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和作者李亮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我做得比人家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最大的相似点之一:我们都是老师。只不过我是小学老师,李亮是以航空服务为专业的职高学校的老师。我从教22年始终没有当过班主任,李亮当老师11年后终于当上了班主任。
最大的相似点之二是:我们都喜欢写作。只不过我是业余的,人家李亮是专业的。我经营自己的博客六年,我也给我的学生写文字,充其量就是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而已;而李亮是大陆新武侠作家,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出版好几本书,拥有读者众多。
所以我是怀着非常虔诚的心来读我的这位同行写的书。
我觉得这本书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特点之一是“真实”:真实地反映了职高学生的在校生活:军训、理发、出操、运动会、打架、恋爱、班委会、学生会、社团、实习、篮球比赛、听课、迟到、退学、分流......与此同时,作者也在尽量真实地面对自己,尝试着去接受一个不那么好,但是够真实的自己。
特点之二是“感悟”:作者尝试着去写下自己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的真实感悟,这些感悟其实来自作者的思考。我自己平时也爱瞎写,所以我觉得不断写作的人,就是促使自己不断地思考,对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都能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因为我本人也是教师的缘故,所以我对于作者的某些感悟非常地感同身受,下面列举几例:
例1:当作者辅导学生朗诵的时候,他感叹:“这才是语文的学习方式啊。大声地去读,认真地去读,去把自己投入到一段文字的节奏和作者的情感里去,用身体直接去与思想产生共鸣。”
我在孩子结束中考的这个暑假,居然也用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我和孩子每天大声读中文的《红楼梦》和英文的《哈利波特》,每天孩子都说读得口干舌燥,我也像作者一样真想大声高呼:“这才是语文的学习方式啊!”
例2:在学生们参加了一次他们觉得很无聊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班会上展示照片,同学们居然笑得前仰后合,作者又有了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人的记忆,有时候就是这么乐观。那些痛苦的、无聊的事,也许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八成、九成,令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不那么轻松。但奇妙的是,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去回想的时候,却往往只记得剩下的那一成快乐的事,这令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意义。所以,我们要去勇敢地尝试更多的事啊。即使当时觉得无趣,觉得麻烦,但只要咬紧牙关做下去,就可能会收获到此前从来没有期待过的财宝呢。
这个观点,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我平时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跟朋友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总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例3:当作者带着学生参加比赛,终于突破了“千年老三”而获得了一个二等奖的时候,作者有了这样的反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付出,也许永远都不能得到最满意的回报;我们的心意,也永远都得不到最正确的回应。......甚至当我冷静下来,我要想的是,我的判断真的那么准吗?我的喜好就一定是对的吗?我所忽略的那些传统和正统的东西,它们的价值,我又理解了吗?我和我的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东西可以学。就像是野草在发芽前,根系先在地下铺开;快刀在离鞘前,锋刃都隐藏在黑暗里。失败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东西:没有负担、从头再来的勇气和痛定思痛、越挫越强的经验,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来。在做到真正的第一名之前,在无视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之前,在我们的实力能够克服更多的理解偏差之前,我们也许可以把名次看得更轻,把胜负心都抛诸脑后,而不妨先来享受这一切。
说实话,这样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很多,自以为很棒的文章不能获奖,自以为有创意的演出名落孙山,自以为学生喜欢的教学设计被人质疑,内心的失落是有的,缺少的却是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思考之后的云淡风轻。
例4:当看到作者和学生们一起在喜马拉雅上建立了一个“大脸狗电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人和我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仿佛遇到了知音一样。我也有个电台,名字很俗,就叫“伊老师读书给你听”,我读书给我的学生们听,甚至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送给了学生一份别样的声音礼物。
例5:在反复录制一节公开课后,作者有了这样的感悟:学生们也许是为了学习之外的事——情义、荣誉感、从众——而在认真“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而令他们不断重复,不断练习,居然真的让他们学进去了。就好像不断敲打一块石头,虽然漫不经心,但敲到九千九百九十九下的时候,石头终于裂开了。
对于那些演出来的公开课,我一向也是觉得很假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学习呢!
例6: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有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每个同学的声音,都留在这个节目中。于是全班同学都认领了《青春好似大脸狗》的章节然后进行朗读录音。说实话,这样的事情我也做过,我让学生读书录音,然后有专门的家长志愿者进行收集整理,我说:“等将来他们小学同学聚会的时候再听!”很多家长都觉得我是个有情怀的老师。
例7:当作者因为对某些同学关注不够充满忏悔的时候,他又有了如此的感悟:很遗憾,老师终究不是太阳,无法照亮和温暖每一个人。但生命归根结底,是独属于每一个人,快乐与幸福终究是要由自己来争取和创造的。作为一个不那么成功的老师,唯有尽可能地在后面默默陪伴,并希望他们扯鼓夺旗,撞破心墙,能更早地走进自己的阳光里吧。
这段话也许对于因为学生的不成功而内疚的老师,因为孩子不成功而自责的家长触动很大,会让他们因此而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吧!
例8:在历时两个月的听课折磨中,学生们的规范居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于是作者的脑海中忽然浮现起这样一句话:那是很久以前,一次教师的业务培训上,一个专家提到一种班主任省力、省心的治班之法:跟着全校、全市的大风气,对学生提出要求,强化管理。
从这个角度看,跟风没有什么不好,从这个角度看,日常教学中来一些“听课”“督导”等活动,真的对教学有所促进呢!“无须扬鞭自奋蹄”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需要督促的,这就好像家里的卫生需要有客人来的时候才会彻底打扫。有些事情需要一些外力才能完成。
例9:当他们要拍摄的电影《长恨歌》最终无法杀青的时候,作者感悟:行百里者半九十,开始一件事总是很容易,而完成一件事,却总是很难。流过了汗,付出了辛苦,最后能够有收获的,却永远只有很少很少的人。
那么我们能不能坚持一件事,去做那很少很少的人的一部分呢!
......
也许我的内心深处也是想出一本书的,我写我和学生们的故事,每教一届学生,我都给他们写作,然后尘封在一个U盘里,让某个家长在他们大学毕业后聚会的时候再拿出来;我写我家三口那些事,每到年底,就花大约10元钱打印装订,然后自己有时间的时候还会去配些插图。
所以我很羡慕作者李亮,写了这些故事,就有出版社给出版,有那么多的读者去读,而今天,这本书又幸运地来到了我的手里,竟然还让我有了很多感同身受的思想。
如果我的这篇读后感能被作者看到,我想说:
谢谢你这样真实地写作,还原教育一个原生态的场景。
也祝愿你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