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天使已经蒙尘,我们该怎么办?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天使已经蒙尘,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 来点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23:18 被阅读41次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弗吉尼亚·伍尔芙

1941年3月28日,一位贵族妇女在她的口袋里装满石头,然后没有留念地走进了位于罗德麦尔她家附近的欧塞河,慢慢地沉入那条带有黑暗气质的河流,与这个充满波澜的世界告别。这个妇人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伟大的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锋人物弗吉尼亚·伍尔芙。

1882年1月25日,伍尔芙出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之家,家庭条件优裕,但因为父亲重男轻女,只能在家里接受教育,幸好她父亲的藏书丰厚,能够让她获得自由自在地广泛阅读,形成了高度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为她以后进行的文学事业奠定了深厚基础。然而,由于在幼年时期,她分别遭到两位同父异母兄长的猥亵或强奸,这件残酷的事情带给她在精神上永久的创伤,终其一生都没能够从这些阴影里面走出来,从此疯癫伴随了一生。

伍尔芙就像有些人所说那样,行走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织地带,让她的记忆里隐匿着丰富的两面性:一半是海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澄明一半是晦暗;一边进行着创造,一边开始着毁灭;开朗时给予众人看到天堂皎洁之光,阴郁时洒向人群却是地狱之火……

或许上帝都不愿看到她生活的太过凄惨,所以就给她派来了一个深爱着她的男人:作家、费边社员、社会政治评论家伦纳德·伍尔芙。随着时光地流逝,岁月证明,嫁给伦纳德是伍尔芙此生做的最英明最正确,同时也是最好的选择。

这段时光可以说是伍尔芙生命中最光彩的,在伦纳德的精心照料之下,她的文学生涯迎来了全面高峰。伍尔芙一生所有最重要的小说作品,都是在婚后才创作出来的。她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等,交相辉映,编织而成一部深刻反映“女性的心灵史”。

在伍尔芙第一部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中,她曾经这样写道:

“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够了。”

或许与她幼年时候受到的伤害有关,伍尔芙其实对外在事物是非常拒绝的,甚至有时就连和仆人们说话,都会令她感觉到很不自在。亦因此,在伍尔芙的小说作品里,更多地是对人的心灵或内在灵魂的不停探索。

在她的小说里面(当然也还要包括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比如散文)中,与历史上其他作家们相比,比如哈代,比如詹姆斯·乔伊斯,伍尔芙更加尽心竭力,和她的阅读者分享着她的内心世界。她给予阅读者尽可能多的主动权,平等权——没有过激的情绪,没有冷嘲热讽,没有冒险和激情,当然,也没有轻松惬意的风趣对话——只是内心地对视,平静而忧郁。

要想真正地读懂一个人的内心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件事,虽然伍尔芙说,我们善待彼此,观察处于挣扎之中的人们,凭直觉判断他们的想法,延续那些让我们感动的景象,正因为这些,我们让彼此觉得舒服。

然而,事实上,这个世间有太多的“微尘”落向人的心灵,将它覆盖,令它感觉窒息。这一切都让伍尔芙感到警惕:

“过度在意旁人的言语正是艺术家的本性。文学中到处都是那些不理智的倒霉鬼,他们太重视旁人的看法了。重新回到我最初的问题,那就是何种心境最有利于创作,我猜想,那种想将自己心中的作品创作出来,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就像莎士比亚的头脑那般炽热澄明。”

​所以,在她进入创作世界的时候,一直尽最大可能地去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正的生活。文学作品就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墙上的斑点”就像花蕊,那些看似纷乱无比的思绪,仿佛紧紧地围绕着花蕊的花瓣,以此阐释着叙述者想要竭力意图摆脱的生活:喧嚣杂乱的世事,战火连连的城市。

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无用的,在小说的最后:

“我要出去买份报纸。”

“是吗?”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

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天马行空的思维,无论再怎样奔放、豪放、洒脱、“自由”,到底还是要回到现实语境中来,连充满象征意味的“墙上的斑点”,原来也不过是一只毫不起眼的蜗牛!

这大概就是伍尔芙感觉到悲哀之处,所以每每当她创作完一部小说之后,都会常常感觉到绝望将她笼罩,使她没有自信,整个人都陷入充满无法自拔的悲观,精神亦因此而崩溃。

她没有能够抵挡住,终于在包含着对丈夫伦纳德的歉意中,跳河自尽。

“在昏暗中,一只黑色的巨大翅膀,把最痛苦的记忆,即可能让人的生活一蹶不振的记忆,一笔勾销,抹去它的苦涩,为它们涂上光亮的色彩,甚至是最丑陋的最卑贱的记忆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

  •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天使已经蒙尘,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

  • 跟着墙上的“花纹”旅行

    不能入睡的夜晚,也如往昔一样喜欢盯着墙上看,雪白的墙壁望得再久依然只有“白”。墙上一个斑点让伍尔芙浮想联翩,昔日家...

  • 一间自己的房间

    “孤独意味着自由开始变得越来越深刻。” 我在高中的时候知道了弗尼吉亚·伍尔芙,她那篇《墙上的斑点》让我着迷,算是第...

  • 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她被认为...

  • 最宝贵的收获

    我曾每天发出声音轻读的几篇文章:富尔格姆的《信条》、蒲宁的《静》以及意识流作家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其中有两篇来...

  • 人生充满了偶然性

    读《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日子里的平常瞬间...

  • 墙上的斑点

    在伍尔夫搬进房子之前,墙上的斑点已然存在! 他猜想着斑点的来历,却无从了解真相,就像没有感染过悲伤的侵袭,又何来免...

  • 伍尔芙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

  • 伍尔芙

    "I see you everywhere, in the stars, in the river, to me ...

  • 伍尔芙

    伍尔芙说,生命的内核一片空荡荡,就像一间阁楼上的屋子。 她在遗书最后写:“假如还有任何人可以挽救我,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天使已经蒙尘,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hk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