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总感觉在网上有很多杠精。

总感觉在网上有很多杠精。

作者: Carol乔诺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10:03 被阅读12次

总感觉在网上有很多杠精。

豆瓣有一个「杠起整个地球」的小组,里面的画风是这样的,不得不说确实映射了一些网络上的迷之言论。

“早安哦各位”

“难道晚上就不安吗?”

“这个时间算什么早安,你啊考虑过其他时区的人吗?没有,你只知道问候东八区。”

“论文好难写哦。”

“论文难写吗我当初两天就写完了诶。”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是论文的问题是楼主懒的问题吗?”

“我们公司快倒闭了。”

“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

“要倒闭了还不赶快找工作,刷豆瓣就能拯救你的公司了?”

总觉得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别人总能从前提结论一个个找到你的漏洞然后攻击你。

互联网真的是放大镜。

微博博主河森堡有一段微博我很喜欢:(侵删)

“我在生活里:“宫保鸡丁超好吃。”

我在微博上:“仅就我个人不排除主观情绪的有限观察来看,中国社会中(含港澳台及各自治区直辖市等)有一部分人认为,在食材可靠且烹饪技法得当的情况下,宫保鸡丁这道菜与他们对于美味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契合并不意味着宫保鸡丁相对于其他菜式更符合美味的标准,也不意味着其他的菜式不受欢迎,此外,需要特别指出,这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没有做过相关统计和定量分析,所以无法保证一定正确,请诸位谨慎理解。”

我经常会看热点事件下的评论,除去广告骗赞的外,确实有很多都是情绪化(也不排除是本人思想)令人看着反感的言论。当然,那些言论确实不需要取悦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我看上去的“反感”也有可能是其他人眼中的“赞同”。但是,网络这个平台让人表达的是真实想法吗?

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表达的是不是你的真实想法。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尔多(P.C.Zimberdo)在1973年做过一次“模拟监狱”的实验。请24名正常的大学生分别随机组成“犯人组”与“看守组”。“犯人”被戴上镣铐,双眼被蒙住。“看守”有一切警察配备的器具。

实验发现,原本这些平等的人,因为进入角色的不同,最后都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和摆脱社会规范约束的一些极端行为。

扮演“犯人”的实验者逐渐变得软弱、无助、抑郁;扮演“看守”的实验者也逐步有虐待“犯人”的倾向。

津巴多尔的实验表明,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人因为不容易被识别而被湮没于匿名之中。

而这个效应(“匿名制服效应”)在网络上的体现,表现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为其穿上了“网络制服”,产生了这种“匿名制服”效应。使得每个个体(主动/被动)的进入了“去个性化”与“去责任化”的状态——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降低个体责任和个人对社会评价的关注。

由于网络虚拟性,网友们可以随心所欲以各种面目和身份出现在网络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征等在一些网络空间下进行聚集。而由于兴趣爱好趋同,网民的言行也常会出现高度趋同性,这种群体的力量甚至比现实世界中群体的力量来得更迅速更强大,对同一事件的关注度更高,言论更趋一律。这种集体心理场在网络匿名的催化下得到强化,网民变得更为轻信和盲从。

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认为:“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网络之声》的作者格雷·舍柯(ClayShirky)通过研究证明:“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极端主义,但又明显缺乏一个有节制的声音。一个个体最初可能是带着相对中立的观点看某个问题的,但与别人就此在网络中讨论后,他可能从中间的地段向边缘地带发生偏移。”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尼斯就分析研究了大量错误的“群体决定”,发现一个决策群体内聚力越强就越容易导致群体思维的错误。

——“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

评论者们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表达的是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相关文章

  • 总感觉在网上有很多杠精。

    总感觉在网上有很多杠精。 豆瓣有一个「杠起整个地球」的小组,里面的画风是这样的,不得不说确实映射了一些网络上的迷之...

  • 仇富仇官杠精的心理

    原本我以为,杠精只存在网上,网上的那些喷子很多都是收了钱的。但是这里我回一趟老家,发现其实周围很多人都有杠精的思...

  • 2023-01-20

    总有些杠精在网上找存在感 吐了

  • 喜欢就是金句第7天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很多杠精,杠精的特点就是会说:“你看,打脸了,你前面这样说,后面又这样说” 但实际上你会发现,...

  • 某人解放了!

    听,见真知 如何战胜一个“杠精”? 一、为什么杠精总提出奇怪观点? 《 学 会 提 问 》 1.想战胜杠精,得先理...

  • 怎么让“杠精”闭嘴?方法在最后

    “杠精”的表现有哪些? 知乎上有一个“杠精的表现是什么?如何避免成为杠精?”题目获得了7,015,044人关注,1...

  • 厉国刚 |遇上“杠精”,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厉国刚 |遇上“杠精”,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你遇到过“杠精”吗,你身边有“杠精”吗?估计许多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没有...

  • 2018-11-05 更文Part 5-“杠精”

    我相信,在很多人的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辣么几只,让人感觉濒临崩溃的糙友。 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形容,俗称“杠精”...

  • 杠精什么的太可怕了

    啥是佩奇?额...不...啥是杠精?网络上很多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把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都统称为“杠精”。 杠精...

  • 杠精

    我在网上被人骂过几次杠精。 被骂时一脸懵逼,心想自己虽然没被杠过但平常见人骂杠精时也是同样义愤填膺的,没想到自己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感觉在网上有很多杠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s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