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我在NBA工作的十一年:一个告别,新的开始

我在NBA工作的十一年:一个告别,新的开始

作者: 二千金erqianjin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12:00 被阅读27次

    “2007-2018, 十一年在NBA的工作经历,让篮球早已进入我的DNA,NBA的经历成为我生命中一份永远都不会消失的精彩。”

    7月的最后一天,我告别了“NBA中国”,这个我就职11年,承载了人生最精彩的历程,得到人生最出色的职业培训的地方,拉着5个装满了无数回忆的大纸箱回到了家。

    路上的交通一如既往的挑衅着我的“路怒症”;熊姐依旧冲到门口给我一个强有力的熊抱;房间也毫不意外的散落着我家“小魔仙”在人类世界宠幸的各种玩具。表面看起来生活似乎依然如故,但我手里不再有那个像狗绳一样时刻提醒我查看邮件的手机、我的包里没有了那个跟随了十几年的工牌、我的日程表里也不再会有任何会议邀请。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11年的一段旅程就此划上句号。王安忆说过:“生命不过就是一场记忆。”那天晚上,“身轻如燕”的我满心五味杂陈地坐在漆黑的客厅,任由十几年的记忆缓缓划过:


    2007年  菜鸟养成记=自生自灭自我钻研

    7月1日正式加入NBA中国,就职公关部,接下来的半年是我自1996年大学毕业踏入职场以来最煎熬最迷失的几个月。我所任职的部门,对外与媒体打交道,将公司的事情通过媒体发布出去;对内负责公司各类新闻稿件和领导对外讲话等文件的撰写,以及操办各类媒体活动。那时候部门里全部都是来自海外被我私下里称为“三自经”的高冷娘子军,她们奉行“自生自灭自我钻研”的工作方式,除了交待期望的结果,完全不屑于多介绍一些背景帮助我这个唯一的“本土和尚”加行业小白进入状况。从进公司第一天,没有任何费话也没有任何培训,直接被扔到“前线”开始负责项目。那时候,我一边心里唱着“女人何必为难女人”一边沉浮在公共盘里,努力自学,硬是凭着一股“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倔强从“黄埔军校”顺利毕业。

    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那年10月,奥兰多魔术与克利夫兰骑士队来中国呈现了几场季前赛,赛事进行的那一周,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做一轮网络搜索再出去买报纸,剪下与我们相关的报道,再将优秀文章做英文总结;9点半前,几百条在过去24小时发生的媒体报道总结要被打印装订成册放在大老板们的房间门口;连续两场比赛,我一直在后台办公室工作,连比赛什么样都不知道。

    那半年的“变态训练”后,我终于明白拿破仑那句话“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让自己值得尊重。


    2008年  初见姚明=大智大慧的智商 + 敏锐的情商

    去美国新奥尔良参加我的第一届“全明星赛”,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姚明。在东西部球员媒体公开访问日,我的工作是带球员到他们的桌前等待来自全球几百家媒体的访问。姚明本应和当时另一位头牌球员同时出场,但他一直到该环节还剩下最后几分钟的时候才露面,媒体们对那位球员“七大姑八大姨”的事问的差不多的时候,姚明突然入场。只听几个媒体大喊:“ Yao is here(姚明来了)”,瞬间长枪短炮冲向姚明的桌子,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姚明可以在NBA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球场上的高智商外,他敏锐的情商更是让他懂得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试想当时如果他与那位球员同时入场,媒体关注力必定会减半甚至更少,但是他的“姗姗来迟”却让他获得了100%的媒体关注。

    这件事让我完全彻底的明白了:“智商决定了你能有多高的学历,能有怎样的科研成果,而情商决定了你为人处事的能力,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2009-2010年  心存敬畏,行至高远

    这两年,我对这份工作和就职的公司的职业敬畏感与自豪感达到顶峰。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陪同球员参加各类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每当我看着酒店外彻夜等候的球迷;有的甚至从上千公里外赶来参加活动,只为能够现场看偶像几分钟,他们狂热的眼神、沙哑的嗓音、执着的态度和对随行工作人员羡慕的表情无不让我感动。每当我看到合作伙伴甚至媒体对NBA严谨、守信和细节至上的商业模式的认可,内心深处就一次次被欢心、鼓舞、信心和昂扬斗志所充满。正如S.H.E那首歌所唱:“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are my super star。”

    能够见证一个个super star的诞生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能够将每一位super star的故事呈现在公众面前何尝不是一种成就;能够作为幕后工作者参与到每位super star商业运作的过程何尝不是值得毕生骄傲的荣耀。


    2011年  东海扬尘,会变则通

    这是超级忙乱的一年。公司来了新的CEO,新文化、新架构、新思路,一切都要重头适应;同年姚明宣布退役,关于收视率下降、NBA在中国发展受阻等负面声音层出不穷;第一次经历联盟停摆(球员工会与联盟因劳资谈判失败而中止赛季),合作伙伴权益受损、电视转播中断、球迷怨声载道。记忆中调整、适应、探寻、尝试和坚持成为了整年的调性。

    用书中一段话概述这一年的感悟:人生如同孤身走夜路,路,并不是好好的一条到底,有许多岔道,上错一条岔路,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赢得最终胜利的窍门:一,顺其自然,二,当机立断。


    2012年  林书豪=信仰+执着+真我

    这一年的2月,一场林式风暴在纽约上演,并席卷全球。当时还是纽约尼克斯队球员的林书豪从一名替补球员,通过一系列神奇的表现,而变成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宠儿,继而成为全球知名的Linsanity(林疯狂)。因为早已见过太多优秀球员和无数奇迹的诞生,初期对这个从哈佛毕业的华裔球员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随后在奥兰多全明星赛期间的一次媒体访问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当被问及给自己未来设定的目标的时候,这位青涩的球员真诚地对所有媒体说:

    “我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变了,请一定告诉我。人在突然的成功面前有时候会失去判断力。我也一样,但是我真的想保持住自己现在的样子。上帝也一定不希望看到一个陌生的我。”

    是呀,有多少人在成功后还愿意保持初心,“心静,万物美好。心静,时光翕动。心静,智慧生发。”(摘自江晓英-静下来,找回初心)


    2013-2018年  善待自己,包容他人

    接下来的六年间,我也从一个行业小白历练成“刘老师”:工作流程早已滚瓜烂熟;天塌下来也有“如来神掌”化解危机;专业知识虽不及骨灰粉般精通,至少也不会在专业人士前露怯。工作态度则随着年纪的增长从最初的“铁面无私,人见人恨”到懂得换位思考。理解、包容、共情和珍惜成为主导工作的主要原则。熊姐的出生,也让我真正感悟到:生活就像录像机,有时候要按快进,有时候要按暂停。我不再会恨不得24小时的查看邮件,也不再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我开始调整工作与家庭的比重,对于“度”的把控逐步成熟。一直到2018年7月31号,我超乎寻常地平静地离开了公司。

    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未来会有无数变故。害怕一事无成,害怕孤独终老。但在真正遇到变化的那一瞬间,我却发现自己早已悄无声息地拥有了应对变化的能力。《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中有一段话:

    “人生要经常跟自己开玩笑。比如,各种失败、挫折和突发的打击。要找到最幽默的角度,把它们变成一个一个的玩笑,然后咯咯大笑,你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大智慧,懂得从多个角度解读人生的大赢家。你想要的人生,得靠自己走出来。”

    我想要的人生就是未来熊姐长大后,她仍然可以骄傲地宣称:“我妈妈在NBA工作”!没错,NBA早已进入了我的DNA,成为我生命中一份永远都不会消失的精彩,这里给我的成长印记会让我终身受益。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NBA工作的十一年:一个告别,新的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i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