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今天是传说中的520,应该说点甜蜜的话题,但是前几天去看经纪人小姐姐的朋友和她先生的过程,一直让我愉快不起来。一直想还原一下,这位的朋友和她的先生在患病前后经历了什么,也给还很健康的各位一点参考。
经纪人小姐姐的朋友,我们就称呼他们为A太太和A先生吧。
引言
因为经纪人小姐姐的推荐,我在A太太的公司讲过一个关于健康医疗的专题培训,用我几年前的一个病人的案例:病人是体检时查出肺部毛玻璃样结节,进一步检查是左肺腺癌,然后一系列的治疗……那次讲课,A太太很认真的听了,还做了很多笔记,同时也把我的课,推荐给了她先生的公司,我给A先生的公司也做过两次内部培训,只是机缘不巧,一直没有见到A先生,但是A先生听下属的回馈都说我讲的非常好,估计着A先生的信任,就是从下属的只言片语中建立的吧。
起因
4月底五月初,A先生去医院做检查,检查报告上清楚的写着“磨玻璃样结节7mm”,同时报告上写着12个月以后复查。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dd7b1966fa46bad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a8e919cd5996a757.jpg)
检查的医生意思说,问题不大,不放心可以一个月以后随诊再来拍个片子。A太太记得我说过毛玻璃样结节是不太好的东西,她很不放心,直接把报告和片子发给了经纪人小姐姐,由她转给了我。我虽然不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专家,但是多年的肿瘤研究经验告诉我,这个阴影,不太好,我们临床上8mm是个临界值,超过8的,建议手术拿掉。小于的,可以穿刺看结果,但是低于8mm的穿刺的难度很大,我建议狠一些,直接切掉,再切片看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A太太又去问了她上海胸科医院的医生,医生直接告诉她就是癌症,直接做手术 。
A太太立马带着老公去了上海胸科医院,当机立断的去做了手术,手术现场,快速切片的结果是恶性的,拿掉了整个右肺中叶,手术其实很成功,出血量也相当小,三天时间,他们就顺利出院了。可以说,他们非常非常幸运,早发现,早治疗,他们都做到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一个片子,一个报告,为什么我们三个医生的诊断和看法也不完全相同?
其实评判一个医生水平的高低有三个要素:1. 诊断,2.手术能力,3.术后用药。比如我不是呼吸科专家,肺部疾病的诊断上自然不比那位上海胸科医院的医生,他一眼就判断这是癌症,说明经验的丰富,我只能判断这个情况不好,建议切了,但是就这个案例来看,我显然还是要强过那位看报告的医生。
所以其实早发现,早治疗的前提除了定期体检以外,你还必须有好的医疗资源,不然真的有可能会出现小病变大病。
但是A先生太年轻了,37岁,正是男人的大好青春年华,而且他还在一家公司任一把手的职位,这样的打击,往往精神比身体更大。A说她先生自从被告知切片是恶性的,整个人的精神都不好了,像垮了一样,她虽然理解,但是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让先生走出来。
经纪人小姐姐来找我,希望我跟她一起去一趟,我半开玩笑地和她说:从来都是病人上门来找我,可没有过我上门去看病人的哦。她说:在病人面前,从你的医生角度剖析病情,是用你的专业,这个角度说,确实应该是病人找你;但是换个角度,你现在讲课这么受欢迎,都要感谢A太太他们给了你机会去讲,我才能帮你不断提升,现在人家很需要你用医生的专业和理性帮他化解一下心结,重新树立信心,所以你带上你那些研究的报告,跟我走一趟吧!
显然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去的,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彼此已经不是甲方乙方,是相互信任、支持的朋友。去,是我作为医生想帮他们的心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7a671e1cad25888d.jpg)
经纪人小姐姐是个奇妙的人,总能轻易让我做出尝试,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苏州行,第一次跨越城市,去看一个不是我病人的病人。
相会
A太太到车站来接我们,一路上跟我们讲了A先生从去年12月身体不舒服开始检查,发现肺部有炎症点,A先生开始吃不下,睡不着,焦虑,两个月前都没有这样的结节,结果现在突然一查,结节就这么大了。A太太说好奇怪,怎么突然就变成这么大了……
☞这里也跟大家普及一下两点知识
TIP1:关于癌细胞的生长
癌细胞不是一天变成的,肿瘤也不是一天长大的。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还有一种细胞叫异型细胞,这个异型细胞既可以重新变成好细胞,也可以转成癌细胞,这个取决于我们人体的免疫力,像A先生这样,吃不下,睡不着,免疫力一定是下降的,那么异型细胞转向癌细胞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日常生活中,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TIP2:关于癌细胞的检出
我们的检出手段目前还没有那么先进和发达,很多人把基因检测跟癌症检查等同起来,其实不是,基因筛查我们且不论准确率,即使准确,也是一个风险概率,不代表现在有没有发病。一般的肿瘤指标也无法检测出初期影像微小的癌细胞,所以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
到了医院见到A先生,他正在挂水。我看了他之前和现在的病历,确实,心病比身病更需要医生解决。但往往因为医生真的很忙,每天面对无数这样的患者,没有时间和精力跟病人一对一的做详细解释,所以病人往往因为未知而恐慌,接着就会发生我们医生最怕见的一幕叫做:看病找百度,自己吓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7aeede72252ce00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e398d8947bb753b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b8f8eb61081bfa4a.jpg)
一个良好的沟通,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误解,有时可以解决医患矛盾于无形之间。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
这样的病人其实两个心魔:
☞ 第一:他想知道他体内的癌细胞是不是已经被完全清除,有没有转移。
☞第二:他想知道会不会复发,知道有没有好的控制手段。
方案
第一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我建议他们等25号病理活检拿到一周以后,做一个PET-CT,就可以排除全身转移。因为A先生发现的真的很早,还是微浸润状态,理论上来说,还没有穿透浸润到基底层是不会发生转移的。(前提,这是个原发灶,不是转移来的,因为肺部的血供太丰富了,所有的血液都在这里进行交换,肺部的癌症很容易转移,别处的癌细胞也容易被带到这里种植)所以PET-CT做出来的结果应该可以证明目前体内没有癌细胞,打消他的一个顾虑。
第二个问题其实牵涉的面比较多。理论上讲,手术成功,病灶切除,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能100%保证体内一个癌细胞也没有了,或者说体内不会再有新的癌细胞生成,因为患过癌症的患者,已经证明比其他人群易得,因此术后的免疫力恢复以及持续抗肿瘤就会非常重要。
因此针对第二个问题我给到的A先生的建议是:
1.补充营养(可以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
2.增强免疫,
3.适当运动,
4.放松心情,
5.积极清除体内自由基。
增强免疫和清除自由基属于比较大的话题,咱们下次再说。今天关于补充营养这个话题稍微跟大家解释一下,因为在跟A太太和A先生的沟通中,发现大家对于补充营养这件事,还是存在蛮大误区的。
TIP3:关于补充营养的四点注意
❶成分不等于含量,不讲含量去补充,没有意义。
❷吃进嘴里不等于“活”在胃里。很多营养物质在胃液的强酸性环境里就被破坏分解了,能到我们小肠的,寥寥无几,所以胃肠液的稳定性也要考虑。
❸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好坏,也决定了营养补充的效果。所以同样的东西,每个人的吸收程度,效果反馈会不一样就在此。
❹属于个人喜好:个人一直认为纯天然,植物营养的,好过人工提取及合成的很多东西。
除了日常我们熟知的润肺的梨子、银耳、我还给A先生推荐了一款,我的医学院小伙伴做科研纯天然水果原浆,不仅对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报告证实它的抗癌抗肿瘤的功效,对于清除人体自由基也是有相当效果。为了避免半专业型文章里有推销的嫌疑,我就不说是什么了,等上市以后再介绍吧。
(截图是发给A太太让她给先生看的文献,我相信大多数男同胞对于数据和证据的信任度,好过言语的描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3f5f3bf4d2fdd0a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87cfc76dbeec5647.jpg)
A先生在了解完相关病情及康复的资讯以后,明显人也显得放松了许多。希望他能战胜心魔。(盗用一下江小白的这个文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745840c22ce24aec.jpg)
- 别在自己的星球,成为自己的“心囚” -
我内心希望着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真正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让去医院的人越来越少,生了病的人越来越好。
我是Dr.zhu,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健康知识,或者病情想咨询,欢迎添加我的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755/07144baee98a477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