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有能量的。大家有个常识,读文章或小说时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亦或大笑,导致这种情绪变化的力量来自于文字。文字里的能量通过阅读传递给读者,从而影响甚至左右阅读者的情绪。
文字的能量是作者赋予的。文字在进入语境前能量值是0,进入语境后便拥有了不同的能量,而且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能量值。这个能量是多是少、是正是负,完全取决于作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要有一种自觉,尽可能传递健康的能量,这是作者的职业道德。
物理学中有能量守恒定律,但文字的能量在传递中却是不守恒的,这源自读者的个体差异。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语境,不同的读者接收的能量不尽相同,甚至会截然相反。个中原因在苏轼与佛印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佛印是个高僧,苏轼与佛印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苏轼觉得让佛印吃了个哑巴亏,回家向苏小妹炫耀。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也应有一种自觉,以善良之心、纯真之心,透过风雨苦痛仍能看见这世界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