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75369/5862c9c6088b4b1c.jpg)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点儿错,你一般都是怎么应对?帮他完成困难的事,还是顺其自然,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
我相信“最简单的教育最美丽”,育儿也要顺其自然。这里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习顺应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过度帮助孩子,也不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
那些,曾经我们以为自己无法失去的东西,无法承受情感,我们以为比天还大的灾难,终究会让我们成长。我们会用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它,去接受它,并从这些经历中拿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而这些体验,都是极其个人化的,旁人无法替代,也无需替代。就像在孩子痛哭的那个时刻,作为妈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中正和自己情绪的稳定,然后陪着她。
我抱起她小小的身体,她在我的怀里放声大哭,因为伤心,她不停拉扯着我的衣服。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慢慢地,女儿在我怀里安静下来。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学吃饭,学穿衣,他们可能要笨手笨脚折腾好久,会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会因为扣不上扣子而急得大哭,对孩子来说,这些真的是很困难的事,但这些困难又是孩子必须自己面对的,因为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爬行的孩子正在努力爬行,试图拿到两米之外的一个小玩具,旁边的成年人看到直接把那个玩具拿过来递给孩子;饭做好了,孩子想自己吃,家长却一把抢过勺子,直接去喂……
他们以为这是在帮孩子,却不知,这种不请自来的帮助对孩子是一种打扰,甚至是伤害。
父母们过度帮忙的后果是,孩子们失去了面对困难的机会,提前满足,让他们体验不到面对困难的挫败、恼怒、泄气,和烦躁,而如果他们在小的时候没有练习面对,大一点之后就会以更大的强度爆发这些情绪。
对于更大的孩子来说,早晨不停的催促孩子快点起床,不要迟到,盯着孩子做作业……也是过度帮忙。
父母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选择要不要赖床十分钟,还是先看动画片或先写作业……这些都是孩子自己要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TA每做一次选择都会体验到这种选择相应会带来的后果。
可能会迟到,可能路上会很慌张,或者做到很困了作业还是做不完,孩子都会从这些选择中体验到内在的感受,不断自我观察,并在下一次优化自己的选择。
父母从孩子很小就不断介入孩子的选择,过度提供“帮助”,反而会使孩子丧失自我观察和反思的能力。有些父母太爱“代劳”,有些父母则过于严厉。
他们非常相信,孩子要变得坚强必须要经历挫折。在某种层面上这种认知也并不是完全错误,但是区别就在于挫败感、失落感、无力感……这些负面的感受不该是由父母人为创造出来的。
孩子能够成功的走过挫折,是因为在他们受伤无助时有父母坚实温暖的拥抱,在支持和陪伴他们。
孩子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如何在生命中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可是我如何能教会孩子做选择这件事呢?答案就是不用教,让他们多去做就好了。
因为一旦我开始告诉她选择的答案,或者直接帮她做选择,我就不是在给予孩子学习选择的能力,而是在剥夺她们学习选择的能力。天下间,再也没有比养孩子这件事,更有机会看清自己的了。
父母和孩子,不就应该是这样彼此犯错再彼此原谅,相互陪伴着成长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