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的“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我都没读过,只不过是照抄本书的,不管如何我先把这本书读完吧!今天继续:
195.立志为善良,反身为醇谨
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浮躁,则恶。此可见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为醇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秤,而这杆秤的秤砣,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这个人的一举一动符合敦厚的礼仪,人们自然会把它归于品行高尚的行列,好名称也就自然而然追随而至。相反,如果这个人的言行卑劣且低下,人们自然会对其产生厌恶与鄙恨之情,坏的名声也会尾随而来。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有云:“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即是说,夸夸其谈是君子之耻,道德真正高尚之人会在实际行动中证明自己。如此看来,修身立德,做敦厚谨慎之士,是古代君子基本的立身准则。
196.处事宽平,持身严厉
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①。
激切之形:激烈的状态。
古有“欲速则不达”的谚语,是说处理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因为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很多环节的配合与协调,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影响整件事的进度,因而做事是要做到有条有理,不急不徐,保有宽平的态度,但是又不能太过松散拖沓,否则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一件事。
立身的道理也是如此,严于律己不放松,但同时也不能过分苛责自己,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来完善自己。
197.天地厚人,人莫自薄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①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②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③善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①阙:通“缺”,缺失。
②五常:仁、义、礼、智、信。
③六谷:黍、稷、菽、麦、稻、梁。
古人持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自然界有风雨、山川,人类无法改变,但人类却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去适应,甚至是改造它。建造房屋宫室,可以躲避自然界的凄风苦雨;修造车船便利交通,可以穿过山川河流。实际上,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弥补了天地造物的缺憾。
除却自然界固有的灾害,天地对人也不薄,他赋予人们“仁、义、礼、智、信”之美德,并以五谷杂粮养育人们外在的形体,因而人们要有所作为,不可自轻于世,这样才不会留下遗憾。
智慧老人说的“立志为善良”,“处事宽平,持身严厉”,修身立德虽然是古代君子的立身准则,放在今天同样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