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作者: 0ed5831d916d | 来源:发表于2016-02-24 23:38 被阅读0次

作者尼姑拉斯-卡尔提出的观点通过书名简洁了当告诉我们:互联网在毒化我们的大脑,我们正在丧失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而引起这点的原因是,互联网起源于工业化思维(为每一个岗位确定“最佳工作方法”,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以科学方法取代经验做法,确保最大产出。着重强调制度,衡量体系和优化制度等),互联网鼓励我们从多种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讲究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目标在于解决某一个点的实际问题,例如诺贝尔哥事件的发酵。互联网的根基决定了互联网会引导人们按照机器的方式生活,而互联网也确实做到了。后果就是作者的结论,人会变得越来越像机器,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在某一个奇点上,机器智商越过人类,原因可能不是机器更聪明了,而是人类更傻了,人类的进化速度落后于机器了。

为了验证作者的观点,作者以谷歌为例,反对谷歌将人当成计算机对待,把大脑的思考过程翻译成算法程序,来实现程序对人的智力碾压。人们用谷歌用得越多,我们就越来越接受这样的隐喻:我们的记忆就是字节,大脑就是存储芯片,我们的思考过程就是算法。而在作者看来,这是非常可怕而又非常荒谬的一件事情。随后,作者又以大量篇幅的生物实验来反驳上诉的隐喻,我们的大脑思考或者记忆的过程绝不是机器的存储那么简单.

机器终究还是辅佐人类的工具,而所有的工具在开创种种可能性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限制。工具使用得越多,我们的依赖性越强,最终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对我们的影响也越大。工具可能最后就化为我们个体的一部分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希望工具作为我们的一部分吗?不管愿不愿意,我们正走在与工具结合的路上(其实从远古走到现代,人类一直如此),既然如此,人类的未来是什么呢?彼得蒂尔的<从0到1>,有一种的观点,使用机器做初级的筛选,人工做综合的最终的定论判断,反而是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而老卡尔的观点则是,我们既能依靠工具准确找到并解析各种信息,又能无拘无束地沉思冥想。既要有高效率搜集信息的时间,又要有低效率沉思冥想的时间。既要有操作机器的时间,又要有闲坐田园的时间。沉思冥想的人类的未来,而不是机器决定的未来.

而最近,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实现突破性研究-计算机程序首次击败专业棋手之后, 即将与过去十年最佳围棋手李世石之间的终极挑战。这场智力比拼中,不管结果如何,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才是人类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fi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