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心

作者: 默心2023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21:20 被阅读0次

“于事事物物上穷理”,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起初。

一个人的内心态度如何,对于学习、认识、掌握事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件事只有在心中形成精确、清晰的意象,一个人才能把这件事做得好。

以今天的心理学观点来看,“格物致知”,是指通过修养身心,认识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类似“灵感”的认识能力。

拥有这种认识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处理当前的问题时,一个人的心灵能够摆脱自我意识的干扰,以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在一种客观的状态中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得出最佳的答案。

相关文章

  • 身心同修

    【早安】 为什么古圣先贤强调既要修心也要修身,要身心双运呢? 为什么现代西方心理治疗也提倡同时从【心理与身体】两个...

  • 生活即禅修 禅修即生活 :注重前行和收功,禅修和生活才不会粘黏

    学生: 我想通过禅修让身心放松,但是禅修时,越是关注禅修目标,身心就越紧张,这是为什么? 无垢菩提: 并不是越禅修...

  • 身心的修练

    (妙真语录) 人生在世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修炼,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完成生存的使命,有来有去,回归本源是一种必...

  • 2019-01-29【身心脱落、脱落身心】

    “身心脱落、脱落身心“是禅修的两个层面。 “身心脱落“的人未必能“脱落身心”。但“脱落身心”的人,却一样能“身心脱...

  • 晨跑

    晨跑, 磨个性, 修自律, 养身心, 须久已。

  • 《四修书论》

    修心<>心是恶源:息心就是息灾,心若轻浮时,要安心向下。 修身<>身心自在: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修体<>体解大道:...

  • 身心一起修

    不打坐,不念咒,不静心,就依靠知识就 能使小我投降!心身得到解脱嘛? 知识还要有善知识。 不寻自性,不内找,处处外...

  • 身心同修,方得健康

    一方面,百病从心生; 另一方面,养好身,心自安! 身心是相通的,中医理论里,五脏是有自己思维的,而且分别主宰着人的...

  • 身心同修,自主健康

    非常美妙的机缘,我有幸能够成为张其成教授国学传播工程的一名学员,跟大家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学习自主健康。 第一次听张...

  • 入世修行

    入世修行,即在红尘之中修行,修口、修耳、修心、修行、修眼等等。修行即自律,道法自然,改造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和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身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ky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