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这半年来我看过的书,大概有20本别人推荐的,自己也喜欢读的。有10几本是在图书馆泛读的。但是,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虽然读书了,只是心境有点改变,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想来还是输出太少,倒逼效果不大。越是读书,越是感觉自己缺的东西特别多。现在更是提笔写点东西都非常困难。
去年我的一个亢奋的决定,让我这半年来,读的书超过了我识字以来读过的全部书籍。我总是回想,你问我,你读那么多书都用来干嘛了?我从来不要求自己有特别多的量的积累,人活到30岁,我依然寻求着心灵的共鸣,包括选择书籍。不再喜欢看打鸡血的文字,偏向故事,偏向可以引发我思考的书。
看着这些熬尽我心血选回来的书,有的时候我会特别感动,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才得来的,哪怕作者并非有真才实学,以她得影响力出的书,也是图书编辑工作人员贪黑起早,一字一珠的较真而得。
我现在特别尊重作者,他并非为了凑字数,并非为了大卖,就是对自己领域的总结和认知。甚至有很多儿童绘本会让我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用助声词。
儿童故事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个漂流那个漂流记,每天都在读,每天都在想,为什么但是初中老师只是告诉我们书的名字,而不是直接拿来给我们读一篇,这样印象得多深刻,就是读一篇也不会在小小的心灵上把这些读物印上大案头的烙记。
我还是会特别感激我的小学班主任,教我写字。感谢初中的语文老师,他的作文课从来没有差的学生,感谢他至少让我在小小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虽然当时自律或者客观条件不具备,但是多年后,当我拿起来他第一次告诉名字的书时,感觉好像找回来那年少的自己。虽有遗憾,却因而更加珍惜读书不易。
特别有个愿望,想把他带着我泛读过的书,精读一遍。 半年时间,我读了30-40本书,那么一年读100本书。一定可以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