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哪看到一句话“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这句话是对的,我深刻的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大学生的宿舍总是充斥着躁乱,或者说我说见过的、听过的大学生宿舍都是这样。昨天晚上十点四十躺在床上,全身放松的感觉真实舒服,不想写东西,不想玩手机,只是想安静的躺一会,有可能的话美美的睡上一觉。
晚上十一点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灯光太亮,噪音刺耳,有时候突然的响声像是给灵魂沉重的一击,让你从假梦中短暂的清醒。打开手机,看着手机的屏幕感觉有些刺眼,把屏幕的亮度调到最低,眼睛看到屏幕上,感觉还是很不舒服,再看看屏幕上的各种软件,有用的没用的,翻来翻去没有一个想要点开的,索性关了手机,远远的放到床头的凳子上。
好多年前在我还没手机的时候,看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一人拿一个手机,委屈到要哭,我怎么就没有一个。后来如愿的有了一台自己的手机,一次同学聚会,他们的手机真是精致,我的手机打开网页都要好长时间,自卑心理又开始涌现。随着与外人的接触,开始追求那种精致的心慢慢开始膨胀,现在看来,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学生攀比心理。
从追求精致到明白,手机不过是一种联系工具,我想这时一种思想上的成长。这种成长表现在知道了手机的存在价值,自己也有事可做,不再整体对着手机傻笑或是没事拿着手机看看这翻翻那,真正的成了手机的主人。
很多时候手机和手机游戏耽误了一天之中的大多数时间,很多人的一天都是睁开眼睛从打开手机那一刻开始的,一天的 结束是关上手机那一刻,如果手机有这种功能的话,肯定能精准的记录每个人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和晚上闭上眼睛那一刻。
不知道这种思想上的觉悟是不是来源于对手机过多的接触,家里家里刚装上电脑那段时间,对它很好奇,每天都想玩,时间长了以后也不觉得电脑游戏有多好玩,对于工作需要,电脑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如果有事可做的话并不会不停的看手机,拿出手机无目的翻看的大多是为了打发时间,当然看手机打法时间也只是打法时间的一种方法。
我觉得打开手机后不知道看什么是最无奈的,看着你的手机页面,QQ、微信、淘宝你一个一个点开,发现并没有和你有关的信息,关上页面转眼间又打开只是想看看,在过去的几十秒钟内,在你认识的所有人中,有没有人在这一刻想起你并给你发来一句问候。
有时候手机的作用是为了摆脱尴尬 ,无论是在商场里还是学校餐厅独自一个坐在那总会显得孤独,看人看着心生怜悯,“唉,你看那个人坐在那好可怜啊,也没人陪他吃饭”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手机了。它能确实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暂时忘却外界环境的困扰,让别觉得你是有事可做的。
对于先进的科技而言,他们作用仅仅是让人类在某些方面更方便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