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前我就深刻感到这个现象,明明大家都是干同样增删改查的事,为什么某些人却拿着比别人多出上万的薪水?
三年经验普通本科月薪25K
大数据工程师转做JAVA研发后月40K(偏偏20K的人也能做的事)
月薪5K左右的人基本无事可做
写代码的永远干不过整PPT的
能说会道的永远比做实事的收益来的高
小公司里20%的人干着80%的事,却拿着50%的钱,奇怪不是拿着80%的钱吗?那30%你猜猜
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同样是高级,福利少的小公司25*13, 30*14,福利好的23*16,18*20或者25*18,你会选择哪个呢
都说高?真的算高吗?
……
如果你关注下房地产销售,中介女销售的收入相比较其他行业如何?一年20-50万的很多,看过电视剧《安家》吗?销售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至少我身边就有2个牛逼的销售,那收入我自叹弗如!机会?转行?想过,还是默默的
现在行业发展多元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领域,这些和互联网靠的比较近的行业,也有更多的机会正在慢慢的出现。
大背景下的996
“独角兽”这个词在几年前忽然火了,成为一家“独角兽”公司成了几乎所有有野心的创业公司的梦想。在这个背景下,我也跟随着BOSS离职跑出去想“干票大的”,还记得第一次和同事站在汤臣一品高楼阳台上,晚间俯瞰楼下星光灿灿的灯火、密密麻麻的CBD,一个小人物的内心是澎湃的。六十年代的英特尔、七十年代的苹果、甲骨文、微软,八十年代的思科,九十年代的谷歌和亚马逊,现在的BATPJ,这些“独角兽”不仅是迎合当时技术的浪潮,同时更是技术浪潮的推动者。可在国内的小公司真的开始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复制粘贴”。程序员对“复制粘贴”词应该很熟悉了,“复制粘贴”这个词不仅适用于程序服务、产品推广,也适用公司管理运转,制度改革、理念创新等。生搬硬套,大公司怎么玩,小公司去学习。比如马爸爸鼓吹996是福报,虽然遭到了行业大批95后的反对,甚至在网上掀起一股反对996的浪潮,不过在资本的运作下,小公司996是少了些,995是遍地开花。
尤其是现在崇尚敏捷,需求迭代变更太快,2周一次迭代,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实现在有限。
工作时间增加,薪资其实相对降低的。时间和精力消费巨大,身体负荷增强,内部“卷”的一沓糊涂。再加上不断更新的技术难点学习,这样的背景状态下,薪资必然水涨船高。外行人都这么认为,你们工资这么高,死加班是理所当然的嘛。
高薪的代价
卷,使劲的卷,来呀,快活的卷
行业“35定律”,普遍存在,大家心照不宣,不过换个说法就不一样了。
马爸爸:未来每年将会向社会输出 1000 名在阿里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
企鹅:结构性优化。
百度李: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蔚来: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
刘强北:淘汰掉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兄弟”。
相比较而言,中华有为倒是直接多了:放弃平庸员工。看惯了大公司的裁员做法,小公司呢,很极端的两个现象,高薪后要么你是吉祥物,是招牌,要么用你用到死,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使。你得健身保持革命的本钱,你得学习防止被淘汰,如果之前搞的是技术,33之前必须着手准备转做管理了。承上启下的中层领导是个受气筒,来口大锅得好好背着,承担着高层战略性错误后代价,不管是不是实施执行的问题。就看你的身体能撑多久,你的精气神能熬多久,你的头发……你的女朋友……你的孩子
学习,不断地学习,考证,不断地考证
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前段时间还有拼夕夕抢卖菜团队的20+妹子逝去,19年深圳中兴跳楼落地的那块地板我还看过,不过这些事情很多人都忘了吧,现在都在说着外卖员不容易、快递员多艰难……活着有人理,死了无人问。
有多少人是容易的?不过很多溢价合同让人觉得薪资真的是虚高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