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含羞草
要知《贡生院》首先得弄清什么是贡生,百度得知:【贡生不是官,而是对学生身份的一种称呼。贡生是古代地方向国子监推荐的本地最优秀的秀才,用现代话通俗的说,就是相当于一种保送生或推荐生的身份,如现在的清华北大的学生,所以贡生不能做官,也与现代的职位不相匹配】。
[贡生是在己选的秀才中推荐前10%左右的优秀者到国子监学习培训,为举人副榜(于成龙开始就是举人副榜,)考上举人,状元即可出仕。贡生高于秀才,低于举人,分为恩贡,优贡,副贡好多种。地位很高,碰到文官不跪拜,遇见武官不下马]
老贡生是何许人也,根据一线索推理得出,贡生爷曾是于成龙的恩师,听说过《一代廉吏于成龙》吗,对,就是这位于成龙,近些年就象网红似的,有关于成龙的记载有很多,村史组和书作者通过查史爬梳《山西通志》《汾州府志》《宁乡县志》《暖泉镇志》《永宁州志》,甚至还去吕梁市的方山县探访了于成龙的故居等,多方史料推理得出老贡生就是王进玉。
早年间王氏的先祖们既勤俭又肯吃苦,还善于精耕细作,在经商上也有自己的天赋,王家老财主就是在先祖的基业上再接再励,很快就积攒下了万贯家财,而此时老财主却意外病故,后来两儿子利用父亲留下的家产建起了一幢富丽堂皇的住所——“楼则院”,比起其他王氏家族住的逼仄昏暗的土窑洞来,财力之雄厚的确不一般,应该说在当时的暖泉一道川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后来修建“楼则院”的原班人马,可能是他们修建时挖到了王家老财主埋入地下的一大笔财富,意外之财让他们祸事不断,为了平息祸端,安抚良心,他们又免费帮“楼则院”沿街盖了一溜18间铺面,这就应了民间留传的俗语,“墓各堆上添土”,财富更多了。
而此间好象文曲星也下凡到了这户人家。(以前民间有好多神话传说,什么文曲星、文昌星、文魁星等都是一种主宰文化之神)。此后的几十年间,他们的后代也就是贡生爷,使这座豪华院落大门处竖起了一根象征地位的旗杆,这个以耕种和生意传家的普通财主家庭,直接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楼则院”不仅是暖泉一道川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方圆数几十里老百姓心中的文化高点。
如果说“楼则院”是贡生爷王进玉的祖业,那么“书房院”则是贡生爷亲手所建的,比起“楼则院”的雄伟宽阔,“书房院”显得更加雅致精巧,更适宜教书育人。贡生爷在播撒文化种子的同时,也顺便使同宗同族甚至同村人受益,以此壮大家族势力。
又过了百年,小贡生王镌,应该是老贡生王进玉的第四代嫡孙。王镌又为王家争回了第二根贡生旗杆,这也是一门荣光。
王家庄有如此辉煌的历史,代代传承,以文化村立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品读历史典籍,可以让我们获得智慧,对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美德多一份尊重与思考,享受一番道德的滋养,实现一段精神的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