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无雪,却是暖阳晴好。蜗居楼室,沉迷临帖习字,顿觉憋闷烦郁,忽想抖音播关山瀑布者,何不抛却书册,去关山看水一回了。
关山有小瀑布,我未曾见过,听说在牛舌堡附近。饭后我一人驱车至水场,见一汉子,遂问路,汉子热情相答,“不远,顺上关山的路行六里,拐一胳膊弯,53号电杆处左拐步行即到。”
进山道路正在重修拓建,牛舌堡土路坑坑洼洼。慢开车,就看风景,山是苍郁雄奇,树木密实挺拔。又在想,这地方为什么叫牛舌堡呢?琢磨不来,又无人请教,大概这里地形或山势象牛的舌头吧,或许有什么美丽的传说呢。
53号。从路边左拐下山路极为泥泞湿滑,我只得手拄木棍仄着身子慢慢下移。早早在半山腰我就听到了轰隆隆的流声,或者哗啦啦,水声清越,穿林而来。我边走边歇,看对面的山势和树木,山峰绵延高峻,郁郁苍苍,树木密林,极有层次,铁青色的是棡树,白俊者为桦树,而油绿者则为松树。山坡上还有毛竹丛,落叶簇簇。阳光在树缝里偷看我。我也就慢慢下得陡坡来。
沟底是一潭清水,我知道瀑布就在附近而不急于看瀑,就坐在水边看这一潭清水。清泉石上流。乱石,响水,哗哗之声盈于耳。水清,清水,水影里我有点眩晕,恍惚我已融进了这水里,浑身透亮。细看,阳光反射的光斑在对面石壁上闪耀,石头上、朽木上是绿森森的苔藓,给人一种幽远古旧之感。循河上溯,脚下湿滑,山藤条向我伸出手臂。在乱石间拐行,听哗哗的水声,看半明半暗的阳光,一个人的山谷我并不落寞孤寂,因为我也曾是山里人,什么境遇没见过。我就是为找一个人的清欢而来的。
嗬,抬望眼,一帘瀑流挂半山!
哗,水声响亮灌耳畔!
眺,白色银珠落石间!
瀑流并不大,从一处峭立的崖槽里奔流而下,奔流,奔流,义无返顾,硬是把这一溪山水流成了一道风景,这就是山水的风光。
甭急,水是要慢慢看的,我坐在一个苍苔遍身的石块上细细品水,细看。山崖上的缺口处有阳光照射,崖根底是一潭旋流,有风凉飕飕的伴着水星,令人生寒;右边悬崖几乎倒立,为层层石块磊砌状,左边则平缓些,岩砂湿滑,有冰挂缀其间。砸碰到底的水潭旋涡起伏,水回漩清冽,如此清幽的意境使我想起了柳氏宗元先生的《小石潭记》来。
细细的水珠湿了我的脸面,我在阴暗溅雨的崖根看水,潮湿的是我的心境,而对面山上的阳光正明亮着。复踩石踅转,从不同角度读山看水,这山水也就装进我心里了。
世间千山万水,诚如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我也看过。然独于关山观此小瀑,何者?不在大小,在于家乡的山水之间,山水之情也。
“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这是李渔的话。这么说来,我就没有了柳宗元在小石潭和《永州八记》里的寂寥与落寞。这山,是我心之关山,这水,是人间少有之清流,我独自来这僻静之地观山看水,不也是得天地之才情吗?
文人喜山水。文章得之于山而悟之于水,不亦雅乎?
有副对联曰“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横批是“云水襟怀”。此之我心境之谓也。
偷得浮生半日闲,观山看水荡胸间。人间清流响耳畔,我心澄明诉笔端。如此,我才可写出象那秋水一样的文章吗?
静听一粒松果落下的声音
在祭天广场北山的松树林里,我踩着厚厚的绵软洁白的松针铺就的地毯,感受到亲如母亲肌肤的温情。松树剪裁的天空一绺绺的蓝,树们亲密着,绅士一般,我也成了伟岸的一棵松。干脆坐在软绵绵的松针上,静静的看树,想心思。山林掏出我的少年野兔、花豹和青年山鹰。一只美丽的山锦鸡觅食于山间,山鸟的脆鸣远了。
林间轻风过,松针纷如雪。一粒松果的坠落轻轻的,悠悠然飘下来,仿佛来自我少年的时光,却重重的砸在我的心上。有一只灰色的、机灵的松鼠从我身旁窜过,满眼惊喜的扑向那粒刚刚坠落的松果。
我在静静瞅着松鼠的尖喙在啃咬松籽,松鼠转动着滴溜溜的眼睛,我却乐得偷笑了。
阒寂的松林里只有我独坐。松风,以及风里的香气,松果,以及陪伴我的松鼠。就这样,我在松林里呆了多个时辰,好象时空凝固了一样。林中有我,我见证了一粒松果优雅的坠落,和一只松鼠做了心有灵犀最要好的朋友,想起了“松风煮茗,竹雨谈诗”的句子,然后就心平气和、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2022年11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