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上一节,我梳理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四会、平州、揭阳的四个翡翠加工、交易市场。其实其他三个市场的货,都会不同程度的流向广州。
上一节讲揭阳阳美还留了一个小尾巴,阳美的观音佛雕刻也是绝活,那么如何挑选观音佛呢?还有玉观音玉佛,需不需要开光?不妨听一听,秋池的一家之言。
一、人和玉讲个眼缘。
黄金易得,美玉难求。每一件玉都是几千万年的造化。从原石到雕刻到和每一个人的交会,都是一种缘份。
尤其观音、佛,有可能看了一眼,或者千万眼后,就有一件玉弥勒,对你笑得特别开心;一件玉观音,你看着特別宁静祥和。同一件玉,不同的人看上去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无关价格,我们称之为眼缘。
按眼缘,而不是按价钱或其他,请回来的观音佛,有一个好处,你什么时候见到这件玉,都能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开心或是内心的温暖,而不是其他。
二、好料配好工。
通常来讲,翡翠的玉质若属上乘,就会花成本施以好的刻工;反过来讲,如果玉有好工,也意味着料不会太差。
观音佛的刻工,首先要看眉眼,佛要弯眉笑脸,观音要柳眉安祥。
还要看指尖和手持的法器是否完整,姿态自然流畅不牵強。
机雕的观音佛,很容易会留下一处缺憾,在观音宝座或弥勒佛的大肚子处,也就是在作品最需要厚度的地方,会出现一处平板。这是因为玉料的厚度不够,又不值得花人工为每一件作品量身设计雕刻。这样原本需要圆潤饱满的线条去表达,最后只好成批用机刻,就会出现局处的平板。
三、因人而宜,选法相。
观音,有三十三相之说,但常见的就是净瓶观音,保平安的;杨柳观音,又称药王观音,祛病的;持经观音,祈金榜高中的,还有送子观音、如意观音等。
佛,有弥勒的坐相,主要取大肚能容之意;也有站相弥勒,称为逍遥佛,有自在逍遙的意思。
还有,当下流行的无相观音、无相佛。就是不刻面部细节,全凭印象,凭姿态和法器确认身份。经书有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无相有相,自在人心。
最后还需说一下玉雕释加牟尼佛,前面讲的观音和弥勒,现世都是菩薩,离佛的称呼还差一步。
我们华夏大多奉行的是大乘佛教,讲究人人皆可成佛,顿悟成佛。而小乘佛教则认为,世界万象,佛只有一尊,就是释迦牟尼。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原本是王子,后来历尽波劫终于证觉成道,修身成佛。请释迦佛,就更不讲男戴观音女戴佛了。除了求偿得愿,更要想到,沒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路上应该以玉为师,更要有佛家执着力。
那么请了观音佛后,就有一个问题,需要开光吗?
有人认为,无论金玉还是石膏佛像,终是云泥之物,要想佛像灵验,就需要请神入内,就是"开光"。大多从程序上讲,就是到有缘的寺院,请大和尚为玉像念《金刚经》或相关经文。
开过光的物件,也讲究很多,比如如厕等污秽地不能戴,裸身时不能戴等等。
还有一个答案,就是不需要开光。使佛像灵验的如果是所念经文,那天下每日念经文,抄写经文的人很多,岂不处处有神灵?若是那开光人有法力,能请得神来,怕也早被当神供起来了。所以开光,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不是必須。
关于佛教,为信仰也好,是哲学也罢,我贊同多了解一下,毕竟是我们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最好的人生信条还是靠自己,正己正心努力。
翡翠,作为一种有限的宝玉石资源,她以各种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以感恩自然,珍惜人文之念,去佩戴她去珍藏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态度。
关于翡翠的文化,我已讲了几节,实际上她沒有尽头。下一节,我带各位用国际珠宝视角看翡翠。
这里是秋池讲珠宝,我依然爭取每周至少一节,欢迎订阅关注,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