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想法,突然想成为一名专职作家,以写作为生,万幸没有实现,否则可能又是要把理想误会了,现在想想当时的目的是不那么明确,只是简单的觉得表达自己就好,也可能是对写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
当时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在高一某天下午的语文课上,当时是在讲评考卷,作为当时的课代表,我自然是最高分,所以自然在与老师的对话中会有有恃无恐的感觉,当聊到作文时,不知是怎样的慢慢的小失望累积到了那天我近乎让老师奔溃的发言,在老师问到关于目前作文考试的命题和写作方式的理解是,我真的说了我心里的话。大致意思就是,我觉得这一切都很假,很假的三段论,很假的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很假的内容,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代名词。老师当时面色大改,将我痛骂一通,末了又表达了对我这种思想的失望,可能她本以为我的发言会符合高考大纲吧,但是很可惜当时的我可能和这个叫大纲的家伙不熟。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有些矫情,已经拿了高分又何必搅得老师心情不好呢,大家心照不宣何不更好?毕竟,还是太年轻。如果是现在的我可能会回答的标准写吧,不过到现在我还是感谢那个下午以及那个问题。至少自此以后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有了两个我。
现在依然会不时的写些我自己想写的,写给自己看吧,因为可能在某个时间点看以前写的东西的时候,自己就会毫无防备的成为自己的读者,而且还可能有机会去分析一下案前文字的作者。
最后,可能写些文字什么都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