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

作者: 米米兰妮 | 来源:发表于2024-01-18 09:49 被阅读0次

《资治通鉴》选用魏文侯选取相国这件事情,引出了识人用人的五点原则。这五点历来都为人所称道,放在现在仍然不过时。

“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

居则视其所亲

日常生活中,要看这个人喜欢跟什么样的人来往,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

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于外部世界,所思所想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周围人、周围事情的影响,一个人身上往往会有其他人的印记,也就是西晋傅玄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长期跟特定的人交往,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甚至我们自己也会完全意识不到。

富则视其所与

富足的时候,要看这个人对其他人的赠予行为,看他借助于财力结交什么样的人,以及将钱财花在什么地方(事实上,前两者都是花钱的行为)。

花钱很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品格、眼光、见识,尤其是在富足的时候,因为富足时候花钱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富足的时候花钱更能够表现出本心。

花钱类型是享受类、品质类的消费,或是投资类、社交类、慈善类的支出。透过这些花钱的方式,就能够在某种层面看出一个人内心重视和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达则视其所举

显贵的时候要看他推荐什么样的人。推荐人才首先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眼光,要有识人之明,能够看到人的闪光点。同样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格局。

这里就要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公叔痤,虽然知道商鞅很有才华,因为担心取代自己的权位,而不向魏惠王举荐,等到临死前才推荐他。范雎给秦昭襄王推荐的是郑安平、王稽,这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才华,但是对范雎有恩,最后两个人都误事了。说明他这个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

穷则视其所不为

处于穷途末路或者危难境遇的时候,要看一个人有哪些事情不会做。在危难和困境的时候,往往能够看到一个人更真实的一面。穷困的时候,原则通常变得不重要,人们会铤而走险,狠狠赌一把,或者出卖别人的信任、或者低头哈腰,因此困难时候能够坚持原则、守住底线的人就难能可贵,也更值得交往。

层次高低的因素

决定一个人层次的因素表面来看是他的地位、权力和财富,但其背后所反映的却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个人阅历、眼界格局、价值观等。

越博学的人越觉得自己无知,越无知的人反而越自大。层次越低的人,往往越是傲慢自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达克效应。

自尊心和自卑感其实是一对“双生子”,在心理学上,大多数自尊心过强的人,往往背后都隐藏着浓烈的自卑感。因为自卑,所以敏感脆弱,才会对他人的看法无比在意,表现在外就是自尊心很强,受不得批评,玻璃心。

高层次的人更保持情绪稳定,能坚持做事情,不会轻言放弃。


人不可貌相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不一定和外在相符,不要单纯从一个人的外表判断他的为人。

往往长得最正派的人,做事也最不正派;相反,相貌普通的人,内心可能最正直善良。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要一厢情愿地把别人想象得如何高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好。遇到“主动送上门”的人和事,一定要心中有数,如果对方的行为逻辑说不通,那就可能图谋不轨。保持必要的防备心理和判断力,才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明辨利弊

每个人都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甚至不惜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段。处理人际关系时,既不轻信他人的“好意”,也少依赖所谓的“知己好友”,才能避免受损。

防微杜渐

很多事情都是从细微之处酝酿,最后成大祸。生活中,对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也不能掉以轻心。亲朋好友间的一些小误会,及时解释通顺好过事后大吵一场。

很多事情的剧烈反应,都是因为长期压抑积累的结果。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细节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疏导,这才能避免事情失控。

保留神秘感

让别人猜不透,看不透,打听不到你;该立人设的时候,就不要犹豫;虚虚实实,才能让别人谨慎对待你。

有原则有底线

进入一个圈子,从一开始就要有原则。当你有原则,有底线,态度强势的时候,周围的人就不敢轻易欺负你。如果你总是妥协,你会成为“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明着关心你,实际上套你的话。“高手”擅长调动你的情绪,对你表示关心,职场小白更容易被迷惑。

保留神秘感,让对方看不透。过早暴露底牌对己不利。

没有平白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需要警惕一上来就对你无比热情的人。

警惕挑拨离间

跟你吐槽某个人,会导致你对那个人也下意识产生了“防备心”;最应该警惕的是“对你吹耳边风”的人。这类人往往别有目的,借你的刀,让你跟对方产生矛盾。

例如,某人经常在他面前吐槽他们的上司,先挑起话题,然后引导对方在背后说上司的坏话。而这一切,都被同事录了音。随后,同事匿名把这些“证据”都发给了上司。

诋毁你,或者跟上司“打小报告”诬陷你,到处传播你的谣言,试图抹黑你;往你身上强加一些标签,背地里对你指指点点。

“表面乐呵呵”,看上去跟你关系和谐,背地里,他想尽一切办法给你制造麻烦,抓住你一个小把柄,就悄悄地跟上司添油加醋一番,打你的小报告;在周围的人面前,总是贬低你,指责你;习惯将所有的错误,都怪在你身上;调动周围人的情绪,让大家一起“记恨你”;将别人的错误安在你身上,让大家孤立你,排挤你。

相关文章

  • 识人,识己

    最近在学习《周记训练营》,第13周的课程老师也讲到了认识人。 >认识人是从三观入手,能够全面认识的。与其认识一个别...

  • 识人识己

    我是樊登读书的伊姿,这是我的每天一篇文章之第381天。学习《论语》第五十四天。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

  • 识人识己

    近两日,对识人识己感触很多。 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缺憾是教师本人的社会化程度低,教师本人从学生转化为老...

  • 识人识己

    咿呀呀,给大家来推荐本书吧——《房树人图画心理分析》 本来不想推荐的,推荐了我之前做的事儿就露馅儿了,但是考虑到我...

  • 识人识什么?

    看人方面关于日常,看一个人德才识趣,是简单的方法。 德,品格品性; 才,才能才干 ;识,意识形态;;趣,兴趣爱好。...

  • 识人识事识自己

    人生就是不断的在学会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事理 ➽识自己 ①个人商业模式升级 1.彻彻底底为自己打工和有资格成为...

  • 识人识己识天下(超级识人复盘)

    今天有幸去上了HRPC江老师的识人课,感觉从今天开始,在我眼前出现的人,再无美丑,也无良莠,只有"真"~ ...

  • 识人

    中国人对识人,辩人有很深的理解,古人著有什么识人八法,观人七法,识人术等。说到用人,留人最重要的是要识人。民间谚语...

  • 识人

    满腔家国情怀,敌寇来临或许溜之大吉。 貌似博爱仁慈,也许连小爱(亲情、友情、爱情)都不珍惜。 甜言蜜语暖心入耳,但...

  • 识人

    随笔/文字太轻 未见其人听其声 听其声则辨其言 听其言则辨其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识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wr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