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四我回了趟家。
四个小时的动车,无聊又枯燥,但在能回家的开心面前就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下车以后坐k3回家,这辆公交车载满了我夏天的记忆。
暑期每次跟小姐妹逛街吃饭看电影都会坐这辆车到泉城路,各自下车后约在世贸的几号门几面,无论是天天见还是几天没见看到她们的时候都会笑着奔向她们。
每次到了下午该回家的时候,我都执着的在车站等待一辆人比较少的K3,满心期待次次落空,最后还是选择骑摩拜回家。
夏天的太阳太毒,照在我脸上胳膊上火辣辣的疼,嗓子干的难受。每当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我终于得空跟朋友发语音抱怨。
“火车站怎么又这么多人,我又没挤上k3。”
当我也成为其中一员的时候我暗暗的发誓,下次一定要打车回家。因为就算是行始发站坐车也逃不过站着挤一路的命运。车上的人拉着行李箱的人居多。暖气很足,又热又挤,好像旁边大叔呼出的气都能喷到我的脸上,我下意识的往角落走,迫切想逃离这种压迫感。
终于挨到下车,我背着包拖着疲惫的身体但依旧轻松的步伐回了家。
回家的事没跟我爸爸说,想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当我爸看到的时候满脸的惊讶让我非常满意。
我边收东西边和他聊天,大概是在抱怨车程劳累和感叹回家真好。
在家待了2天半,第一天去了爷爷奶奶家跟家人待在一起,第二天我和同学去看了刘瑞琦的音乐会。
跟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光缓慢轻松,听爷爷奶奶吵架斗嘴,吃姑姑做的美食,太久不见这亲切熟悉的温暖,以至于鼻头总是发酸。
出去上学以后,越来越懂得家的意义。
周六傍晚高中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了演唱会,刘瑞琦在舞台上唱夏天的风的时候全场大合唱,那一刻我太想念穿着校服坐在操场上,热乎乎的风拂过脸颊仰着头说说笑笑的我们了。
一转眼又该回学校了,大概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