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版权所有,文责自负 )
“历代兴亡亿万心,圣人观古贵知今。古今成败无多事,月殿花台幸一吟。”“考据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献当今。闲吟不是闲吟事,事有闲思闲要吟。”
晚唐诗人周昙在咏史诗集前写的这两首“序诗”明确提出写咏史诗的目的是“献当今”、“观古知今”,手段是“考据”、“闲思”和“剪裁千古”,可谓深得咏史诗之精义。那么,到底什么是咏史诗,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一、咏史诗是诗与史联姻的产物
要回答什么是咏史诗,首先要了解一下咏史诗的形成过程,而要说明咏史诗的形成过程,必须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学与历史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不论是从客观的历史内容来看还是从人们主观历史意识的发展看,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既是文学最早表现的内容,也是历史最早表现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文字出现以前及出现后最初的一个时期,文学和历史是没有什么分界线的。在文字出现以前,这些神话传说从历史角度看,就是自发的历史意识,从文学角度看,则是原始自发的文学萌芽。
文字出现后,那些关于氏族社会英雄人物的故事,诸如治水耕稼及氏族部落里的原始战争等被形成文字。如《国语·鲁语上》载:柱,是烈山氏的耕稼英雄;弃,也就是后稷,是周人的始祖,二人都是农神。再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黄帝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大战的事。文字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学与史学的发展(当然当初的史学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史学),先民原始自发的历史意识在古代史官的推动下,逐渐转变为自觉的历史意识。据《礼记》周礼》、《汉书·艺文志》等记载,古代的史官名目繁多,而且分工细致明确,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别,太史掌握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西周到春秋时期周王朝及各侯国先后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史官,如周王室的史伯,齐国的太史、南史,楚国的倚相,晋国的史墨、董孤等,他们以杰出的史学才能写出了各自的“国史”,用以编年记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尚书》和《春秋》。
从春秋战国之交到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从强烈自觉的历史意识发展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这一转变主要表现为《左传》和《史记》等史学专著的出现。至此,文学与历史才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创造和完善了自身的发展规则,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是应该看到即使是在这个时期,文学和历史仍然是紧密联系的。《史记》就是明证。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传记文学的典范。而除了史学专著以外,其他文学体载,如散文、政论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广泛地反映着与历史有关的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一种新的文体,即论赞。在长篇的本纪世家、列传之余,他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作出评价。这种论赞的形式被后来的史学家班固所接受,在写作《汉书刑法志》的时侯,他在用史论的形式加以评判后,写下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咏史》诗,盛赞了弱女子缇萦为救父亲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风范,至此,咏史诗开始出现,而后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综上所述,咏史诗是历代诗人以历史有关内容(诸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陈迹)为题材创作的诗歌,是诗与史联姻的产物。一般来说一首咏史诗大致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用精
炼、简洁的语言概括有关历史事实。例如卢谌的《览古》诗,它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依据,对“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典型事件作了回顾与描述,而较少议论之语,几乎就是(史记》本传的诗体化。其次,要对经过剪裁的历史内容有所评论。如针对秦穆公用“三良”殉葬一事,王粲的《咏史》诗开门见山作出如下评价:“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对“三良”,则给以盛赞:“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第三,在叙述历史并作出评价之余,往往还要结合自身的遭遇以及社会背景等抒发个人的感慨,以达到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的目的。如陶渊明在《咏荆轲》诗的结尾这样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敬仰与钦羡之情。当然这三个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笔下是各有侧重的,一般来说班固到左思之前的咏史诗侧重第一个因素,而左思及陶渊明的诗则侧重于第三个因素唐代的胡曾周昙等人的咏史诗则侧重于第二个因素。总之,咏史诗的形成与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是在经过人们的历史意识由自发到形成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并且出现了比较典型的史学专著之后才出现的。
二、咏史诗的源头及其发展脉络
正是由于文学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当时许多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历史题材,如果这些文学作品的体栽是诗,那么它就可能是咏史诗。而《诗经》中的某些篇恰恰具备了这个特点。据考证其成书年代大约在春秋中叶,那时候,我国史学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其中的《大雅》和《小雅》的一部分,甚至连《国风》中的一部分都具有咏史诗的性质,它们大体上反映了周王朝的兴衰史。如《公刘》、《生民》、《绵》、《皇矣》、《大明》等描述了公刘、后稷、古公亶父所创基业,王季继续经营直至文王、武王的武功;《下武》、《假乐》等歌颂了成康以下的升平时期;《崧高》、《江汉》等歌颂了宣王的中兴;《桑柔》、《召旻》等感叹并讽刺历王和幽王的失败与衰亡。正因为如此,明清一些史学家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六经之中惟有《诗经》是诗歌,那么《诗经》中带有史诗性质的诗无疑就是咏史诗的源头了。当时史学还不十分完善,所以反映在诗歌中的历史还带有一定的传说,甚至是神话的内容,这恰好说明咏史诗的形成与历史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咏史诗在大辂椎轮时期的特点。
自咏史诗一问世,历代诗人都有名篇佳作流传,他们的诗歌特别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绩,能够很好地表现我国咏史诗发展的轨迹与取得的成就,下面以人物为纲概括叙述一下咏史诗发展的大致脉络。
1.班固第一首咏史诗是他在写完《汉书·刑法志》之后,有感于缇萦救父的事迹写下的,因此他对咏史诗有首创之功。除班固之外,东汉的文人很少写咏史诗,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赵壹。东汉后期大赋的体制被打破,出现了抒情小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就是比较优秀的一篇,它对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统治下的社会腐败与邪恶现象进行了有力地讽刺与揭露,具有批判现实的优良倾向。更为可贵的是在这篇赋后他还写了两首诗,同样揭露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黑暗,充满愤激情绪。这两首诗虽然不能算是咏史诗,但这种篇末附诗的写作手法显然受到班固的影响。除赵壹外稍后的魏建安时代的曹植及王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班固的影响。
2.阮籍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正始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他所处的时代代表士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并与曹魏统治者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政治异常黑暗。阮籍虽然“好读书”,有“济世志”,无奈生不逢时,在紧张高压的政治环境中,他不仅无法施展抱负,而且连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其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与心灵痛苦情况下,他写下了隐晦曲折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其中的许多诗(如第九首、第三十一首)都是典型的咏史诗。
3.左思西晋太康年间成就最高的诗人,为他赢得这样诗名的是他的《咏史八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他“尽锐于三都,拨萃于咏史”,而张玉谷在《古诗赏析》中则对他的咏史作了更为详尽贴切的说明:“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他的《咏史八首》虽名为咏史,实际是咏怀。
4.陶渊明东晋成就最高的诗人。除写了大量平淡自然、淳真有味、富有意境的田园生活的诗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咏史诗,如《咏三良》、《咏二疏》、《咏荆轲》《咏贫士七首》等等,另外,他还首创了读后感的咏史诗形式,写下了《读史述九章》和《读山海经十三首》,对咏史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以上四人基本上代表了唐以前咏史诗创作的成就,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咏史诗创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李白、李商隐、李贺、杜牧等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咏史诗。除此之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如胡曾、周昙等人,则异军突起成为咏史园中的旗帜,下面着重选三人加以略述。
5.陈子昂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旗手,在诗歌理论上强调“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并在实践上身体力行,首创了以“怀古”为题的咏史诗,其代表是《岘山怀古》,主要是以一定的历史陈迹为发端,即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对胡曾及杜甫都有一定影响。
6胡曾晚唐诗人他的咏史诗大都以地名为题,而且都是七言绝句体。将其咏史诗编为1卷,共100首。《四库全书·唐才子传》卷6给予了妥贴的评价:“作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兴废陈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至今庸夫俗子亦知传诵,后有拟效者不逮矣。”
7.周昙他和胡曾在咏史诗创作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是数量多,《全唐诗》著录其咏史诗8卷共195首,二是同是七言绝句体,三是同属唐诗人。但也略有不同:周昙的咏史诗195首都是以人物为题的,并且从唐虞时代开始,一直到隋代共分为唐虞门、三代门、春秋战国门、秦门、前汉门、后汉门、三国门、晋门六朝门及隋门等十门,使人一目了然。此外周昙在这些诗之前写了两首叙诗。第三个不同是胡曾每首诗只吟一事,一事只吟一首诗,而周昙在吟咏某个历史人物时,有时侯一首尚嫌不够,还要再吟,甚至三吟,如吟晏婴的时候,诗人就连续吟了三首,其一:“正人徒以刃相危,贪利忘忠死不为。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其二:“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其三:“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这样诗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比胡曾咏史诗内容更为丰富。
宋代也是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与唐诗的主情致、丰韵不同。宋诗体察细密,描写细腻,注重气骨,长于思想,具有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在咏史诗创作上也不同程度地体现这些特点。宋朝出现了许多咏史名家,如王禹偁、林景熙、王安石、王令、欧阳修、司马光、苏轼、陆游、刘克庄等人,其中的代表是王安石、刘克庄。
8.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主张效法先王之政的精神对现实政治有所改革,从而建立宋王朝的法度。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者,务有补于世而已矣、要以适用为本”。他把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他的诗文写作都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咏史诗创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二是名篇佳作多,他的《明妃曲二首》、《张良》、《商鞅》、《范增》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咏史佳作。三是见解新颖独到,如《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针对项羽兵败乌江一事,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此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他的咏史诗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9刘克庄南宋后期成就最高的辛派词人,同时也是继承陆游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诗人。他的早期诗歌受江湖诗人的影响并取法晚唐罗隐等人作诗以议论为主的方式,加之程朱理学的影响喜欢在诗中发议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诗歌的感情色彩和形象性。继胡曾、周昙以及五代的孙元晏之后,刘克庄是又一位大量写咏史诗的人。他有《杂咏三百首》,共分三组,每组一百首,每十首又分一个小组,计有十臣、十子、十节等,都是采用五绝形式,借古喻今、感讽时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与宋同时并存的还有辽、金,元好问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金亡前后北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成为金国最杰出的诗人。此外,李汾写有咏史组诗。在元代民族歧视政策的压迫下,汉族许多诗人往往在咏史题画之类的作品里,曲折地流露出对宋朝的怀念之情。在咏史诗写作上较突出的是刘因、杨维桢等人。
10.杨维桢元末的诗坛领袖,其诗号“铁崖体”。他作了大量的咏史诗,有《铁崖咏史》八卷,多是七言歌行,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眩人耳目,在风格上受李贺影响。另外,在他的咏史诗中,有《女史咏十八首》组诗,专门吟咏古代著名的十八位妇女,他的《虞美人》见解新颖,一改咏史诗议论得失成败的传统,热情赞美了虞姬“苍皇扶剑答危主,不为野稚随仇虏”的气节。
明清时期,小说有了发展并成了文学的时代特色,诗歌则相对落后。当时政治专治的空气十分紧张,文字狱盛行。许多诗人为了避祸远害、明哲保身,只能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平之气与家国之忧。因此推动了复古思想,产生了大量的咏史诗。李东阳、何景明、顾炎武、屈大均等人都有咏史诗佳作传世。
11.李东阳明朝前期重要诗人之一,茶陵诗派领袖。他的《拟古乐府》虽然是乐府诗,但是实际上是史论。当然,咏史诗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史论性质,但是最终发展成为比较典型的完备的诗体,不能不归功于李东阳。
12.何景明明后期“前七子”之一,其咏史诗代表作是《易水行》,突出的特点是叙事、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口语与书面相结合,尤其是在结尾三句“燕丹寡谋当灭身,田光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爱憎分明,功过昭然,评价中肯,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13顾炎武明末遗民诗人。清兵入关以后实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亲身经历明朝灭亡历史巨变的顾炎武,具有强烈的故国之思。他的许多诗都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或者吊古伤今,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表达了建功立业,恢复故国的热烈愿望。其咏史代表作是《子房》和《拟唐人五言八韵》。
14.屈大均清初遗民诗人,具有强烈的反清情绪。他的咏史诗在清代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主要是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抒发自己爱国的思想感情,其代表作是《读陈胜传》、《鲁连台》、《读史》《读荆轲传》、《拜三间大夫墓》、《题招屈亭》等。
综上所述,咏史诗的发生、发展既是史学发展的产物,也与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他诗体密不可分。
三、咏史诗的分类
咏史诗有的直接以《咏史》为名,如班固、袁宏、王粲、卢谌等人的《咏史》;有的以历史人物为题,如《咏荆轲》《咏三良》等;有的以历史事件为题,如《鸿门宴》、《易水行》等;有的以历史陈迹为题,如《楚宫》《乌江亭〉、《禹陵》等,有人主张按以上几个方面对咏史诗加以分类,但是事实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割裂的,所以说按此分类意义不大。根据咏史诗发展的脉络,结合不同时期咏史诗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在此将咏史诗分为四类:
一是纯粹的咏史之作。这类作品以述史为主,少有议论,议论主要是针对有关历史内容发表的,很少或根本不抒发自身的感慨。如胡曾的《鸿门》诗说:“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这类诗或者一事一吟,或者一人多事一吟,或者多人多事多吟,以班固为宗,王粲、袁宏、胡曾、周昙等人为其流。
二是咏怀类。这类作品侧重于借历史抒发自己的感情。以阮籍为宗(当然,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只有一部分是咏史诗,但是他是继班固之后第一位使咏史诗出现新气象的人。)左思、鲍照庾信、陈子昂、李白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
三是读后感类。这类作品是诗人在阅读完有关历史材料后,直接以历史材料为触发点写的。(其他咏史诗虽然也离不开诗人对历史材料的阅读,但是诗人并不是在阅读完后直接触发而写的,而可能是经过其他触发点的引发,从而勾引起事前积累或掌握的历史资料写下的。)以陶渊明的《读史述九章》为宗,其后李远的《读田光传》、林景熙《读秦纪》王禹偁的《读汉文纪》、屈大均的《读陈胜传》为其流。
四是览古类。这类作品一般以历史陈迹为触发点,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以卢谌为宗,其后吴均有《览古》诗,陈子昂也有《蓟丘览古七首》。值得一提的是陈子昂在此基础上,首次使用“怀古”之名作为咏史诗的诗题,如《白帝城怀古》等。这可以看作是卢谌“览古”诗的发展,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可归入其流。当然,以上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其中难免有交叉的成分。但是这样的分类对了解咏史诗的发生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
四、咏史诗的作用及影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认为文艺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育作用。咏史诗的作用可以从这几方面阐发。
首先,咏史诗大部分都是以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对象的,而那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无疑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缩影,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咏史诗我们可以了解一定时期的历史,从而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如胡曾的咏史组诗100首,几乎涉及了传说中的黄帝到六朝晚期的所有重要人物、事件、陈迹。史实来自《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汉书》、《史记》、《三国志》、《晋书》、《隋书》等一系列主要史学专著。可以说如果不了解、不熟悉这些史书,诗人是写不出来这么多的咏史诗的。而读者以咏史诗为纲目,要想弄清弄懂所咏历史的来龙去脉,必须去翻阅有关史书,这样必将促进读者的学习,提高读者的认识。
其次,咏史诗具有一定的史论价值。咏史诗人不仅深谙历史而且能够给以比较公正的评价,如胡曾的《鸿门》诗说:“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批评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切中肯綮。再如《阿房宫》诗说:“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也是一语中的。有些诗人对一件事一吟再吟,有些事和人在历代诗人中都有吟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人物、事件加以评价,通过系统的比较学习,就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增强读者辨别是非的能力。此外,咏史诗的史论特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史学评论专著的形成与发展,对其他文体的史论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咏史诗中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选择以及对历史人作用。物、事件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能、政治主张及文学主张,通过对该咏史诗的学习,读者还可以认识了解作者本人,进而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社会情况。如北宋王安石积极主张变法图强,这政治在文学上有突出反映,尤其是他极力推崇历史上的商鞅,他在《商鞅》诗中说:“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而与他同时代的邵雍是改革的反对派,他对商鞅的评价却与王安石截然不同:“当其命令炎如火,车裂何如都不知。”(《商君吟》)从他们的咏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二人不同的政治见解,进而透视出当时改革派与反对派的斗争。
第四,咏史诗的艺术性相对于其他诗歌来说是比较差的,但是也不乏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如左思的《咏史八首》、李白的《古风五九首》中的某些篇,还有王安石的《明妃曲》等等。咏史诗离不开历史,他们面对如山的历史材料需要认真地筛选、权衡、剪裁,使得咏史诗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这些无疑都会对读者有所教益和启发。
最后,咏史诗(尤其是唐代以后出现的咏史诗如胡曾、周昙、孙元晏等人的)对宋元的讲史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那些咏史诗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简洁干练,评价客观中肯,音节和谐上口,所以每每被宋元时期兴起的讲史话本所采用,或用它引起下文,或用它总结上文,从而为咏史诗开辟一条比其他体裁诗歌更为实用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