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
《夹边沟记事》
一、如获至宝
腊月二十五傍晚,领着孩子去赶集。
大集上居然有一个旧书摊,摊上有一本书叫《夹边沟记事》,这本书一下子就进入了我的法眼,但是我并没有立即买下。我在心里想,如果逛一圈回来这本书还在的话,我就买,可能心里想的是,虽然仅十块钱,但毕竟是一本旧书,可以回家在网上买一本新书。
买完东西回到旧书摊,发现那本书还在。虽然它很旧,书页已经泛黄,书皮也很旧,边上有些磨损,但是并没有散架,装帧的很结实,花十元果断买下。这时我心里想的是旧书和新书一样看,并且旧书便宜,这样省下来的钱不就可以多买一本书了吗?
回家后很庆幸把书买下了。因为在网上一搜,当当、淘宝、拼多多都没有《夹边沟记事》。这让我觉得如获至宝,差点就错过了。
这让我想到上学期间看的一本书《静静的艾敏河》,当时在图书馆借的,很破,但是很好看,当时在网上搜,想买一本保存,但是搜索了全网都没有卖的。后来这本书编成了电视剧《国家的孩子》,可能大家有不少看过的。现在出于好奇,我搜了一下《静静的艾敏河》,居然有了,但都卖到了一两百块钱,估计是停印了,网上卖的都是珍藏版。
寒假这几天把《夹边沟记事》看完了,果然很喜欢,它让我了解了一段艰难残酷的历史。
二、夹边沟
夹边沟,为甘肃酒泉一个羁押右派分子的劳改农场,从1957年开始关押的近三千人,至1960年底幸存者已不足一半,是一处充满了苦难、饥饿和死亡的伤痛之地。
作为一名学地理的人,在每读一本书之前,总是先定位,读《夹边沟记事》也不例外。首先在地图册上找到夹边沟。
三、内容简介
《夹边沟记事》讲述了1957~1960年,在荒无人烟的河西走廊、茫茫戈壁,几千名因言获罪的人们,被迫劳教或劳改的故事。
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死难者早已化为白骨,连他们的后代也不知道埋在何处。作家杨显惠不辞辛劳,四处寻访,历经数载,终于揭开了历史的盖子。
全书有近20个故事,上海女人、李祥年的爱情故事、饱食一顿、逃亡、一号病房、夹农……这些故事对众多受难者命运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沉的揭示,对绝境中的人性有着十分出色的描绘,更直视了这一历史悲剧的精神本质和深刻教训。这些受难者,他们在天寒地冻的荒漠中与世隔绝、终日劳作,并且经历了罕见的大饥荒,几乎吃尽了荒漠上能吃和不能吃的所有东西,最后仍被活活饿死。
绝境般的艰辛
在劳改农场里,饿死很多人。在《夹边沟记事》中,这种饥饿感是如此的真实。书中写到,老鼠和蜥蜴都逮绝了,树叶吃光了,拿来填充肠胃的东西都没有,连别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也吃,有人头往膝盖上一垂就死了,被抛尸荒野,赤条条的身体像剥去了树皮的树干。
难以想到,也有人是撑死的。在《饱食一顿》故事中,几个“右派”被派往酒泉拉土豆,趁此机会,他们煮熟了足有160斤的一麻袋土豆,一口气通通吃光,吃不下去了,还伸着脖子瞪着眼睛用力往下咽。结果,返回途中,一名吴姓“右派”在卡车的颠簸之下,活活胀死。《一号病房》故事里的李汉祖,则是一口气吃了家里寄给他的两斤炒面和一斤白糖,痛苦不堪地被撑死的。
书里,这种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这样的文本以其真实性向我们揭示了目光所及范围之外的另一种生存状态。如今,“饥饿”已成为一个历史词汇,关于苦难的记忆渐渐远去。今天这个食物充沛到大家考虑的都是节食和减肥的年代如何能品味当年他们的辛酸?
艰辛中的温暖
《夹边沟记事》描写了一个人间地狱和一个个惨绝人寰的命运。但有那么几个故事、几个人,即使生存条件恶劣,却是温暖人心的。
在《上海女人》故事里,那个倔强而勇敢的上海女人,走了几千里路来看右派丈夫,孰料几天前他已饿死。她近乎偏执地不吃不喝,坚决地要看到丈夫,即使是尸体,也坚持要带着离开,就算无法带走,也要火化成灰,带着回家。这种生死与共的夫妻情分,令人动容,为之落泪。这个故事就像荒冢上不知何人献祭的小花,让人感到一丝暖意,知道这枯骨曾经也是鲜活的一条生命,有爱他的人。
在《李祥年的爱情故事》里,李祥年被打成右派后,为了初恋情人的幸福,狠心不与她联系,后来忍不住思念逃跑去看她,几经磨难到了家门口又放弃了,只因不想连累对方,自己却付出了判刑六年的代价。
四、作者简介
杨显惠,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现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家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定西孤儿院纪事》等书。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
一个作家不应该回避他每天所生存的这个变化的空间。杨显惠先生是甘肃兰州人,从小就听说过当地的夹边沟的事件。他对这个事件是放不下的,所以在半百之年开始着手调查在甘肃酒泉一个叫做夹边沟的农场,以及这里曾经发生的种种不可想象的苦难。他在几年里往返于甘肃天津两地,除了辗转采访当时在农场劳改的幸存者,还要搜集史料实地调查。杨显惠先生说,“我们关注前人的历史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因为关注历史,就等于关注现实,也等于关注我们自己。
2000年春季《上海文学》开始连载《夹边沟记事》;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2008年花城出版社重新出版这本书,恢复了它的原名。
我买的这本就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9月第1版,2011年9月第6次印刷。
五、历史知识补充
1957年整风运动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在4月27日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号召党外人士“鸣放”,鼓励群众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也可以给共产党和政府提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
根据党的八大精神和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决定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毛泽东后来指出,党希望通过整风,达到这样的目标: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包括许多有影响的党外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大量批评和建议。绝大多数意见比较中肯,富有建设性,对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大有益处。
然而,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许多复杂情况出现了。极少数人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他们把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要求“轮流坐庄”,把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说成是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根源。这种异常现象引起党的警觉。6月,中央要求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
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对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进行批判,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把大量思想认识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这是党的历史上的一大教训,使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遭受挫折。
大鸣大放
“大鸣大放”(或“大鸣”、“大放”),是1957年春夏,共和国开展整风-反右运动时,新出现又风靡一时的政治语汇。大鸣大放”中的“鸣”与“放”,本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缩写或简称。指群众在对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保守或反动的一派。右派政治家一般会采取各种保守的政治立场,并且倾向于维护现有统治建制及既得利益。
右派源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来自第三阶级的自由派参议员坐在主席的左侧,这是自1789年三级会议以来的习惯;而贵族阶级、第二阶级的成员则坐在右侧。之后的立法会议(Legislative assembly),将坐在右侧,支持旧制度(Ancien Régime)的君主主义者称为右派。这个根据自己政治立场而分坐大会主席左右席位的传统延续到了今日的国民议会,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保守、传统的一派。
《学习力就是生存力》
2023年2月2号,星期四下午,在网上听了北京市东城区地理教研员潘化兵的报告。
她提到两本书《学习力就是生存力》日本百岁老人桥本武著;另一本是中勘助的小说《银汤匙》。立即买入。
我喜欢书,就像有些人喜欢漂亮衣服,有些人喜欢珠宝,遇到喜欢的就买,我不在乎吃穿,生活上也尽可能简洁,但对书越来越有执念,我看书并不为获得高深的知识,纯粹就是因为读书快乐。在《学习力就是生存力》这本书第三页写到:“对我而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成功。”如果以此为评价标准,那么我也是成功的。记得初中时我的学习目标便是“能够自食其力,闲暇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或许与当时为获得好成绩而急功近利背书,放弃读“闲书”有关系。
在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周群为《学习力就是生存力》所做的推荐序言中提到:桥本武强调像“玩”一样的“学”,教师应当创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他带着学生开展《银汤匙》的“慢速阅读”,让学生在看起来“绕远”的各种读写活动中热爱母语和传统文化,也热爱上学习、思考、质疑、探究、合作……
所谓“绕远”,就是深入解读。潘化兵老师说对地理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进行地理阅读,要学会“绕远”。其实我们平常就是这么做的,之前听康老师的课,王超老师的课,他们讲解地理题,都是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所给地理材料,挖掘里面的知识。并且,教研员王永军主任在给我们开研讨会时也曾亲自领我们仔细挖掘地理材料,还记得他解读雨极火烧寮降水多的原因。
无论听课也好,讲座也好,对我深入分析材料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每节课都带学生们深入解读地理材料,学生们也觉得综合题似乎不那么难了,因为当对地理材料详细解读之后,答案迎刃而解。
《学习力就是生存力》这本书,是作者长达百年时间,时而思考,时而育人,进而略有所悟的“教育人生”。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开展慢速阅读国语课的原因,慢速阅读课之外,也介绍了作者通过其他方式教给孩子们的一些内容,还有国语课外,作者是怎样与孩子们相处的,除此之外,还有面向孩子们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人应该怎样活着等。
《银汤匙》
2023.3.19 七
桥本武老师用三年时间带领学生精读《银汤匙》,我也开始每晚给孩子们读《银汤匙》,并进行简单解读,毕竟我自己读书都是很都以休闲为主,并不细嚼慢咽。所以我大概也就解释一下一些名词,比如什么叫“银汤匙”,比如“1.5厘米”,也就是幸幸的一节手指头那么长。孩子们看了看一小截手指头,那么小,于是问:“那么小的小汤匙能拿的住吗?拿都拿不住,怎么用来吃饭?”那么银汤匙是用来吃饭的吗?不是吃饭的话,那是用来干嘛的?于是接下来这一章就是讲银汤匙的用途……
但是孩子们似乎不喜欢,也可能理解不了,所以坚持了三四晚上后就转成我自己看。看完后给每一章定了个题目,如下:
银汤匙
前篇
1.引入银汤匙
2.银汤匙的由来
3.大阿姨
4.孱弱的我
5.稻荷神社,买点心
6.看杂耍
7.神田
8.游戏扮演
9.明神庙会
10.搬家—山手地区
11.盖新房
12.拜佛
13.糖果饼干
14.美食
15.疯子
16.玩游戏
17.晚上睡觉
18.百人一首,和歌
19.团扇、蟋蟀、麻雀、乌鸦
20.花园、菜园
21.盂兰盆会
22.大黑神庙会
23.杂耍场
24.夜市
25.庙会上的玩具、葡萄干、喜剧
26.和朋友们玩“紫云樱花开了”
27.阿国
28.和阿国捉迷藏
29.和小伙伴儿一起玩
30.小贩们,阿国的父亲
31.夏季傍晚,常玩儿的游戏
32.要上学了
33.上学了
34.学校生活
35.到甲班
36.课堂上厕所
37.喜欢德育课
38.躲藏
39.海边旅行
40.跟人打架
41.新邻居阿蕙
42.努力学习
43.解救阿蕙
44.和阿蕙玩耍
45.和阿蕙的小争吵
46.抢读比赛
47.讲故事比赛
48.冬夜游玩,最亲密的伙伴
49.新邻居富公
50.和阿蕙和好
51.挑战富公
52.桃花节
53.阿蕙搬走了
后篇
1.中泽老师
2.丑田老师
3.蟹本
4.和哥哥钓鱼
5.哥哥带我去海边
6.大海螺
7.不再和哥哥一起外出
8.养蚕
9.我的爱好:绘画唱歌
10.讨厌德育课
11.阿贞
12.放风筝
13.夏天
14.老生
15.老生赠画
16.探望大阿姨
17.大阿姨给我做鱼吃
18.卖花老婆婆
19.爬山
20.漂亮的女人
21.观赏月亮
22.共进晚餐
看《银汤匙》,让我回忆了很多童年乐事,比如看了第26章和朋友们玩“紫云樱花开了”,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马兰开花21”的游戏;看到第31章夏季傍晚,常玩儿的游戏,我想到小学时每天放学后都在大街上和小伙伴们玩耍,踢毽子,跳绳,玩木头人,捉迷藏等游戏,那时候真的很快乐。
玩具盒里的一把银汤匙,引出作者少年时的真实故事。
作者从小体弱,聪明慧黠。上学以后,作者因为爱唱反调,遇到同学恃强凌弱,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连哥哥也对他恨铁不成钢,可他偏偏不惧不恼。敢想敢说。他提出的问题,也许今我们今天也不知道答案。
作者享受着小伙伴甜蜜的欺负;也因为自己竟能安慰人高兴的差点儿跳起来;和小对手一起撑到完美收官,然后坦白说“其实我很着急”……一般人眼里的“不一样”的小孩逐渐融入大千世界,并走出了独具魅力的真实人生。这本书让几代人、几代读者在字里行间含笑带泪,从中真的了解孩子,其明净细腻的语言更是行云流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