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一直保持着记录梦境的习惯,不知不觉成篇累记了三十多万字的梦。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心里认为,这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在现在这个时代,四五年,累计,30多万字……被数据化似乎才能说明你的能力。
后来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我得要依赖于这些数字化的标准,才能定义自己的内在价值呢?好像倘若我跟人聊天的时候,不拿出三个五个的外部要素当做“证据”,就没法证明自己是什么人了。
热爱跑步?跑一礼拜步不算什么,每天晨跑连续三年,才至少有个证据说明你是一个跑者。
热爱写作?如何证明?若能拿出一定数量的创作,可能才能稍微让热爱得以佐证。
劳模员工?(如果真的有的话)拿不出任劳任怨的加班情境,漂漂亮亮的业绩数据,也是白扯一通。
数据,不知不觉成为了证明我们内在内容的衡量标准。
这是真的吗?我曾在内心深处深信不疑,并且也是这么生活的。
我说我研究身心心理学多年——我拿的出30万字的梦境记录,20万字的内在成长记录,甚至付出十几万的金钱记录。好像只有依靠这些数据,才能令我私以为我是个“半专家”。
我说我喜欢画画——于是我出去通过参加一些沙龙,速成画了四五副油画拿回家挂起来,然后拍拍照发发朋友圈,私以为会被大家认为我是个“喜欢画画的有内涵的女人”。
我说我热爱生活——没事买点花回来,插瓶子里后,拍照朋友圈,获得上百个赞,然后打理个两天就没了兴趣,成了负担,放在一旁,任其发展凋落。再有练练瑜伽,每天写瑜伽日记,却也是为了积累出日记的数量,尔后证明自己有多用功,试图训练出所谓的××天养成终身的习惯。
……
我的内在“质量”的衡量,是靠“数量”佐证的。我喜欢一样事物与否,是由“数据”支撑的。数量、数据、朋友圈的赞评、别人的看法与评价、社会不同圈层对你的定义——这些外部的可视化因素,无形中成为了我们内在价值感的准绳。
为什么?
内在的匮乏,会导致过度的依赖于外部的可视化证明。
怎么证明他爱我呢?他得要时刻陪伴我,在我身边;他给我钱花;他给我买房子等等。否则,就无法证明他爱我,他就是不爱我的!也许,这些可视化的要素,在某一部分或许可以说明这个男人是爱你的,但是,不是爱你的唯一佐证,更不是全部。
几个女同事聊天,张霉女今天的衣服好难看,霉女刚好路过,默默飘走。从此以后,这件衣服既被霉女打入冷宫,永世不得曝光。
似乎,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很难以非外部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内在价值。总觉得外部要素上的堆砌,会换来艳阳天。
我们内在对爱或被爱的感受/接收能力,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能力,过多依靠外部的可视化因素来衡量。换句话说,内在的自我价值,唯有通过外部的因素才能被判断、确定。
从小伴随着我们的内在匮乏感,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持续在我们与这世界的互动中产生着微妙的化学反应。
老话说的好,缺什么补什么。内在缺肯定,就格外需要外部的肯定。如果没有得到本期望的肯定,那就可能通过机械的“数据化堆砌”,来反过来证明自己的内在,继而再次深刻期望获得肯定。
一个内在缺乏被肯定的三岁小盆友,正在玩堆积木,关注的是能否堆的越来越高,因为他觉得这样就能获得掌声。
而一个从出生既被欢迎,需求能被父母及时看见的孩子,内在则相对丰满,堆积木时,他压根不会关注自己做什么、做多少才能得到肯定,而是纯粹的搭建出某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奇怪建筑物。
在他的世界里,这个作品,充满了奥妙与神奇。
每日心理画0415「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