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就很盼着赶快喝腊八粥,因为听大人们说喝了腊八粥新年很快就会来到。
每年一到冬天就盼着,倒不是有多爱喝,每到这天妈妈就会早起做,说腊八粥要趁天黑做好,吃的越早越好,而且还要用小碗盛,吃的碗数越多越好,预示着明年会有一个好兆头。
吃完粥人们便三三两两的出门聊天,互相问候,聊聊早上吃粥的事,年关将近,聊聊怎么过年,都准备的怎样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感觉,有着乡里乡亲的热呼劲。碰到熟人便停下脚步聊一会。小朋友们吃完便很不情愿的去学校,这段时间也是学习最浮躁的时候,老师经常挂在嘴上,好好学争取考个好成绩过个好年,每个学生都想考个好成绩,可心里已经压抑不住对过年的期盼了。
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没那么看重节日了,到了这天也都早早的准备着,材料要比以前丰富的多,但吃着却没了以前的味道,也没了以前的那种氛围,吃完该干啥干啥,邻里之间也没了互动,也不会有人三三两两的闲聊,见面都是打声招呼,匆忙的脚步是不会停下的,个个都是急匆匆的。
回想小时候每一个节日都是那么的重要,每个节日都过的那么精致,不像现在,什么都有了,什么也不缺了,节日到过的没有了节日气氛。社会变了人也跟着变了,变的浮躁,变的冷漠,变的功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