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展现宇宙,其实用不着搞出一个庞大的franchise来;如果你要感受宇宙,也用不着跑到a long time ago的galaxy far, far away去。《月球》,这部场景简单,人物稀少,节奏缓慢的低成本制作的电影中,包藏着一个伟大的野心——要把好些个经典作品中最为感人的东西融汇于此,还要不显造作,不留痕迹。这件事,他们竟然做到了。
《2001太空奥德赛》也是采用缓慢的节奏,荡气回肠的孤寂和黑暗,来展现相较于宇宙的浩瀚,人类所谓的雄心壮志其实何等渺小。《月球》中表达着同样一种味道,在背离地球的一面,无论你往哪一个方向极目望去,看到的只是漫无边际的荒凉,收获无尽的虚空。人,在这伟大的虚无中,在干什么?回答就在“奥德赛”这个词里。荷马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个讲述了壮志和伟业,而另一个则告诉我,那些都是过眼云烟,“回家”,却才是生命中一个真正的永远的主题。无论是想要回到曾经孕育了人类文明的黑石所蕴藏生命秘密之中,还是回到内心深处深深渴望的温暖明媚的地球,回家的路之长之艰险,永远让人感到绝望,也许只有英雄在命运之神的眷顾下,才能够勉强走完。在这条不归路中,无论是搞破坏还是帮助你,AI竟然是唯一能够跟你说话的“人”,更加突显出只有“孤独”,才是英雄回家之路上的真正旅伴。
有没有发现,一开始Sam锻炼身体的镜头,感觉很像《Lost》第二季开始的那一段?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为了某种伟大目的而忍耐单调的生活,拼命锻炼成为保持生活规律的象征。在我们旁观者看来,这多少有点荒诞,但是看到他们严肃的态度,敬重的感觉却不由而生。当事实的洋葱头被一层层剥开后,一种悲哀难以抑制。难道他们的生命竟然就是为了这个?回头想一想,其实我们自己难道不是在某种程度上生活于这样的荒唐之中吗,为了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念和欲望而残喘着,看着走样的身材,是不是比他们还要悲催?
记忆大概是人类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了。奥威尔在《1984》里说,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对社会是这样,对个人就更是这样了。如果《记忆碎片》中的主人公还可尽力在利用字条、照片和纹身来顽强抵抗别的人用伪造因他的失忆症而缺失的记忆来控制他当枪使,最终一定程度成功了的话;那么小说《Cookie Monster》中被上载的人们则只能期望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界面来缓存一点点的记忆,期待下一次的“醒悟”早点到来。跟他们一样,所有这些Sam们生活在悲剧之中,要不是非常偶然的事故,事情完全可能被永远掩盖下去...科幻小说中的未来社会,最让人感到恐怖的,不是随着技术发展机器人如何替代人,抢占人的工作,而是人如何失去自由而变成了机器,特别是这一切竟然被包藏在脉脉的温情之中。
难道克隆人不应被看成机器,他们本就不应有自由?这个道德问题,只有在走进被探讨的对象的生活中,才能一目了然。相比《人工智能》探讨与此类似的问题(机器人是否仅仅是机器)的矫情,英国电影《别让我走》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娓娓道出生活的真谛,大白开似的白描毫不犹豫的深深刺痛观众的内心,从而驱散了discrimination的迷雾——曾经歧视奴隶,歧视低等阶级、歧视妇女的我们,似乎现在和将来仍然犯着的同样错误。《月球》里,故事是这样阐述的:作为权势方,你不得不尊重一个现实,当把人的记忆“加载”到一个原本没有记忆的“克隆体”以后,他就是一个会追求自己权利的人,剥夺他的权利就会导致反抗;赤裸裸的暴力失效后,谎言成为唯一的手段,但是,这是对人的欺骗,无论立场,都是犯罪。
昨天晚上,经过暴雪后的冻雨,温度骤然剧降,在四处冰封的雪原中,一轮皎洁的圆月缓缓升起,月光洒在水晶般的冰面上;刺骨的寒意中,一幢幢的屋舍透出点点灯光。远方的月光和近处的灯光都在告诉大家,这里是我们的地球,而天上的宫阙不是为我们准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