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了两个小时的B站,一个接一个的搞笑视频张牙舞爪的举着自己的封面往我眼前凑,让我想起《千与千寻》里的侍者们去给无脸男进献吃食、换取黄金的样子。
我也觉得自己像无脸男,看再多眼花缭乱的视频都填不平心里的空缺。苦闷和空虚反而被喂养的更加臃肿且畸形,它们挤占着身体的指挥权,疯狂地吞食视觉献上的祭品,最终变成满身泥泞的怪物。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这一幕反反复复的上演着,人变成怪物,怪物再变成人。
短短几十秒,全部的注意力尽数没入其中。高浓度的情感片断宛如巨浪一样打过来,那一丝清醒的细弦像在大海里漂浮,无所依凭,被随意推高打落,放任自流。头脑不断吸摄着悲喜凝成的蜜露,贪享转瞬即逝的刺激,却在万分之一秒的缝隙里记起真实的人间,痛苦猛烈地炸开。可也就一刹那的犹豫和真实。让嘴角卷起笑意的几十秒显然更舒服,更轻松,何必非要回到满目疮痍的人间呢?
时间十几秒十几秒的消失。我开怀的笑着,真实的苦闷着,尴尬的捱着。一个个记录时间的碎片却织成时间的陷阱,罩在头上,蒙住眼睛,封死耳朵,结成一枚与世隔绝的茧。世界既安静又喧闹,我感受着一切也对一切麻木。没有停歇,随着无脚鸟落地的那一刻,才能终结。
我不能指责谁,不能归咎于谁。这个“谁”也包括我自己。要知道,两个小时的蹉跎归因于一瞬间的起心动意。凡人怎么做得念念清明?而且重要的也不是自责,而是真真正正、心底而生的悔过。就像人无需回头,走错了也不用回头,调转身体,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进,就可以了。
再说,背着自责的重担,脊梁骨也会被压弯,还怎么抬头挺胸的做人?而随便折腰的人生过起来又怎能快意?我为天地父母折腰,为朋友爱人折腰,为春天里的一朵小花折腰,哪怕是冬日里的一片晶雪我都愿意为那点纯洁折腰。但人不能因为一个念头的过失就折辱自己,不能让自己萎缩在内疚的铁壳子里藏匿一生。
折了脊梁骨固然不可取,屡错屡犯的愚痴更可恶。所以,我觉得悔过这个词甚好。先是要人们去悔。后悔的滋味是恨不得往自己脑瓜子上咣咣拍两砖,再钻进土里,像鸵鸟一样不听不看,当自己死了一样。这是要人记住犯错的难受。正因为难受了,才想弄清楚原因,里里外外自省个通透,把错根刨将出来,曝露在阳光里,看个明白。连根须子都数清后,再没看的必要和心情,事也就翻篇儿了,过去了。
几十秒弹指而过,几十年也是弹指而过。所谓人生如逆旅,人人都是停不下来的旅人。惊鸿一瞥也好,刻骨铭心也罢,风景总会有流逝的那天。我宁愿潇洒一点,既受得起激荡于四肢百骸的喜怒哀乐,也忍得了悬浮于空旷心海的寂静沉默。一悔一过,了无尘埃,何尝不是一种潇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