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川剧《双八郎》整体来说蛮好看的,特别是武戏部分,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次现场听川剧,莫名觉得很好听,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八郎哥哥文武双全,魅力无限!众配角也是表现出色,可见四川省川剧团综合实力不俗!
再说看戏过程中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的一个问题:纵观全剧,纵然也表现了杨门忠烈,但杨八郎与佘太君的母子深情是全剧的最主要的感情线,也是全剧的感情基石。
佘太君对杨八郎舐犊情深,所以临行拜托杨老令公要多多包容这位收养的幺儿,自己亲生的七位儿子反而显得摆开一边了。
杨八郎对佘太君、对杨家也是极具深情,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杨令公要赶他走,他三番两次苦苦哀求希望能留下来。(2)杨八郎被赶走后不回自己的原生家庭,而默默在山岗上关注战事以图暗助杨家。(3)杨八郎中了毒镖,临死前还要面朝宋土跪拜远在京城的佘太君。
以上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剧本的确在不遗余力地体现两人之间的感情。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感情?只有明明白白地交代了这两人母子深情的缘故,上述所有内容才让人信服并感动。否则以正常的人类情感来说,母亲一般会本能地偏爱亲生孩子,佘太君为什么对收养的杨八郎格外关爱?杨八郎的亲生母亲还健在,他为何反而对这位养母情深似海?
这就是我看戏的困惑:
(1)八郎是什么样的机缘被佘太君收养了?如果佘太君对杨八郎有救命之恩之类的收养机缘,那么八郎对佘太君念念不忘倒也说的过去。可惜,剧中没进行铺垫说明。
(2)收养了多久?这点很关键,如果是从小收养,一直带到大,两人感情深就会很有说服力。但我看戏中八郎还记得偏远老家的位置,对自己亲弟弟擅长镖法也很清楚,基本可推断他入杨家年纪不会很小……再观杨老令公第三场对杨八郎的态度,也不似有收养多年的深厚情感……
(3)佘太君对杨八郎的恩情有多大?我看剧中只是交代了佘太君教八郎兵法之类的,个人觉得这样的恩情程度完全不够。毕竟八郎亲生母亲还在,这得多大的恩情才能让他临死拜养母而忘生母!杨八郎既非从小丧母而渴望母爱,也非无有亲兄弟而渴望手足之情,他到底在杨家呆了几年也未得知,那他到底为什么对佘太君感情这么深?
综上就是我的困惑,因为从剧中找不出两人情深似海的令人信服的缘故,我看佘太君格外关爱八郎、八郎不愿离开杨家、八郎临死拜别佘太君等情节,心里总觉得杨八郎的种种反应都“情过其实”,显得略带矫情……
这又让我想起了越剧《血缘恩仇》(以下简称“血缘”),这部剧让《双八郎》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
血缘讲了“收养的儿子最后斩了养父”,所以它第一步要做的必然是让养父对养子恩情很大,养子对养父母感情很深,只有这样,养子最后要斩掉恩父时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才能出来。所以,这部剧很明智地在第一场就把收养的经过明明白白地交代给观众,并对恩情进行了充分铺垫,为接下来的戏剧大厦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简短看一下血缘里的养子交代收养机缘和铺垫感情的这段唱词:
“孩儿我自幼亲属亡,孤身流落在街坊。饥饿饮水跌下河,蒙老父舍身跳水救回庄。收养教读作螟蛉,培育儿成状元郎,欧阳孝肝脑涂地难报答。”
从这段词中,观众明明白白地获取到关于收养机缘的重要信息,还真真切切地看到养父母对养子的救命之恩、养育之恩、栽培之恩,恩情能到达这种程度,后面养子斩父的愧疚、矛盾、痛苦之情才显得如此地符合普通人性,才能为观众接受和引起共鸣。
同理,《双八郎》要想让观众接受第三场、第四场中八郎对杨家的依恋、临死拜母等设定,还不觉得杨八郎情感的突兀,最好也能吸取血缘这点做法,在第一场就明确交代佘太君收养杨八郎的经过、杨家对八郎的恩情(而且还必须是足够大的恩情)、杨八郎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拳拳报恩之情。
以上是个人浅见,如有偏谬之处,还望海涵指正。
另:希望川剧院以后能多多来汉演出!让武汉观众能有更多机会感受川剧的魅力!
川剧《双八郎》观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