大部分都为“几路佯攻,一路主攻”。而作为战争大师的蒙古人来说,却正好相反,因为他们赋有强大的机动性,几路主攻,一旦一路撕破,那进攻便像漏斗一样,涌进那一个点,整条防线一溃千里。

    在一系列的进攻之中,南宋也完整了自己的防线,使战争形式变成了不为蒙古人推崇的攻坚战,南北双方于是从此回到僵持。

    如果要打破僵持,那蒙古人必须重新机动起来。几十年前的一位汉人领帅的奇谋,让一场战争重新打破桎梏。

    因为蒙古人深知,无论中原的哪一个国家,都对中原地形掌握的一清二楚,奇袭是十分困难的,只要南宋不犯错,蒙古人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

    于是蒙古人先收吐蕃,服大理,最后攻下安南,初步战略形成,顺流直下,夺取中原,此时已经不遥遥可及。

    古时打野战,一般都是玩迂回,谁迂回的快,谁迂回的更远,谁赢得战争的机率就更大,蒙古就凭借着迂回,击溃了金国。

    四川的南宋守军力量可不弱,但一样难不倒蒙古人,这次伟大的远征,统帅忽必烈就在达拉沟进行了最后一次集结。

    最后一阶段,蒙古人在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线上联合发起进攻,使南宋一度岌岌可危。

    而云南的蒙古人,先击溃了六万南宋守军,后在潭州城下又击溃了南宋二十万守军,十三次战役,杀敌四十余万人。

    但成功之际,却因蒙古大汗的死,而功败垂成,为了争夺汗位,忽必烈和南宋签订了合约,撤军去斡难河畔,使南宋赵氏江山又延续了二十年之久。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行动之一,却因一个人的死而失败,不能否认的是,这就是战争的魅力之一吧。

        故书不厌百回读

    王妍颖

    书籍,是古今文化底蕴的彰显及传承。我们从书中获取知识,但个人的见解却并不相同。举个例子,在阅读《红楼梦》时,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一本好书,定是能经得起反复品析的字卷。若几次读完,感受却没什么大区别,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的赏析方法出了差错,二是这本书还没有达到真正好书的境界。

    现在的学习中,阅读是十分必要的。但在那些阅读的人群中,却不是人人都做到了真正的阅读。阅读,并不只限于“读”,还需要“阅”。所谓“阅”便是要鉴赏评析,从各方面去了解并理解书籍。凡是要读透一本书,且是一本好书,就需要反复去阅读。反反复复读上几遍,无论什么人都能够有所感悟。而只要有了感悟,便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感悟,必会有感叹。而只要将感叹转为书面化的文字,便是品析了。而将品析升格化,就可以成为点评鉴赏。再怀着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本书,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品析、鉴赏点评……如此,你就会发现,达到真正的阅读境界,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阅读方法因人而异,而基本方法就是以上几点了。读透一本书,并不是让你废寝忘食地去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抓住重点。有了书本重点,就不怕读不懂书了。而读书却不只是为了学习,也照应了人的精神品格。

    书,也是灵魂的一面镜子,如影随形,每每让人照见自己的灵魂深处,无论是自惭形秽的鄙陋还是颇为自得的孤傲。在自己有难隐之言时,读读他人的传记,即使你已经读了十几遍,仍能读出不一样的感受。反复读,反复品味,再怎样都不会觉得乏味。每一次品读,每一次思考,总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在你自卑时,书籍能让你重新找回自我;在你迷茫时,书籍能让你再一次找回方向,而给你带来的这一切的,极有可能是一本你已经翻烂了的令你乏味的老书。若要说一本书的使用年限,我可以肯定的说,只要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它便能伴你一生。

    在此,我想说:从你的书箱中翻出那些你自认为很熟悉的书,再看看它们,你一定会得到一些令你意想不到又欣喜若狂的新发现。你或许会重新重视起它们,它们也将发挥比原本更大的作用。正所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骆驼祥子》读后感     

    杨斯瑜

    读了《骆驼祥子》,我感受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一波三折,是崎岖坎坷的。英国诗人拜伦说过:“一切痛苦能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一部名著。一个好强、老实,又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是一个拉车夫,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的黄包车。他凭着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车。但好景不长,后来战争爆发,祥子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车,结果被军阀抓去当差,车也被抢走了。他第二次有了车是虎妞买给祥子拉的。可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就卖了车,埋葬了虎妞。第三次,当祥子与曹先生说好还想再拉车,并与心爱之人小福子一起过日子时,他却得知小福子因无法忍受屈辱上吊自杀了。就这样反反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最后从一个富有理想的青年堕落成一个吃喝赌嫖的社会垃圾、一个行尸走肉的人。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当时社会背景导致的悲剧。对于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感到无奈。但我也敬佩先前的祥子,佩服他的努力奋斗、上进的样子。但是他最终没能战胜社会、战胜自己,最终还是失败了。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虽然如此,但是我还是相信,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挫折面前,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就会迷失自我,甚至堕落。就如英国诗人拜伦说的“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祥子没有大胆地去继续尝试,重新振作,就放弃了生的希望,实在令人惋惜。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面对挫折,永不言败。如果你不能客服困难,即使你攀上了最高峰,也无法永远立足。

    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作为社会的初升的太阳——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呵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更应该努力拼搏、坚强向上,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活着,为了信仰与热爱

                ------读《活着 》有感     

    杨馨媛

      当昏暗的微光从黎明直射屋内,许多人开始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人们穷极一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真正能理解的也不过是寥寥无几,或许活着就是一份信念,一份支持,让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热爱生活。

      书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活在阶级底层的人,他的故事也许千篇一律,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碌碌无为。挫折对于他而言,是不幸,亦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意志。

    或许作者余华的语言并不像艾青那样优美华丽,他没有用过多的文字去描述福贵的苦难,却编撰了悲凉的情节,在人物的设置与安排上,他甚至有些无情,冷眼旁观着鲜活的生命接连逝去。

      《活着》用第一人称阐述福贵的苦难:年轻时,他败落家产,不思进取;他在炮火下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开始体会到家的温暖;当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渐渐离开,他开始悔恨,开始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夕阳下他与老牛依偎的背影,久久刻在我的心里不能释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富贵的一个信念,也是《活着》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每每看到富贵在苦难中坚强的站起来,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的心开始期待着转折,呼唤着富贵能有一个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始终不能如我所愿,我在冰冷的黑白字体中看着他挚爱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他用他那粗糙且布满茧子的手掩埋亲人,掩埋痛苦和泪水。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的,活着不为别的,只是为你活着本身而活。富贵的人生态度令我敬佩,他永远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看法无关。那个世事更替的时代里,无论生活有多少打击,你都不能去忘记迎接明日的太阳。你瞧,那一根根细细的铁丝,无论有多少曲折,却始终没有断裂。

      活着,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最基本的信仰与热爱。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  胡乐奕

    老舍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他创作的《骆驼祥子》这本书使我感触颇多。谁都有理想,谁都有对未来的憧憬,但都会在现实中实现吗?答案是不确定的。文中写了一个希望能有一辆只属于自己车的男人——祥子,在生活一次又一次欺骗了他后,自甘堕落的故事。

    他曾经想象了一件又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又一次一次的落空。

    在主人公祥子拉一位年轻光头矮子去清华时,被卫兵的领班用私人权利拿走了他的白布小褂和他自己几年血汗挣出来的车。而当时的车子对于祥子来说是很珍贵的,可以是他唯一的财产和精神的寄托。因为卫兵排长的横行霸道和蛮不讲理,祥子的愿望第一次破灭了。在祥子告诉刘四爷虎妞怀孕时,刘四爷害怕他想要抢自己的财产,不仅叫祥子滚,还对他女儿怀孕的事情置若罔闻,这里即体现了资本家的本性,也使祥子想要通过虎妞怀孕获得一个身份的想法落空了。而后,在祥子再一次燃起希望,想要通过拉车来赚钱时,戏剧性的又遇到了那个卫兵排长,他并没有因为抢了祥子一次东西而感到自责,反倒是又骗走了祥子身上的所有钱,这使得祥子的希望又一次破灭。最后虎妞,小福子的死亡,虽说没有正面写出带给祥子的困扰,但真正的让他不再相信努力,不再相信美好的生活,开始堕落。

    曾经的想象:有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是那么简单,那么美好,但也仅仅是想象,远没有现实中的骨感。

    这让我想起我曾稍稍略读过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故事。一个祥子,一个詹姆斯.盖茨都在做“梦”,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想象生活而努力,祥子拼命地拉车只为挣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子。盖茨到处寻找机会,寻找时机,甚至到后来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挣钱,只为去旅行他上帝之子的使命,但最后的结果,无不都是堕落。

    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总是不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个美好,一个骨感。

                                                           

    读《红楼梦》有感

      ——由王熙凤人物经历体会封建家族兴衰 侯睿涵

    说起《红楼梦》,很多人会立刻想起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等主人公,并且往往认为《红楼梦》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但是我认为他更多地反映了封建家族兴衰历程,揭示了家族内部管理体制,而这一切则可以通过另一位主人公—王熙凤很好地展露出来。

    首先是她的亮相,这一章被认为是整本书中写得最精彩的一章。在王熙凤出场前,作者在旁安排了作为陪衬的迎春、探春、惜春,一样的裙钗更能衬托王熙凤这样如此爱出风头的女子。出场时,她身上所有的佩件充满了颜色,主调是金色、红色、蓝色、绿色,几乎都是原色,给人浓烈之感。作者在写这本书时,社会的审美观认为女性的美应该是收敛的、含蓄的、淡雅的,而王熙凤则完全是一副现代女性的感觉。“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用外貌、神态描写,直接写出了她敢于表现自己,以及作者运用感性的词语,间接点明了她的手段与能干。从后文知道,贾府上下的女孩子全都是千金小姐,只有王熙凤常常口出粗言。因为她自幼被当男孩子教养,所以她什么事敢做。她敢偷偷地拿东西去当铺当,去给人家出面摆平官司,以致后来惹出大祸。她的优点与缺点处于刚好均衡的状态。她曾夸赞林黛玉长得美、长得气派,但是她又点出黛玉与贾母长得一模一样。因为直接夸贾母会显得很肉麻,所以她先夸奖了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而这几句话,是很流畅自然地说出的。从小王熙凤就爱到讲话要伶俐周到的训练,她为什么受贾母宠爱,在此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在后文中,她一会儿哭、一下儿笑,这和林黛玉不同,林黛玉的眼泪是命里的一部分。而王熙凤的哭,则是表演,并不是她的眼泪全是虚假的,而是她收放得极快。她哭,是为了可怜林黛玉,让贾母安慰她。而她笑,是为了表现自己在如此难过时都设身处地地为老太太着想。这一切的一切举动,全都含有人情世故。

    在十三回,写到秦可卿的死,很奇怪地写到王熙凤。这里有《红楼梦》非常精彩的一个写法,就是由真实入梦,由梦入真实。“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面来”一点没有提她在做梦,就把读者带入了王熙凤的梦中。秦可卿是回来警示王熙凤的,让她在祖坟旁多购置田业,在用度中专门拨出款来祭祀。这不是因为她们诚心祭祖,而只是因为这些在抄家的时候,这些是不会被充公的。她的第二个建议是办学校,因为一旦家道败落,家中的子弟依然有机会读书、入仕,家族便还有复兴之希望。这些话语,都是曹家在抄家以后,曹雪芹在食不果腹时想的。他懊悔在当初繁华之时没有为未来作打算。这其实是曹雪芹的感慨。《红楼梦》实际上就是写作者自已的经历,而再将话题转到王熙凤身上,从后文知道秦可卿在死之前,还来给王熙凤托梦,写出了她对王熙凤的重视。秦可卿也是年少掌控了府里的,因此与王熙凤有许多话题,虽然并不是一辈人,但是她们之间十分亲密,也有“同病相怜”之感。作者曹雪芹一贯认为男人没用,贾家的男人一直都是窝囊的,能干的一直是女性。这可能从贾母时就开始了,王夫人稍微柔弱些,但是王熙凤和秦可卿却能将家里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由此认为,曹雪芹在赞扬女性。

    在王熙凤做完梦后,秦可卿便去世了。她这样一个能干帮手的去世,以及她去世前的话,是小说暗示这个家族要出大事情了。

    在高鹗的续写中,最终王熙凤的下场很凄惨,世人的解读是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她的悲剧根源更主要地来源于自己高人一等的傲气。她被误认为泼辣、粗野、没有教养,其实她有大家风范,身上有一种自信。她十七岁嫁入贾家,一整个有三百多人的大家族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从她的一生经历反映得更多是家族的兴衰,恰恰作者在繁华落尽时的人生百味。

                   

    人生苦短,但要过得有意义

                ------《图解时间简史》读后感 倪谊琳

    近期我读了《图解时间简史》,它给我很磊的启示。这本书不同于原版的深奥,而是通俗易懂,其中有一个小章节介绍宇宙的年岁的,我觉得十分有趣。

    这个章节把宇宙150亿年的生命年看作1年,那么地球是在这一年的九月形成的。地球形成后,便是生命的出现,直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人类出现了。由此可见,人类,其实很渺小!从人类出现到现在,只是宇宙年岁的三百六十五之一。 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只是这一日的最后十几秒罢了。在宇宙漫长的年岁中,人类乃至地球都只是微不足道的萤火罢了。人类历史都是这么的微不足道,那么一个人的百年寿命又算得上什么?

    人类数十年的寿命对宇宙来说是眨眼的工夫,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辈子。这一辈子,要怎么过呢?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也都是独特的。最近,我有一个发现,看见了乡村的另一种过法。一年一度的寒假,总要走亲访友,嘿嘿,我带上了羽毛球拍,是想到时候与我的同龄人去玩,可到了我才发现,我的同龄人都人手一部手机,在那认真的玩,我将到嘴边的邀请的话语又吞了回去,这次,我的羽毛球拍没有派上用场。回去我就在想,玩手机有意义吗?玩游戏有收获吗?将我们的闲暇时刻都给了手机,到老了,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这本来就短暂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不要将过多的时间分给了手机,闲暇时间去做做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运动,看书都可以。

      人这一生太短了,只有数十年,但这数十年,你是用来玩乐,还是用来做有意义的事呢?这是你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这样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但我们选择的时候都得慎重,毕竟,这是我们的人生!

                                                           

    骆驼祥子读后感

          徐欣璐

    祥子,一个乡村人,来到城市中,因生活所迫,去拉车,他要强,要快,想要自己拥有一辆车。

    他是一个敢于为梦想而追逐的人,祥子在车夫中也算是年轻的了,他有买车的欲望,但是对于买车的欲望过于强烈,从而导致他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而没迷失了方向。他想尽一切办法为了买车,他买车卖车都是为了车。

    他为了得到自己的车愿意牺牲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他买上车后,被大兵连人带再车一起绑走,幸运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逃离了魔爪。之后在曹先生那里拼命攒钱,然而生活总是对他这么不公平,在他辛苦攒钱后,又被孙侦探抢走了。祥子的命运坎坷,但是他还是不愿舍弃这个欲望。

    祥子对于买车的这个欲望这么地执着,遇到挫折也不放弃,但我不知祥子这个坚持的精神是否正确。生活有很多路可以走,我们需要经常调整我们自己,适合社会前进的方向。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平凡,简单的,我们经常会遇到挫折,我们也需要坦然的面对,挫折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们不要在一条路上固执的走下去,而浪费了自己最宝贵的时光。

    所以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我们最宝贵的时光。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也许变一变会有更多的收获,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个温情的“世外桃源”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梁天怡

    阅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向我打开了奇妙无比的海底世界。尼莫船长有着一艘“鹦鹉螺”号潜艇,能自由穿梭在大海里,遇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海底奇观。“鹦鹉螺”号不仅设施齐全、拥有用不尽的能源,还能帮助船员从大海里获取的衣食住行所需品。最重要的是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尼莫船长,拥有一支信任坚固的团队,能够一起与大自然搏斗,在海底狩猎休闲,开辟秘密基地,让我对作者描述的海底世界无限神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番令世人无比向往的海底世界呢?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小说写就的1869年,正是波兰起义遭沙皇俄国镇压失败的时候,人民生活困苦。作者凡尔纳一生经历了1848年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重大事件。战争、革命、剥削、压迫深深地影响人民的生活,人民得不到安定,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凡尔纳借助小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说中创造出没有战争、革命、压迫,无忧无虑的生活、美丽的风景、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面对无法改变的黑暗社会,陶渊明借助虚构的“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

      事实上,在小说中谜一样的尼莫船长在初见“我”时,就曾说到“与整个人类社会断绝关系,誓死再不踏足陆地”。我暗自猜想,船长是否曾在陆地上受到极大伤害,才由此对陆地绝望而躲避到海洋?陆地,对他而言是饱含仇恨、苦难、血泪的地方。大海,对他而言是疗伤的港湾,承载着他对人间的希望、生活的热爱。但是,船长温情的希望和热爱,却依然无法改变陆地上的残酷。所以,他只能一直在海洋里昼伏夜出,神秘出没。

      书中第三章采珠人片段说明了这一点。一位深海采珠人下海采珠遇险时,船长杀死了进攻采珠人的鲨鱼,并无偿赠送他一袋价值不菲的珍珠,希望借此能够改变这位采珠人的命运。作者借由船长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心向着国家的人民的,我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一边!”。我觉得这位跑到海底、躲避人类的船长真是无私无畏。可是,另一方面又觉得,采珠人那么多,船长不可能帮助到所有的采珠人,所有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啊!

      这是我阅读这篇150多年前写就的科幻小说的感想。虽然《海底两万里》一直以作者丰富经典的想象力著称于世,但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和他所创造的这个温情的“世外桃源”。

    卑微的力量

                    ——读《青苔不会消失》有感  潘晗笑

    青苔不会消失,只要世间还有最后一个穷人。

    ——作者袁凌

    痛苦,绝望,压抑,甚至是愤怒,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诸多感受之一。

    青苔是什么!在哪儿!在被矿难炸死的民工的血下吗!在留守儿童杨轩家的堂屋下吗!在无数可能炸死无数人的地雷上!还是在因河水砷超标165倍,土壤砷超标279倍的癌症村——鹤山村村民透着雄黄的暗红的墓碑上!

    无从得知。

    我们只能知道青苔们无数,卑微,渺小,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正如同书中的尘肺病人连最基本的权利——呼吸之类的事都无法左右的人。“青苔”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弱势群体”,他们也曾被少数的愤怒者、觉醒者极短暂地怜悯过,但是,事情或许已众人皆知,可他们的生活本身并未传达出来,在轰动和遗忘的镜头背后,他们仍旧只是生活剧场灰色的布景,如同地上的青苔,在角落里生长,甚至无法生长。

    但是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真正的生活,是无数虚伪之后的真。

    在这本书背后,我看到了很多:矿难中受伤的民工,一生在床上度过;尘肺病矿工,呼吸、睡觉都是一种奢侈,“氧气打的没有希望了”;北京局外人,辛劳一生,徘徊五环之外;大凉山中,艾滋病患者们一个接一个传染发病、死亡;海子死于一场春天的雷暴,用压抑,带走了无数中国诗人;雄黄矿边的居民,无一幸免,全部中毒,即使是无辜的羔羊。

    生活剥夺了他们无数的可能性,而我们面对他们,沉默,卑微的力量带来的巨大冲击,要用同样的沉默的语言和愤怒,用倾听,用表达,让不可言说,自行发声。让所有的人都感知到他们卑微的力量。

    青苔不会消失,但弱势群体可以消失,让我们为卑微的力量,作无言的见证。

    拥有艺术魔力的书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傅曦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凡尔纳的作品中,文学性与科学性表现得最好的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其仆人孔塞伊和鱼叉手内德·兰德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艇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小说多处设置悬念,高潮频仍,趣味盎然,就像是一部悲壮的史诗,或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电视连续剧,让人大开眼界,爱不释手。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把自己想象中的海底世界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眼前。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任随自己的想象力驰骋,想象未知的大海深处的种种神秘情景,并随着尼摩艇长遍游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的底部,经历艰险,探奇览胜。

    给予凡尔纳启发的是著名女作家乔治桑,在开始创作时,他放慢了写作的节奏,广泛阅读相关科学书籍,做了几万张卡片,才开始进行创作。1870年,《海底两万里》横空出世,震惊世界。小说涉及知识包罗万象;对海底景物的描绘让人称奇,海底有动物、植物、地貌、奇观,千奇百怪;所涉及的海域幅员辽阔,瞬息万变;想象用海水发电作为动力的潜水艇鹦鹉螺号时速可达每小时50海里。

    《海底两万里》的精彩也在于对海底绮丽景色,细腻而合情合理的精细描摹。海底的景色,是人们既向往又陌生的。凡尔纳却能凭借自己丰富的海洋知识、惊人的想象力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在其妙的海底世界你,漫游着千奇百怪的鱼类。特别是作者笔下描绘的那种在黑乎乎的海底漫步,走路时黏糊糊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仿佛读者也跟随而行,踩在了一大片滑溜溜的海藻上。

    凡尔纳是19世纪伟大的科幻作家。在那时候,潜艇尚未问世,可他笔下的潜水艇与今天现实中的潜水艇几乎没有差异。他对海底世界的描写和对各种海洋生物的介绍,激发着人们去不停地探索。正如法国的利奥泰所说:“现代科学只不过试讲凡尔纳的寓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寒假专题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tu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