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书籍是很难鉴赏的,至少对于我是这样。他们的叙事风格与我们截然不同,有时候我也在想,一部好的外文作品必须有由一个作家去翻译,或者应该在学好外语后再去读。
我曾试着去读《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外国书籍,很不幸他们根本吸引不了我,或者说我读不懂他们。
《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算是我第一次硬着头皮读完的外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因为很多人共同读一本书,然后分享所得,是很难得的提升机会。因为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世界。
在最初的阶段我实在读不下去,我去百度了这本书的介绍,百度上是这样说的: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或许是我的浅薄,我很难理解“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这种理解是怎么来的。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我在书中几乎没有看到爱情的影子,爱情只是在最后一章或者在最后一页才展现了它的伟大的模样。
不知道作者写作的意图是什么,我至少认为读者搞错了“爱”与“性”的区别,或者“情爱”和“性爱”的区别。书中应该只有一段是接近爱情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情。其他的能算是爱情吗?又怎么来的“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这样的结论。
相反我倒认为本书与《红楼梦》有些接近,爱情只是一个引子,书中自始至终透露着社会的腐朽,全部都是沉重的叙述,人们在一个不安宁的社会迷茫的生活,只有“阿里萨”自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也许这已经超越了爱情的范畴。
大家大都注重书中爱情的成分,但是忽略了爱情的前缀“霍乱时期的”。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背景或者社会背景,我认为这才是作者文字背后的深意,甚至可以理解为“混乱时期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很好回答也很难回答,爱情是纯洁的吗?爱情是高贵的吗?是吗?不是吗?
爱情是每个人美好的向往,但她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对爱情的追逐是每个年轻人必须的功课,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失败的例子。
爱情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放大。进而有很多人迷失其中,为了爱情可以放弃生命,可以放弃孩子,可以放弃父母。爱情还有爱吗?
细想起来《霍乱时期的爱情》在今天确实还有读一读的必要。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再为温饱而犯愁,古人云“温饱而思淫欲”,现在离婚率的上升就是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婚姻自由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爱情,那么他们追求的爱情是什么?曾经的婚姻不是因为爱情吗?为什么又会轻易的背叛了他呢?
归根结底是现在的人已经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坚持和坚守,变得浅薄而善变,或者说有很大的放纵的成分。
“阿里萨”追逐的是爱情也是梦想,有不甘更多的是不弃。即便如此他也曾沉沦和颓废,但至少他还是在最后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努力争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现在正在追逐的爱情,现在拥有的爱情是自己想要维护至生命的终点的吗?我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吗?
爱情是美好的但终不是生命的全部,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