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功成身遂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05:56 被阅读21次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

图片刘伯温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伯温立有汗马功劳,受到重赏高封,但他却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功成身遂。为什么呢?

原来,他深知“可共患难却难同富贵”的道理。他请辞,是为了避免卷入官场斗争之祸患,为保身安泰,安享晚年。

在他自己看来,少年时所立下的报国之志已经实现,自己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也已经到头了,别无所求。而且,自己性格豪爽,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直言快语,曾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但同时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而且,就是在朱元璋面前,他也经常直谏不讳。

刘伯温功成身遂

所谓“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哪天龙颜大怒,自己的性命就难保了。宦海浮沉,高处不胜寒,不如一介平民,踏实过日子来得坦然。所以他决定尽早从官场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告老还乡,过悠闲的平民生活,乐得清闲快乐。

经他再三请辞,朱元璋同意他告老还乡。于是,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

他在乡下每天读书吟诗,饮酒下棋为乐,谢绝与官府的一切来往,静心修养,悠哉乐哉。

由于刘伯温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深知潜在的危险,所以决定“悠兮其贵言”,并“功成事遂”,过与世无争、自然无为的晚年生活,才避免了杀身之祸。

相关文章

  • 刘伯温功成身遂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 功成,名遂,身退

    老子《道德经》有云: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正反奇解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正反奇解 功 遂 身 ,退 天 之 道 也 。正解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的时来天...

  • 032河上公《道德经》解读:功述身退 信者,一屈一伸善始善终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河上: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则移,月满...

  • 功成,身退

    今日读张良与黄石公,仅八个字——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說實話,聽老師講這八個字的時候,我的內心是被嚇了一跳的! ...

  • 功成身死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王翦置田萧何请苑 道俺是穷奢极欲哪知是明哲保身 2、秦始皇不听王翦以六十万之大军全力攻楚的建...

  • 道德经(二十三)> 功遂身退

    功遂①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 遂:成功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功成身退,此乃天之道也。...

  • 子龙战长坂坡颂

    东汉末年群雄拓,百万雄兵疆土扩。 长板一战风瑟瑟,千骑逐将云梦泽。 孤将身趋千万兵,宝剑光气斗天罗。 功成身遂留史...

  • 【南怀瑾老师】功遂,身退,天之道

    ​ 功遂,身退,天之道 本文摘录自 《老子他说》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

  • 水满则溢,月圆则亏。

    R: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名遂、 身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伯温功成身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r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