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竹荫间,品湘西土茶、听潺潺溪水、观莽莽群山……”
一个客人在这里发出感叹。

我的天地分为“竹圆山庄”、小溪村两个部分。我把“竹圆山庄”叫做“小天地”;“小溪村”称为“中天地”;还有一个“大天地”,是小溪自然保护区。
我的活动区域没有超出“中天地”。大部分时间,特别是白天我呆在属于我“小天地”的“竹圆山庄”里;有时会去村里找同伴,或者到村子附近的山林中玩耍。
一年前女主人把我抱进“竹圆山庄”,这是一个有很多竹子、相对封闭的院落。院子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有一个两层木楼,十几个房间。楼房前面有一块空地地,当地人把它叫做“坪”,可以晾晒东西或吃饭喝茶。站在这里,掠过竹梢,小小山村尽收眼底。
下面的坪是竹林,还有一棵很高的柏树。两个草顶凉亭沿溪而建,来自大山的溪水清澈透明,随水势变化,水面有时平静如镜,有时变幻出各种各样的波纹。水底的石头好像随水面的变化“动”了起来,如同一个万花筒。
我喜欢趴在岸边看水中的小鱼,它们在石缝里甩动尾巴游来游去。钻出石缝,勇敢低逆行,很快被溪水冲走,想和它们说声再见都来不及。
借着溪水反光,我可以看到自己:棕色额头、白脸庞,两只眼睛像水晶球——美男子!心中有些得意。
平时溪水像女孩子低声细语,下大雨时小溪发出的声音像牛叫,低沉、雄厚,水面也变得浑浊。那时我躲得远远的,怕水,是猫的天性。

“竹圆”的由来
有客人问,为什么“竹圆山庄”的“圆”不是花园的“园”?
老板娘的解释是,“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幸福的生活。
一字之差看出主人的生活态度:平平实实,不求大富大贵。
除了春节期间,其它时间客栈都是来来往往,每天都有客人来,也有客人走;有人每年来一次,有人一年来几次。多数结伴而行,也有人独来独往。
我喜欢蹲在高处看着他们,说话的声音、穿的衣服、身上的气味,每个人都不一样。其中有的我喜欢,有的不喜欢。
五一、十一客人特别多,每个房间都有人住。那时全村到处都是游客,他们说话的声音特别大。习惯清净的我看到人多就害怕。
城里的小朋友到这里特别兴奋,很多花草、小动物他们都没有见过。他们喜欢抱我、抚摸我,调皮的男孩很坏,抓住我的尾巴不放,或者把我放到吊床里使劲晃,搞得我晕头转向。
进“竹圆”有两条路,从大路进来是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另一条路是跨过一个几米长的石坝。大雨过后溪水湍急,很多城里女人不敢走这里。
院子前后的两条小溪把山庄“划”成一个三角形,溪水成为和外面的分界线。
和村里其它客栈相比,我家多了一块坪,也就是那片竹林,好像这块地是主人花了十几万从别人那里买来的。我觉得值得。
院子后面的小溪对岸有一块山坡地,主人在那里种菜、养鸡、养猪。很少有客人去那里,主人除了喂猪摘菜,也不大过去。
坡下边、小溪旁是鸭子们的领地,它们在这里游弋觅食。大鸭子有时摇摇晃晃,越过小溪到院子里找吃的,主人如果不赶它们回去,我会找它们的麻烦。
既和外界相连,又有保持距离,我在这里轻松自在,跑、跳、钻、爬,任我随心所欲。觉得自己是这个院子的第三号主人,老板、老板娘排一二,接下来就是我。有陌生人来,我跑到主人身边“喵”一声。其它小动物来,是否欢迎,要看我的心情。
自称是山庄老三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昼伏夜出。夜深人静,主人、客人入睡后,我到这间屋前看看,那个窗前听听,有些听到看到的事,老板、老板娘都不知道。
排在我后面的老四、老五是谁?
后院山坡上的猪、鸭、鸡都排不上号,更何况它们每年冬至前后都要更换一次,猪被按在地上嘶嚎,鸡鸭被拧住脖子尖叫,我只敢隔着小溪远远张望,之前和它们的冤仇,随着撕心裂肺叫声停止而永远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