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63651/2132934f32568a89.jpg)
邮筒,在上个世纪末还有存在感,自从传呼机、小灵通、手机等通讯设备及网络的出现且升级迭代,邮筒边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如今除了必要的公函,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少归少,邮政的信件邮递业务还保留至今,却也因为业务量锐减,昔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邮筒也在大量减少,只有在某些老街道上才会偶尔见到。
忽然发现写信、收信仿佛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以至于猛然间眼前一亮,似乎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却又有种别样的亲切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记得还是刚升入初中的那年,我第一次给在外地求学的哥哥写信。那是我第一次给亲人写信,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写信。从此,写信与收信成了我生活中乃至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今依稀记得,第一次写信时我的心情之庄重感,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先打底稿,修改后再誊写,直到自己感觉满意为止。
要发信了,怀揣着写好的信走进邮电局(当时邮政和电信还没分家,所以叫邮电局)的营业厅,特有的墨绿色给人一种神圣感,正面墙上是主席的题词,“人民邮电为人民”几个大字遒劲有力,熠熠生辉。
印象中营业厅的柜台很高,因为自己当时年纪小个子低,想看到柜台里面的情形还是很费劲的,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勉强看到营业员。
买到八分钱一张的邮票,二分钱的一个信封,心里有点激动。
要装进信纸贴邮票了,来到自助服务台,那里有免费提供的浆糊。
看着别人熟练地糊好信封贴上邮票,我也有样学样,却是那样的笨手笨脚。
用的浆糊有点多,封信口时用力一挤,多出来的浆糊就被挤了出来。慌忙用手去抹,手上、信封上全是浆糊,狼狈至极,只能掏出手绢一一处理干净。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每一次的感受尤为深刻。
当我把信件投进邮筒的那一刻,心中有种莫名的小激动和不确定。这样,我在远方的哥哥就能收到我的信啦?
走几步,回头再看一眼那墨绿色的大头邮筒,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
上大学之后,除了每学期一封家书,余下的就是同学之间的通信往来,颇为频繁。只因那个年代没有其它的通信方式,打长途,发电报,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而言都是奢侈,没什么紧急的事也没必要。
那时候,写信和收信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幸福而快乐的一件事情。
课余时间,每个班里指定的收发员会带回一沓厚厚的信件。同学们安安静静地等候,收发员念到信件的名字,那位同学便开心地像得到了件宝贝,走路的脚步也是轻盈的。信件发完了,没收到信件的其他人意兴阑珊怏怏离去。
往事随风,那段快乐的时光已经远逝。
岁月如刀,我们这代人一晃就老了,鬓角增添了缕缕白发。
感叹于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欣喜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但每当看到邮筒这样的老物件,不由自主还是会激起心湖的阵阵涟漪,我远去的青春啊,就像小鸟一样一去不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