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6b31490e658de6c3.jpg)
少年时的夏夜,是有很多故事的。而“刘墉下南京”是我听过的精彩故事之一。
那么,刘墉和刘伯温是什么关系呢?小的时候,我是把这两个人合体的,到中学时学了宋濂的一篇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听了老师关于宋濂的介绍“宋濂、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后,才知道他们两个原来还相距十万八千里。
不过,两人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姓刘,都是名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654cf7b710f8cff7.jpg)
几十年来,对刘伯温的认识都是零零碎碎、模模糊糊的。直到看完了《神机妙算刘伯温》这本书,刘伯温的一生才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轮廓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14岁入郡庠(即府学)读书;泰定四年(1327年),17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元统元年(1333年),23岁,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后又经历授官、辞官、隐退,直到至正20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到至正27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筹划全局,并得以实现。洪武3年(1370年),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11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
洪武8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农历4月16日卒于故里,享年65岁。6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
主要成就: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治思想: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文学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寓言文学更是博大精深。
史书记载:《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明史纪事本末》。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c93ef33f185d826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