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加入新网师这个团队有些许误解,因此不够主动不太积极,打卡交作业也是隔三差五,甚至第一次通识课的作业都错过最后截止时间,眼瞅着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闻鸡起舞”涅槃重生般如饥似渴读书学习,我有种掉队的失落感,不行,不行,不能也不敢再做青蛙啦!
自我学习、自我超越和自我进化这“三自”学习是顶顶重要的学习模式。
一,有遇见瓶颈
之所以有这样的紧迫感,是源于一直以来都是那只井底的青蛙,坐井观天而不自知;是因为这份尚能养家糊口的职业耗光了当年的热情,磨平了青春时的冲劲,日渐躺平,成了那只在温水里被煮的青蛙,哪天被“煮死”了都不自知。不管哪一只青蛙,结局都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还是书读得太少,却想的太多。
回想当年求学时,教授列出的一长串读书清单,真正走进、打开、沉浸式的阅读又有几何?
说到底,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学习保持足够的热爱,即使读过几本书,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这读仅仅停留在业余、浅表阶段,真真是对不对中文系这个专业了,读书求知的黄金期转瞬即过,工作后每天得应对和处理来自于工作和家庭的琐碎杂事,越发陷入跟学习渐行渐远的境地。
曾经的我也喜欢拿笔,记下工作生活中的点滴,但这种记录是感性的、消遣的、随感式的记录,尽管简书、公号里也躺着我百十来万的文章,但我知道,那一大堆文字太凌乱、太肤浅,缺乏聚焦式的提炼。
二,遇见就是幸运
在这种内耗又有点内需的纠结中,我加入新网师,进入专业阅读和写作这个热气腾腾的团队里,果然,这里有目标,有路径,有规划,一切在我看来都有章法可循,有榜样可依。
没错,我找到“娘家”,找到组织啦!
一如徐州新网师开学典礼中徐翠敏老师所说的:啃读经典,勤于写作,改变窘境,重构知识结构。
这是她在新网师里最美的遇见。
我也有幸遇见这群尺码相同的同路人,尽管目前还太小白,濒临掉队,所幸,终归是上路了。
在一束束“光”的照耀下,不仅要读书,还要读根本书籍,不只是读纸质书,还要啃读经典,与大咖对话,更要步入实践式学习,进行深度学习,才能突破职业倦怠,打破目前的窘境,获得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新生。
这就叫进行以提升自己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
三,努力追随不掉队
我相信,这种深度的学习会让我享受跟孩子们相处的精彩,与孩子的彼此对话所产生观念的碰撞也会重塑自我成就感,孩子获得成长的喜悦感更会投射给自己。
相信在亦步亦趋的学习中也能感受到教室润泽,家庭润泽的氛围和幸福感。
这其实就是一种成长的双向奔赴。
这其实就是朱永新老师所说的“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是的,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应该用啃读经典去丰盈自己和孩子们未来的岁月,共同走向明亮那方,寻找属于师生(亲子)之间未来生命的盛大庆典。
再摘录一段经典吧:
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朱永新)。
我特别喜欢下面这段话——
平庸的人有一命即性命,
优秀的人有两命,即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有三命,即性命,生命和使命。
岁月长河,漫漫人生,本就该勤学不辍,耕耘生命,肩负使命;就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遇到更好的平台,能从多维度打开学习的空间,领悟到更多更美的教育风景,成就更好的自己。
接下来:
明确目标,端正态度,真正热爱学习,耐得住寂寞,啃读经典,坚持写作,做到知行合一,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躬耕生命和课堂。
谨记“哲学三问”——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真正热爱教育,从内心深处认同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把教书育人当做谋生手段的职业,还要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真正热爱生命,对生命包含激情,不挥霍生命,不虚的光阴,追求生命的内在成长,让自己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共同奔向那个叫梦想的远方。
通过专业学习,获得专业尊严,探寻生命价值,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
阳春三月,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
水本无花相伴,美成涟漪,和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一起前进,会掀起人生巨浪,形成高峰。
当自我学习成为内需,成为自驱力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