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敌意”
那一天,我正在厨房里做饭,突然听到客厅里挚哭得快喘不过气来。赶紧跑过去看,原来是从沙发上跌下来,额角起了好大的一个包包,就象一个小鸡蛋那么大。看着紫中带青,肯定很疼,不然他不会哭成这样。
我仔细看看地板,原来有硬物,他们姐弟俩原来是蹲在地板上玩儿的。不知怎么的,双双爬上了沙发,姐姐把弟弟从沙发上推了下来。
“已经不只一次了,总是推他,打他,应该惩罚一下了。”母亲气急败坏的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76/35811c4e1ab45299.jpg)
我再看看凌,她坐在沙发上,睁着圆圆的大眼睛,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她显然不知道自己一个动作会让弟弟受伤。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过去揍她一顿,难道揍一顿能挽回什么?或者她真的能因此长些记性吗?别傻了。
母亲就继续唠叨,“这么坏,要是换了我的孩子,我一定得好好教训教训,让她不能一次又一次的打人…”
我不吭声,只是抱过挚宝,搽了些药油在肿起的位置,观察一下他的神情,精神状态,觉得还挺好,哭过之后又开始活蹦乱跳,丝毫不受影响。
我仔细想想,从前凌是很疼爱弟弟的样子,会给他递奶瓶喂奶,帮着递尿裤,会搂着他亲昵。最近哪来的“敌意”,总是拒绝他靠近呢?孩子的问题肯定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是大人的问题,是教养人的问题。
我回想起有那么几次,家里人给凌拿东西吃,总爱说,快点走,快点走,弟弟来了。言下之意就是弟弟来了是不好的事,会抢了她的东西。于是,她开始有了防范的心理。
又有那么几次,凌拿笔在纸上涂画。弟弟总爱去捣乱,家里人也总是一开始就告诉她,去那边去那边,不要给弟弟看到。于是弟弟还没靠近,她就开始大喊大叫,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让孩子竖起满身的刺,防范着原本亲近的弟弟。一旦靠近,她就感觉危险,先下手为强。只是没想到,这一次的手下得太重了。
我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更照顾大孩子的感受,先满足她要求的,抱一下,亲一下。让她感觉到小弟弟并未威胁到她,让她得不到更多爱。而在人多嘴杂的家庭里,孩子间生出的“敌意”还是在所难免。难道真的要简单粗暴的揍一顿,再指着她,严词厉声告诉她,以后不许打弟弟。假如她就是不听呢,打一次弟弟再揍一次她?弄个两败俱伤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76/0566e8ab212318e1.jpg)
恐怕得慢慢来,消除她心里所有的抗拒,防范,让她慢慢感受到有个弟弟虽然有时候挺烦恼,可也很幸福,很有趣。
于是,我开始不知不觉中用言语来影响她,带着他们时,尽可能引导他们去靠近,去愉快的玩耍。以平和坚定的态度,不断告诉她,弟弟不会抢你的,一起玩才有趣。慢慢的,她竖起的刺也会软化下来。
另外,她喜欢看图书,那么从这里着手也是不错的。你看,《艾玛有个小弟弟》,《小弟弟生病了》这些图书就能让她感到熟悉又有趣,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感受到烦恼,也能感受到甜蜜。
看,书的最后就这样说的,有弟弟的感觉很奇妙,有时烦恼,有时开心…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挺开心的,有个弟弟很不错。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76/88db1a2292a284b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