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晓声的散文,最初的感触不是他文采飞扬或思想深邃,反而是他字里行间饱含着的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对真善美的思考与追求。
他写卖假花的老头,受其骗而不怨恨,不贬损老人,而是从另一个角度为其网开一面。他说:"一位看上去很诚实的老人,如果不是很缺钱花,又怎么会做骗人的勾当呢?"他甚至保佑那卖假花根的老人幸福起来,又祈祝中国快快地普遍地富裕起来⋯⋯在他的一言一语间,渗透着他质朴的情怀、悲悯的情怀,而不是故作矫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写《叹北方》,记叙了周北方从北大荒知青跃到首钢的令人瞩目的位置,又从首钢堕落的过程,又写到周北方和自己的一些相处。他的口气,决不是幸灾乐祸,而是鲁迅先生那"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复杂心情。他总认为,周北方是不该走到绝境的,个人的命运有时也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盆面》《悼战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而《我和橘皮的往事》《母亲养蜗牛》《谁是最可尊敬的人》则充满亲情和真善美。
以我一名学生的眼光去读梁晓声的散文,或许蕴含的许多闪光点尚未参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