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ShareMove-读书圆桌会
站在历史的高度——2017年4月读黄版《中国大历史》有感

站在历史的高度——2017年4月读黄版《中国大历史》有感

作者: 32a9fe6f669b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16:38 被阅读45次
    站在历史的高度——2017年4月读黄版《中国大历史》有感

    浅薄的读书生涯中第一次读到议论为主的宏观大历史,不同于国内教科书上的历史观,读来很受启发。除了思想上的冲击,书中冷僻的短语、半文半白的论述也让人读来有晦涩、新鲜感,导致这本书读得较慢。

    “中国缘于地理上之要求,政治体系初期早熟,使各地方上之 利益及地方上的组织无从充分发展先期构成多元社会,只好采用间架性的设计,构成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这种办法贯穿了中国历史。”(原文引用,第335页)

    书中从地缘、税收、文化三个大方面讨论了中国的历史。反复强调数目字管理国家的重要性。而中国不能做到数目字管理是因为传统中国对本人谦逊对人礼让的作风,足使很多争端无法启齿,且社会体制基于血缘关系构成,又有法律支撑,就用不着法理学上很多高深奥妙的原理,而牵涉到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了。

    个人感触较深的几点。

    好几个地方让我想到中共的发展历程,如第37页,秦与他国竞争统治中国时除了地理位置,文化程度低、经济落后也有好处;第113页拓跋魏迈向统一模式;第136页“黄巢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各处地方官员只顾得本区的安全,从未构成一种有效的战略将他网罗。”立即响起四渡赤水、红军长征,简直是当时的翻版。

    二、对当代历史事件的看法,如“因为对关税收入的处理,孙中山与西方各国争执,才决定与苏联联合。”(原文引用,第285页)“(中共)他们没有把“马克斯主义”当作革命过程中的一种工具,而是倚之为自身安全的保障,这样一来纠纷才多了。”(原文引用,第340页)黄先生亲历过,又跳出中华圈子去了国外治史学,所以看法是比较客观的,让人茅塞顿开。

    全书读完,既沉重,又迷惘,因着中国历史的厚重,和最后几章作者的详细分析。书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翻译成中文又作序是1993年,距离当今已经三四十年了。“信用之展开、经理与所有权分离、服务之全般活用、货币管理制度全面施行、司法制度的扶持”,对个人权益的保障,——离这个基本要求差距多大呢?我们能不能把路走通?又或者,走出个别的路来?

    本书是参加Sharemove读书会读得第一本书,也是我好几年以来第一次读“阅读舒适度”之外的书。读书表现不好,没能坚持每天打卡形成产出;范围不广,还需要把吕先生的同名作品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读完,或许会有更深体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历史的高度——2017年4月读黄版《中国大历史》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x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