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YangSiR说事-23.12.31.】
标题“最后一课”有些歧义,很容易和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混淆。其实我想说的,是2023年度最后一堂课的事。
12月29日,周五,这是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1:15铃响,我照例拿着我的书本、讲义朝教室走去。可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原本应该安静地静候上课的教室内的同学们,此刻正大声喧哗着,这种大声喧哗的声音在离教室很远的走廊另一侧的办公室门口,都能清晰可闻。
什么情况?莫非这批小孩子想造-反不成?
等到我走到教室门口站定,教室内便瞬间安静了下来。我缓步走到讲台前,环视孩子们。“谁能给我一个理由?”刹时,这群可爱的孩子仿佛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回答。
“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这堂课也是我在你们班里上的这一年度的最后一节课。所以……”话还没说完,我便看到教室后排,一位女生怯生生的举起了手。“嗯?”什么情况?我抬头看向她,并示意她起立说话。
“老师,这节课能不能不上课啊?”小女生的声音很轻,但吐字很清晰。
“给出一个能说服我的理由。”我说道。
这个时候,我看到几乎全班同学都抬起了他们刚刚低下去的头,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分明包含了太多的内容。而这样的眼神对我来说,真的“太熟悉不过”了。
女生还没回答,边上另一位高个子男生站了起来。“杨老师,我们是这么想的。这一年来,特别是从今年下半年你开始教我们以来,我们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挺好玩的事’,你让我们对以前这种‘枯燥的学习’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所以我们班的成绩进步挺大。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时,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学期连续三次的月考中,我们班的历史成绩每次都是全校最好的。我们知道,这当中你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所以在今年的最后一堂课里,我们希望老师您,也能好好休息,不多,就休息一堂课。你看行吗?”
“你们刚才在讨论这个?”我下意识地问道。
另一位个子不高但很憨厚的男孩子也站了起来,他说,“老师,刚刚我们确实在谈论这件事,同学们说你上周感冒了,嗓子都哑了还给我们上课。所以我们希望你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们……”他用手指了一下班里成绩优秀的一些学生,“他们觉得你不会答应我们的要求,所以刚刚争论得很激烈。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的学习基础并不太好。但请你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努力、一定会让自己考出更好的成绩。你放心吧!”
后面还有几位孩子,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
这一出,倒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在某一个时刻,我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态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这么一帮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他们懂得自己该“怎么去学习”,他们不再把学习当成一件“枯燥无味”的事相反觉得“学习挺好玩”……有这样的状态存在,那我还需要担心什么呢?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一直觉得,“课堂教学”并不是老师最重要的工作。老师真正应该做的,或者说必须做的,是把学生引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去,发掘他们自身的潜力,让他们“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如果能做到这样,那我的“工作”也就成功了。
而从这个角度去看,“多上一堂课”与“少上一堂课”,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这里,我便对孩子们说,“谢谢大家!那就按大家的意思,今天咱们就不上这堂课了。你们可以自由安排。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大声,不能影响旁边班级上课。明白了吗?”
话音刚落,教室里却又一次沸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