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恶”替换成“共情腐蚀”。共情腐蚀的一个原因是人产生了激烈的情绪,比如强烈的烦很、复仇的欲望、盲目的仇恨,或是保护的冲动。从理论上说,这些都是稍纵即逝的情绪,由它们引起的共情腐蚀也是可逆的。然而还有一些更为持久的心理特征也可能引起共情腐蚀。
共情腐蚀产生于人把其他人当作了物品。
一旦共情关闭,我们就完全处于“我”的模式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只和物品产生联系,即使和人产生联系也只把对方当作物品。其实大多数人偶尔都会这么做。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追求自身的关切,他很可能就会丧失共情。
共情腐蚀是在任何文化中都会出现的心灵状态。
缺乏共情的行为只是钟形曲线的末端,它在地球上地每一个人群中都会出现。
我们所有人都位于一条共情光谱(从高到低)的某一点。那些我们称为恶或残酷的人,不过是处在这条光谱上的一个极端而已。根据共情的多少造成的个体差异,我们都可以在这条光谱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共情就是我们放弃了单一的关注焦点,而采取了双重的关注焦点。
所谓“单一”的关注,指的是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内心,自己当下的想法和知觉。而“双重”关注指的是我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别人的内心。从这个区分中立即可以看出共情的功能:当共情打开,我们也会关注他人的关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