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式有“深浅”
“深度工作,就是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非常专注地做事情,同时最大化地使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这种工作被用来从事创造高价值的活动,或者用来磨练个人的技能,或者用来产生富有独创性的成果。”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指的是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会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这类工作通常不会创造太大的价值,并且是重复性的工作。”
简单理解,深度工作就是需要专注思考、深入发挥技能的工作,浮浅工作就是不需要太专注和投入太多脑力或技能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比如,我需要完成的论文工作就是深度工作就,手工剥花生的工作就是后者,我可以一边跟我妈聊着东家长西家短,一边不停地剥花生,不费脑子不需要技能。包括此时此刻的简书输出,也主要是follower采铜·好书精读电台中对《深度工作》的讲解来进行输出的,算不上深度工作,顶多算浮浅工作大类中的稍微有点难度的lever。
深度工作是当今时代的关键能力
很多大牛都采用深度工作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书中举例的著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著名编剧导演伍迪•艾伦。
平庸和优秀的区别背后,深度工作的方式是重要的一个因素。能够投入深度工作,意味着工作效能高,成果也就会突出。卡尔•纽波特就提出了一个生产力公式: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都是有限的,能不能产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就取决于工作的专注度,也就是能不能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的能力是当今时代非常稀缺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具备这种深度工作的能力,那么就具备了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未来有三种人不会被社会淘汰,即高级技术工人、各行业的超级明星和财富所有者,而前两者能做到快速掌握前沿的高科技工具,能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且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难题时不断积累经验,就是有赖于深度工作的工作方式。
想深度工作和做到深度工作之间还有很多阻碍需要克服
这些阻碍就是自己的本能和各种陋习。
以我自己为例,虽然我自己欣赏的很多大牛也有深度工作的习惯。比如科学家颜宁、著名演员韩雪。身边做事优秀的同事在工作时也采取深度工作。而我自己,之所以效率低下,成果平庸,就是因为无法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和模式。
经常不受控地喜欢不需要运转大脑的浮浅类工作,本能地讨厌需要深度工作的工作。比如更喜欢切菜做饭而不喜欢写论文,比如更喜欢刷微博,而不喜欢读书,比如更喜欢读书而不喜欢搞创作。我觉得可能是基因问题,比如我爸就是这样的人,属于懒笨型的懒。
除了本能,习惯也是重要的原因,习惯是需要克服各种因素改变的,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培养好习惯。以前我甚至懒得做浮浅类工作,现在虽然还没练习到可以自如地进入深度工作,但已经开始由懒惰变得不厌恶浮浅类工作。比如发邮件,简单的邮件可以做,但需要发送报名登记表之类的稍微量大一点、复杂一点的邮件,我就不喜欢做了。
下一步的练习目标就是做到喜欢创造性的深度工作。
我加油!你也加油!
参考资料:《深度工作》:你真的拥有深度工作这种稀缺能力吗?,网易云音乐电台 采铜·好书精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