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风景之法——现象学
旅游如果没有事先的研究或者非常专业的人讲解,也就是走马观花。生命的旅游就更不用说了。那应该怎么看风景呢?
100年前有个德国的大哲学家叫胡塞尔的,他发现了一种看风景的方法,叫作“现象学”,当他发现了各种风景与它们流入视野、进驻生命的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甚么意思呢?
震撼他的并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安排的方式,并且在任何时空都按照这种方式来安排。这件事情深深震撼了他。
如果祇看到风景而疏于从中发现意义,那么人类必然陷入困境。意义不都在风景中,而是藏在风景到来的方式上,生命旅行是面向现象的还原过程。
现象学=全部风景的“原始内容”+原始形式
“原始内容”就是你自己的亲历,内在的感受,不是听来的,也不是其他人或社会强加给你的。
原始形式是一种“原初类型”,它不是我们发明的,是本来就存在那里的,所以也把它叫作“先验的类型”。类型就是分类,比如生物从大类到小类,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类”,一直分级排下去,其中每一级的分类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类型来分,“原初类型”就好比是最大的那一级的分类:门。
将自然风景和意识风景一起观察,让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回到最原初,就会发现世界上一切一切的事件,在“先验的形式”层面都显示出惊人的统一。
物质也好,精神也好,当所有事物的分类都追溯到最高一级时,就自然呈现出万物统一的方式来了。
这样,我们不仅保持了灵性的朴素性,也了解了物质的客观性。更加关键的是,依据类型学,第一次产生出了全部的具体性,将以前完全隐蔽的东西、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客观化,融入到这具象可感的世界中来。
一句话,如果你想知道原初的意义,就还原到最基本的形式,这就是超越的、先验的现象学。
由于哲学就是研究形式的最高科学,所以胡塞尔一生致力于创造这种永恒的哲学,并希望以此奠定全部有效的完整科学。
他认为,几千年来的风景都是“客观的科学”做出来的,但是这个科学的基础——哲学和几何——从古希腊时起就已经忽畧了“先验的内容”,祇剩下物质的部分。在100年前的欧洲,最前沿的人们已经发现了这种科学的困境,意识到科学存在巨大的危机。
我们不仅在生命的旅游中看风景,其实还参与造风景,既然过去几千年的造法似乎有些问题,看来我们现在须要探讨一下,到底该怎么修改营造方法了。
其实这里留有一个导演的伏笔!请看。
9���$�~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