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药交会” —连环套,连环骗, 咋就不见打假者的面?
言回述评
2015年11月30日
“呼市药交会”
连环套连环骗——
咋就不见打假者的面?
作者:李延辉(言回)
药品、保健食品的造假由来已久,可以说,任何知名的品牌、畅销的产品都无一幸免地遭遇过“造假门”。由于国家主管部门监管监查力度加大,加之其他行业的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使人们有了“医药、保健品行业现已风平浪静”的感觉。实际上,药品、保健食品行业的造假始终是暗流涌动,而且时不时还要翻卷起几个大浪花,如轰动全国的“齐二药事件”。有业内人士说,想要了解药品、保健食品行业的造假情况有多严重,只要去一趟“呼市药交会”就全明白了,因为,那是典型的造假、找假者的“圣诞party”。
“呼市药交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会”?
“呼市药交会”在全国都是颇具“影响力”的。这种“影响力”波及两部分人群:一是从事药品、保健品经营的业内人士。据一些“老做药”的人讲,“呼市药交会”最火爆时,参会的总人数达十几万,而呼和浩特也就是个不足200万人口的城市,交通算不上便利,住宿、接待的能力也有限。所以,短时间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可谓是进——进不来,出——出不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为数不多的饭店人满为患,许多参会的人经常吃不上饭,可见其盛况空前。二是从北京、河北等地进入呼和浩特市的周边地区的居民。每年的正月,这些地区的人们都会浩浩荡荡地从不同方向向呼和浩特汇进,人们很纳闷——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举家团圆之日,这些人不好好在家过节,跑到呼市干什么?难道呼市的春节更有特色?难道初春的大草原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后来人们明白了,那里有个“呼市春季药交会”,卖药的、卖保健品的、找品种的人都赶到这里“聚会”。加之那句流传广泛的“劫道不如卖药”,人们更有理由相信,经销药品、保健品确实能赚大钱,要不“不为三分利、谁会起这么个大早”!
“呼市药交会”的全称叫呼和浩特药品与保健品交易会,始于1998年,每年两届。从其性质上讲,“呼市药交会”是由民营机构承办的“民间”交易会(与之相对应的是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办的“国药会”,每年两届)。从地域上讲,呼和浩特位于边陲,交通不便,除乳业外,其它产业(包括医药、保健品业)也欠发达,但为什么规模如此浩大的交易会会选在这里,回答结果可能令业外人士颇感惊讶——仅仅因为呼和浩特有十几万人在“做药(卖药)”。
许多人会发出疑问:呼和浩特出去“做药”的人和其他地方卖药的营销人员有什么不同吗?比如吉林省的通化市是全国著名的医药城,GMP认证的医药企业有近70家,成规模成气候也很早,50万的城市人口中也有十几万人在全国各地卖药,按理说条件比呼和浩特优越,为什么通化就办不起来这么大规模的药交会呢?
原因很简单,人是生产力的唯一主观能动要素,内蒙古出来卖药的人与其他地域的药品销售商确实不同,如通化外出卖药的都是厂家的驻外代表,经销渠道完全是零售终端药店和医院,药品的利润差价不大,单一的个人也很难将一个品种卖出太大的量。而呼市卖药的则不同,他们近乎完全是个人行为,只要选中一个品种,便不计后果地投放广告。加之上个世纪医药、保健品市场竞争不激烈,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所以,只要产品一打广告,便不愁销量,如此造就了不少“炒药”者成了百万、千万富翁。这些暴富新贵自然成了许多生产企业瞪大牛眼争夺的经销商资源。但单一的寻找总是不如扎堆儿时一网打尽更省时省力且节约成本,而“捕捞”的最佳时机莫过于春节和秋季(庄稼收割时)。选定春节的原因就不用说了,秋季时间选定的缘由,主要是最早外出卖药的多数是农民,骨子里他们很憨厚很朴实也很孝顺,赶到秋收时,无论走多远,都要赶回来帮助家人收割庄稼。
最早到呼和浩特来招商的主要是保健品产业比较发达的陕西企业。陆陆续续,全国各地的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也加入其中,整个“呼市药交会”也如滚雪球式的越来越大。
“呼市药交会”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会前会,比如2008 年“秋交会”通知的开会时间是9月12日,但实际上,在8日9日已经开始了,12日的开始时间也就等于结束时间;另一个是“窜宾馆”,“呼市药交会”主要的洽谈地点就是呼和浩特的几家大宾馆,如昭君大酒店、巴彦塔拉饭店等,会议主办方的民营公司提前半年交定金将宾馆房间包下来,然后再以1至3万元不等的价格将该房间近一周的使用权转租给参会方。当然,宿费还是要交的,价格是平时的5至6倍。参会方将房间布置成展室,易拉宝、招贴画贴满走廊、墙壁、窗户,然后就静等寻找品种的经销商满楼逐屋“乱窜”。人多时,电梯根本挤不上去,宾馆方索性关了电梯或直上直下,加上参展方都是以发宣传资料为唯一的宣传方式,于是,一天下来,遍地都是被撇弃的宣传资料,真正获得实惠的是收废纸的。据说,一场药交会下来,有些拾荒者光卖废纸就能收入五六千元。
不过,近几年,由于医药、保健品市场竞争加剧,国家监管越来越严,导致“呼市药交会”的参会人数日渐减少,据一些经常参会的人讲,今年来参加秋季药交会的人数也就是以往高峰时的一半。
虚假广告:骗你骗得好舒坦
一、造假明星代言——玩的就是诱惑眼球
2007年央视“3•15”晚会上,曾曝光了“呼市药交会”产品的虚假广告宣传问题,令广大电视观众触目惊心。笔者原以为,在这次药交会上,参展商会有所收敛,但会前会还没开始,笔者9月7日到昭君大酒店和巴彦塔拉饭店周围转了一圈就发现了一起典型的虚假广告。这是贴在两家酒店相隔马路橱窗上的招贴画广告,标注的药品名称是“佳药换骨丸”,代言的明星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刘柳”、著名歌手刘欢、著名演员范伟。笔者疑惑了,第一,“佳药换骨丸”从名称上分析,显然,“换骨丸”是商品名,“佳药”是商标名,但按照商标法来说,药品类别的商标是不能体现“药”字的,它的这个“佳药”从法律的角度讲,肯定是批不下来的,那这个“佳药”又从何而来呢?笔者贴近招贴画上面的药盒仔细辨析,才发现,那个“佳药”是生产企业——佳木斯中药有限公司注册的企业标,但该药的代理商偷换了概念,硬性将两个根本不搭边的名词组合到一起,让患者从字面上误以为“换骨丸”是一个最好的药。第二,笔者对文化及娱乐圈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中央电视台的正式工作人员是绝对不允许接拍商业广告的,所以,这个刘柳显然不可能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另外,刘欢是娱乐圈里接拍商业广告比较自律的一个人,一般大品牌的广告他都不拍,何况这类极为敏感的药品广告,由此可断定,这是一起明显造假的明星代言广告。
结果:这个药品在本次药交会上招商招得特别火爆。
待会前会开始后,笔者特意到昭君大酒店搜集了一份“佳药换骨丸”的招商书,翻开内页查看从电视广告片剪辑下来的镜头画面,果真没有刘欢和范伟,也由此证明了笔者的推断。
二、卡通明星代言——有“名”就比没名强
卡通明星代言广告的实例很多,尤其在电视媒体上屡见不鲜。但因为此种情况尚属知识产权法盲点,无法加以禁止。不过,笔者在本届“呼市药交会”上见到的一例显然有些“过”了。
这是一种宣称可以治愈鼻炎的保健食品,商标名用的是“必服健”,音同央视的主持人“毕福剑”,卡通人物也完全是“老毕”的形象,配音更是露骨:“必服健——牛鼻哄哄——走上金光大道”。应当说,该产品除了宣传治愈鼻炎违法外,从法律的角度讲,其他的都打了法律法规的擦边球,执法部门想处理都无从下手,显然,这是一个高明的造假者。但其误导消费者、损害明星形象的责任是无法推脱的。
结果:因其高音喇叭的“必服健——牛鼻哄哄——走上金光大道”大声叫喊,果然吸引了大批寻找品种的人,成了巴彦塔拉饭店7楼聚集人数最多的房间。
三、“虚假”广告创意——目的单一的弥天大谎
本次“呼市秋季药交会”招商最火爆的是一个宣称专治腰间盘突出的产品,叫“进口蒙古黒药”,为什么叫“黒药”呢,它在招商书上写的很明白:“在国内,都听说过甚至用过云南白药,可谁也没听说过蒙古还有一种黒药,黒药的神秘、黒药的传奇、黒药的特殊取材、黒药的特殊炼制过程绝对引人好奇、抢人眼球,绝对能勾起患者试买的欲望!”也就是基于这种吸引眼球的心理,该产品编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蒙古民族过的是马背上的游牧生活,恶劣的气候、激烈的摔跤习俗,导致了农牧民腰部极易受伤,患腰突者众多,所以,蒙古调集全国的科研力量,投入上百亿资金进行科研攻关,历经12年,终于研制出堪称世界一绝的“蒙古黒药”,从此,“农牧民的腰间盘突出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救治”。该药还提出了一个极其神秘的概念——“牛膝腰肾肽”,说这种特有的成份是从蒙古草原特有的雄性黑牛的新鲜牛膝盖骨中提炼出来的丸剂,而之所以被称为黒药,蒙语之意为“最厉害最霸道的药”。
该药是不是真正的进口药,因为笔者没有拿到市场上销售的真实产品,暂时无法下定论。但仅就其成份而言,既然宣称是从牛膝盖骨中提炼出来的,那就显而易见了——就是现在被临床广泛采用的生成软骨的氨基葡萄糖。而所谓的“美丽”传说,都是为这一极其普通的产品制造神秘感。这也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火爆全国的彼阳牦牛骨髓壮骨粉,青藏高原牦牛的数量掰手指都可以算出来,即使全杀了,骨头全粉碎了,也不够彼阳牦牛骨髓壮骨粉当时卖一个月的量,其弥天大谎可想而知。
四、编撰名人神话——华佗怒向胆边生
本届“呼市秋季药交会”上,大多数广告炒作品种的创意都假得离谱,但也有“真”的,不过此“真”非彼真,打个比方,本是杨树的根和干,却长出了松树的万年青。也就是说,它的基本东西都是真的,却极尽可能地扩大产品功效的外延,而为了辅助这个吹大的肥皂泡不至于破灭,便煞有介事地制造神话、故事,通过“洗脑”使患者信服。
在笔者收集的众多宣传资料中,有一个名叫“华佗延寿酒”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笔者上网查证,该产品确实是国药,而且是OTC(非处方药),其成份为枸杞子、黄精(制)、天冬、苍术(漂)、松叶、狗脊;标注的【作用类别】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注明的“功能与主治”为“益脾肺,养肝肾,强筋骨,补虚损。用于身体虚弱,筋骨不健,头昏目暗,腰膝酸软等症”。在【注意事项】提示的是:“1.忌生冷食物。2.孕妇及小儿忌用。3.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服药一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服药期间出现血压上升、面红皮疹、出血,应去医院就诊。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因为正规的国药都是要进行药学、药理、病理、毒理实验分析,并经过三期临床后,才会得出如此科学的结论,任何夸大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对患者的误导。说得更严重一点,稍有不慎,便会致人死命。
但查阅“华佗延寿酒”的宣传资料,观看厂家(或是经销商)制作的电视广告片后,却发现其不实、夸大宣传之处如此之多:
1.“华佗寿至百岁仍保持六十岁的容颜”——无从稽考。“华佗延寿酒”以华佗为卖点,说他精于方药,寿至百岁仍保持六十岁的容颜,而据中国最权威的1979年版《辞海》解释,华佗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08年,野史关于华佗寿命的说法很多,不足为信。
2.“华佗延寿酒”通过经络给药——捕风捉影。按照《后汉书•华佗传》的记载,华佗的拿手绝学是针灸,同时“精于方药”。懂针灸肯定就要通晓经络学,将经络学用于方药——“华佗延寿酒”的广告策划正是因循这一常规推理的思路,打出“华佗延寿酒”是通过经络给药这一独特卖点。我们暂且不论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能否成为药物分子运行的通道,仅就其捕风捉影的推理方式就知这是典型的虚假广告。
3.“华佗延寿酒”能治8病——夸大宣传。前面提到,按照国家药监局批注的“功能与主治”,“华佗延寿酒”的治疗方向只针对体弱虚乏的亚健康状态。但在电视广告片及宣传资料里,“华佗延寿酒”的功效被无限夸大,成了主治风寒湿痹、经骨疼痛、肾虚腰酸、脾胃虚寒、妇女气虚血亏、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亚健康症状的包治百病的神药。而药品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也属无稽之谈。
4.吴孟达“喝了延寿酒,活到九十九”——误导消费。“华佗延寿酒”的电视广告片请香港演员吴孟达做形象代言人,吴孟达对“华佗延寿酒”的“疗效”不但现身说法,而且喊出了“喝了延寿酒,活到九十九”的广告定位语。不知这种承诺式的广告定位语有何科学依据,如果患者一直喝“华佗延寿酒”没有活到九十九又找谁去讨说法?
归纳:不看疗效,只看广告。
几个四十几岁的药品经销商在巴彦塔拉饭店转了两层楼后累得走不动了,坐在楼梯上边抽烟边闲聊,聊着聊着,有了共同的“心声”。甲说:“我们这些老做药的,每看中一个品种,总是要先看看【功能主治】,再分析分析成份。”乙接话:“现在这些做药的可不一样,他们一是不懂药,二是懂药也不看,只看广告做的怎么样?有没有大明星代言?创意有没有吸引人的卖点?只要这几点具备了,就敢接,就敢拿广告砸。”丙感慨:“哎,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来,我们真是落伍了。这个年代,想要发大财,关键是要敢骗,只要你敢喊,就有人敢信,有人敢买。”
掺假产品:假作真时真亦假
何谓掺假?国家对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生产标准有着极其严格的法律规定,即成份和计量必须依照批注的标准执行,否则即视为假药或假产品。而一些中成药和以中草药为成份的保健食品为提升疗效和功效速度,违法直接或变相(以组合方式销售产品,在配送的产品中添加违禁成份)掺加西药。这种行为,从法律的角度讲,就是造假。但为了和纯粹的完全的彻头彻尾的造假相区别,本文单设“掺假产品篇”。
一、直接掺假——另类的明明白白消费
药品、保健品直接掺假,无论在业内还是在业外都不是什么新闻,因为从理论和临床上讲,中成药的疗效和以中草药材为成份的保健食品的所谓功效都不可能那么快。最典型的例子是补肾壮阳药品,中药的作用就是补肾,即使你把所有的动物鞭一口都吞下去,它也不可能有伟哥那样的神速壮阳效果。但中国的消费者受传统的中医文化熏染,偏执地认为中药是绝对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西药虽然起效、见效快,但毒副作用也大,所以,对于疑难杂症,习惯服用中药。道理是如此,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可轮到自己头上就变道了——又想产品无毒副作用,又想迅速起效,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即想当婊子、又想立贞洁牌坊”。
正是针对患者这种特殊的用药心理,违法的生产企业和不法代理商在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直接掺加西药成份,这样,即提速了疗效,又可冠冕堂皇地以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名义吸引患者。
从类别上划分,目前市场上直接掺加西药的药品和保健食品主要是针对“治疗”阳痿肾虚、便秘、骨关节疾病(即所谓的“风湿骨病”)等病症。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最赤裸裸的就是壮阳产品。可以说,凡是宣称能够迅速壮阳、“增粗增大”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毋庸置疑,里面肯定掺加了伟哥粉一类的壮阳西药,用句行内的玩笑话解释:“真的不可能有那么快”。
佐证笔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有两条:
第一条,掺假的壮阳产品始终是历届“呼市药交会”的主流。如果你到“呼市药交会”上亲自走一遭,收到100份产品宣传单,一张一张查证,你会发现,其中至少有50张或更多的是推荐壮阳产品的,这些产品中有正规的国药,也有戴“绿草帽”的“国食健字”号产品,更多的是各省批注的地方食字号产品。最为恶劣的是,除正规国药外,这些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都打着香港和美国的名义,外包装和宣传画设计制作的也极为暴露,绝对属于“儿童不宜”。产品名也更是直接且充满诱惑力,如“及时雨”、“一夜情”、“咣咣硬”等等,看后就有一种被“扒光”的感觉。
第二条,掺假壮阳产品的生产者绝对不掩盖自己的造假行为。有个叫“三鞭胶囊”的保健食品(批号为青卫食营字,即青海省批准的只允许在青海省销售的保健食品)近几年在全国不少地区销售火爆。本次“呼市药交会”上,该生产企业的招商地点设在巴彦塔拉饭店7楼的某个房间。笔者为使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寻找品种的代理商,提前准备了几种问答式的腹稿,如“我想代理某某省或某某市”,“地方食字号产品在外地能做吗?”等等,并特意收集了一大堆宣传资料,装满了大袋小袋,拎着走进该房间。但眼前的场景令笔者所有的准备付诸东流,因为屋里挤满了人,几位招商人员正唾星四溅地讲解着,笔者费力地挤到前面,还未开口,一位招商人员挑起眼皮:“要求代理的先看墙上,有的就不谈了。”笔者扭头向右边墙上看,是很大的一张白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三鞭胶囊下列区域已有代理商——笔者仔细辨认,发现包括西北、东北、华北、西南的许多市县都已招满。但笔者还是心有不甘,绞尽脑汁搜索了几分钟,终于想出了黑龙江省一个很偏僻的地名,随口说出来,果真唬住了对方,对方马上热情起来,交谈中,笔者反复询问产品的“疗效”情况,对方有些不耐烦,“都是同行,这还用问吗?不掺东西,哪个壮阳产品会有效?”
归纳:特殊的消费群体,特殊的消费心态。
销量决定产量,没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掺假的壮阳产品市场也不可能如此火爆。但有一个问题按常理推论却不好解释——既然知道掺了西药的壮阳产品对人体有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买呢?
这个问题问到症结上,其实,答案也不复杂——特殊的消费群体决定其特殊的消费心态。具体地说,这些掺假壮阳产品的需求者都是一些人过中年、有钱有权有地位但精神体力明显不足的高消费群体,他们大多是有了特殊的性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快感,才不计后果地购买这类掺假的壮阳产品。至于该产品的效果如何?他们即不会、肯定也不会满世界地嚷嚷“这个壮阳药不好使”——因为这是个永远都不能向外人道之的“秘密”——证明作为一个男人“他不行”。
笔者有个做这方面产品的朋友,他说,虽然他经销的“壮阳药”在零售药店也有销售,但很少有人去买,大多是打电话让他们送货上门,而且这些人付钱时从来不计较。他掌握了这个规律后,一是大幅提高产品的零售价格,二是在广告中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尽最大可能地夸大宣传,凡是能想到的词汇一股脑地都用上去。当然,“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亮”,生产企业挂美国最好,实在贴不上外国的冷屁股,凑上一国两制的香港的边也可以。此举正应了那句话:“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反正都是打哑谜式消费,关键是吆喝的到不到位。
二、间接掺假——借给我一双慧眼吧
间接掺假,指的是违法生产者不在销售的药品或保健食品中直接掺加西药成份,而是将违禁成份掺加在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时附带赠送的另一种产品中。从理论上讲,广告中极力彰显的产品功效恰恰不是该产品的优势,也就是说,这个优势是在那个赠送产品中淋漓尽致体现出来的。
相对于直接掺假,间接掺假不但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也使广告通路受限(因为你广告促销的本来是一种产品,现在凭空又加入一种产品助推疗效,还不能主次不分,这无疑增加了策划的难度和广告成本)。所以,从本意上讲,间接掺假并不是造假者的本意,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所谓的“无奈之举”,当然是相对而言。上文提到,目前市场上掺假的药品和保健食品主要是针对“治疗”阳痿肾虚、便秘、骨关节疾病(即所谓的“风湿骨病”)的,其中,以壮阳和治疗便秘产品为例,功能上标注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润肠通便”的保健食品很多,加上各地对保健食品的广告监管较松,所以,违法者很容易直接掺假。而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产品则不同,一般产品标注的只有“增加骨密度”或“补钙”的功能,硬性往治疗骨关节疾病上靠很难,所以炒作所谓治疗“风湿骨病”的产品都是正规的国药。由于国家对药企掺假、造假的处罚越来越严厉,甚至可能吊销营业执照,绝大多数企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为了让疗效更迎合患者的心理需要(中医将风湿性关节炎列入痹证范畴,称之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中,如病变关节在短期内疼痛加剧,证明是病情好转,中医学谓之瞑眩现象,但广大患者不理解,误以为服用某药后疼痛症状不减反而加重便是该药不好使,而经销方为了满足患者的不对称心理需求,便在产品中违法掺加止痛西药成份,这不但不利于治疗,反而会加重患者病情),便在卖一种正规药的同时,以促销或加速疗效为名赠送另一种掺加违禁药物的产品。
治疗所谓“风湿骨病”产品间接掺假的具体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正规药配药酒,另一种是正规药配一个地方号的保健食品。
造假产品:道高一尺魔高数丈
药品、保健食品的造假有其特殊性。一是药品、保健食品都有国家或各省主管部门审批的批号,并将该批号产品落属至具体的生产企业,从法律上证明该企业拥有该产品的生产经营权,如果其他企业或个人擅自生产,便属于造假;二是造假的药品和保健品并不一定对使用者有害,因为造假者也明白,药品的质量事关人的生命,所以,他们一般只盯准市场销售火爆的产品,有时用料之精甚至超过真品,当然,挂羊头卖狗肉、偷工加料的还是多数。
药品、保健食品的造假由来已久,最早成规模性的造假始于陕西咸阳,其结局也如同于家喻户晓的温州,因为造假致了富,有了钱,当然也就没有人再去干这种冒风险的事了。但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暴利空间,所以,前仆后继者始终有之。到今天,成规模的造假转移到了河南。
万事皆有因。河南的大规模造假行为起源于近几年国家对药品、保健品(特指国食健字和卫食健字产品)广告发布的严格限制和加大监管力度,也恰在这一时期,河南省却放松了对地方食字号产品的审批标准,据说,办一个地方食字号仅需花1000元人民币。加之“豫卫食字”号保健食品批准的“功能”项内容过于宽泛,近乎是在打药品与保健食品的擦边球,而广告法对地方食字号产品的广告发布监管尚有疏漏。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省份的媒体因生存需要,只要给钱便可以做广告,所以,一些药品、保健食品的经销商便有了可乘之机,大肆炒作起了这些带有“豫卫食字”号的地方保健食品。可想而知,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都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在“钱难赚”的今天,眼见这些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轻而易举地赚取了巨大利润,另一部分深谙此道的老乡们当然不甘示弱,当然要奋起直追,当然要尽快赶超他们,于是,这些后起之秀行动起来便更直接、更果敢,还花什么1000元办批号,干脆套个号,上条生产线,自己直接加工算了。这就是极少部分河南人大规模造假的开始。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在“呼市秋季药交会“上,笔者就与河南的某造假者实际共处了数日。说起这件事,还真是机缘巧合,9月10日,也就是“呼市药交会”会前会开始的第三天傍晚,笔者和吉林省某药厂的几位招商人员出去吃饭,席间,接到该厂在房间(巴彦塔拉饭店3楼331室)留守人员的电话,说有人要“拼”房间,只有一个治眼病的品种,给的价位很合理,问该厂带队的营销经理“拼”不“拼”,这位营销经理当即给了肯定的答复。
说到“拼”房间,还真需要交代一下,这是“呼市药交会”的一大特色。具体过程是,正规的参展商将各种证明材料提交给组委会,经“审核”后再从组委会手里租宾馆房间,因房间的价位太高,参展方为压低费用,划出一个房间的部分面积,再租给其他参展商,最多时,一个房间可“拼”出三四家参展单位。据说以前“呼市药交会”火爆时,有些参展商将房间逐块“拼”出后,一算账,不但挣回了租房间的全部费用,还略有盈余。
话回正题,当我们赶回房间时,“拼”房间的人布置好展位已经离开了。大家一看,这哪是一个品种啊,是一堆,再凑上前仔细看,更年安、华佗颈肩腰腿痛软胶囊、妇炎丸、虫草清肺软胶囊、风湿骨痛宁软胶囊、三蛇疼痛丸、中华风湿灵(水蜜丸)、六味地黄软胶囊、前列康海参软胶囊、芦荟排毒养颜软胶囊、百毒清肤癣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还有与吉林省万通药业的著名品牌产品万通筋骨片、万通筋骨贴同名同样外包装的“万通筋骨片”和“万通筋骨贴”,可以说,展位上的每一个产品都会让“做”药的心动不已,因为仅靠这商品名就会招揽到“下家”(即代理商),就会财源滚滚。笔者虽是业外人,但这几日一直与“做”药的“混迹”在一起,耳濡目染,对药品、保健食品的鉴别知识也通晓一二,拿过展位上的产品仔细看,明白了,这是典型的假货。
为什么说这是假货呢?
一、这些产品在外包装的侧面标注了产品的批号,为“豫卫食字”。可以想象,河南省的行政主管部门再糊涂,也不会批和别的药品同名的商品名。
二、因为地缘的关系,笔者仔细查看所谓的“万通筋骨片”和“万通筋骨贴”,结果发现,产品盒上标注的生产企业是“贵州万顺堂药业”,我们暂且不论有没有这个“贵州万顺堂药业”,按国家规定,地方食字号产品只能在所批准的省市县生产,怎么会跨省跑到贵州生产呢?
三、再看这些产品标注的“适宜范围”,如“中华风湿灵”,上面写道:大补气血、活血化於、舒筋活络、祛风止痛,适用于骨质增生、从(原文笔误,应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痛、强直性脊柱炎、四肢关节疼痛、风湿、类风湿等。看后不禁让稍有医学常识的人哑然失笑,这样写,不但驴唇不对马嘴,而且也不符合医学常识。
笔者打定主意,一定要见见这个贼胆包天的造假者。
第二天一早,笔者就赶到巴彦塔拉饭店331房间,见到了那位河南的造假者,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典型的中原农民面孔,未开口,已堆满了笑容,憨厚的、极尽谦恭的姿态,叫人怎么也不会相信他是个造假的主使者,充其量也就是个马仔。也正因为这种先入为主,使笔者和这位造假者的对话便变得轻松、随意起来。
一开始,这位河南造假者只承认他们的产品是“套号”,也就是说,市场上有这个产品,他们仿照并私下加工生产。当然,笔者不会相信他的“鬼话”。为了扭转这种直白的、尴尬的采访方式,笔者逐渐把交谈演变成了调侃。这其中还有个小花絮,当日下午,出于对造假的气愤,也为了使自己伪装的身份更逼真,笔者如同所有的招商人员一样,在走廊招揽生意,大声喊:“本屋真药、假药一应俱全,选正规国药进本屋,选假药进本屋,绝对不虚此行啊!”别说,这半诙谐的、独一无二的吆喝,立即吸引了所有参会人员的听觉神经,自然其中不乏专门来选假货的,仅半个小时,这位河南造假者就订出去20件货。这下,这位造假者高兴了,话也多了,还一个劲地要请笔者吃饭。
一来二去,笔者和这位造假者成了“哥们儿”,他也不再避讳笔者,话来话往,一是承认他就是这些造假产品的主人,二是全盘托出了他们的造假内幕:
一、河南的药品、保健食品造假已成规模,并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是专门提供造假信息的,包括设计产品名、外包装,编写产品说明书的;中游是他这样的出资兼外出招商者和专门生产假货的小作坊;下游是专门负责销售假货的经销商,这其中,真正的河南人很少,都是在各地药交会上结识的为了牟取暴利,主动寻假、售假的终端店店主。
二、河南的药品、保健食品造假绝大多数是个人行为,留在药盒上的电话、地址都是假的,电话号随用随换,他们会主动打电话问讯“代理商”是否进货,但“代理商”绝对找不到他们,所以,即使下线出了事,公安机关不下大力气是绝对抓不到他们的。
三、这些造假产品的竞争优势不外以下几点:显赫的商品名、杜撰全面的“功能主治”、漂亮的外包装、领先的剂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低价位,至于产品质量,用这位河南造假者的话说,肯定与正规国药无法比,但也绝对吃不死人。
佐证这位造假者说法的有两件实例:
第一件,至9月12日“呼市秋季药交会”正式开幕,笔者与这位造假者相处两日,期间,不断有他的同乡来找他,从他们的交谈中可知,这群专事造假的河南人不少,而且都是到“呼市秋季药交会”上来“招商”的。
第二件,两天里,不断有售假的代理商来与这位造假者会面,从他们的谈话中可得知,售假的销售业绩都不错,而且还要求再进货,为答谢这些售假者,河南的这位造假者于9月11日晚还特意宴请了他们。可见造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归纳:挣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在巴彦塔拉饭店331房间,笔者两度接待了同一个选品种的人。该仁兄家住内蒙古最北部的草原牧区,50多岁,自称开了几家私人诊所。9月9日,他第一次来本房间,看中了一个专项治疗类风湿的正规国药,和笔者及该药厂的招商人员聊得热火朝天,大有马上签约的架势。9月11日,他再次来到本房间,意外发现了造假摊上的华佗颈肩腰腿痛软胶囊、风湿骨痛宁软胶囊、风湿骨痛宁软胶囊、三蛇疼痛丸、中华风湿灵(水蜜丸),和河南那位造假者聊了十几分钟后,立马付了1000元订金,并嘱咐造假者回去后马上就给他发货。笔者误以为该仁兄缺乏鉴别产品的知识,抑或看走了眼,待该仁兄出屋后,立即追了出去,告诉他那是假货,让笔者一口气没上来的是,该仁兄表情坦然地说:“对啊,我找的就是这样的品种。”笔者不解,“那是假货,你们那个地方的患者会买吗?”“哎,什么假货、真货,我们那个地方都是牧民,他们根本分不清什么是药,什么是保健品,更搞不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全都听我的,我说哪个好使,他们就买哪个,假的便宜,他们又图便宜,那就卖给他们吧,反正吃不好也吃不坏。”该仁兄答。
咋就不见打假者面?
开篇时提过,因为去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呼市药交会”产品的虚假广告宣传问题,令承办“呼市药交会”的威廉公司好生紧张,今年的“呼市秋季药交会”依旧如此,威廉公司不再驻会办公,而且也不告知办公地点,一切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但放出话来,说已“摆平”了当地的各个主管部门,参展商们该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一切照旧。
事情的发展还真如威廉公司所言,截止至9月11日上午前,还真是没有任何主管部门前来“打扰”。只是中午时,出了点“意外”,呼市的交警以妨碍交通为由,将巴彦塔拉饭店门前举牌宣传、发宣传资料的人全部驱散。但此举措并未波及另外两家承办药交会的宾馆。
下午,从组委会传来消息,当地药监局要来检查虚假宣传问题,因会前会已接近尾声,参展商们也是见好就收,纷纷收起易拉宝,撤下招贴画。但迟至傍晚,巴彦塔拉饭店这边才接到消息,药监局只是到昭君酒店里转了一圈,便撤了。一场虚惊在波澜不惊中悄无声息。
虚假广告堂而皇之,掺假产品大摇大摆,造假产品登堂入室,这是“呼市药交会”的最突出特色,但如此的造假、知假、找假大会却能一如既往地开下去,而且始终得不到当地主管部门的“干涉”,也确实是个奇迹。其中缘由,各种说法都有,如威廉公司花钱摆平了所有的主管部门啊,可这毕竟是小道流传,不足为信。但笔者窃以为,有一点肯定是真的,一个民间组办的经贸活动,持续10年,给当地住宿、餐饮、旅游带来巨大收益才是“咋就不见打假者面”的真正原因。
群魔乱舞的“花絮”
三点式亮相“呼市秋季药交会”
近几年,医药、保健食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客观环境逼迫“药交会”的参展商们不断出新招吸引代理商的眼球,但常规的套路不过是雇帮学生举牌游街式地进行宣传,毕竟,“药交会”不是“汽博会”,也不是“服装展示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特色。
不过,今年的“呼市秋季药交会”的宣传攻势确有“创新”,最大的特色是出现了三点式。不知是哪个企业或哪位经销商别出心裁,从家乡雇了一帮模特,身着三点式亮相巴彦塔拉饭店前,而9月的蒙古草原寒意袭袭,模特们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不时还有“咸猪手”来袭,令模特们苦不堪言。
赠送壮阳“药”配送“配马药”
本届“呼市秋季药交会”上,参展产品最多的是壮阳药(或保健食品),为了竞争,也为了实际验证产品的效果,众参展商纷纷赠送所谓的试用装壮阳“药”,而且是不限数量,但领取者打开一看,发现本以为只有一粒的试用装里却是两粒,仔细看说明才明白,一粒是给男性壮阳的,另一粒是帮助女性催情的。一位懂得药学的朋友告诉笔者,这种所谓的“催情药”,实际就是兽药中的配马药,是公马发情期时,为配合母马与公马交配,给母马喂食的催情药。
做成人民币式样的宣传单
近几年,网上卖药成了新宠,自然,越来越多的网站也都到药交会上招商。本届“呼市秋季药交会”上,某网站为了吸引寻找品种者的注意力,把宣传单做成了100元人民币的式样,如果不是上面印有网站的宣传内容,这印刷的“人民币”简直可以乱真,以至于有些女性特意去索要该宣传单,目的是拿回去给孩子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