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叶一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鉴别方式(二)

叶一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鉴别方式(二)

作者: d0f07582b292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00:12 被阅读4次

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查处的有关案例,剖析虚构经济业务方式,进行财务造假的基本手法及其各种演变情形,探讨如何识别该类型的财务造假。

近年来,证监会相继查处了“绿大地”、“万福生科”、“天丰节能”等多起IPO财务造假案件。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此类案件财务造假的手法多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虚构经济业务的方式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使发行人业绩符合IPO发行标准。但细究其造假手法时,发现造假手法在逐步演变,手段日趋复杂,隐蔽性越来越强,查处难度越来越大。

一、造假的逻辑

发行人财务造假的目的一般都很明确,或使公司的财务指标,如利润、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达到基本发行条件;或使公司的主营业务突出、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争取更好的发行价格。

在此目的下,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发行人采取虚构经济业务的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可以同时解决多个问题:

一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变得十分突出;

二是保持利润、收入、资产的同步增长态势;

三是考虑了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能保持各项财务指标的稳健性,不容易引起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注意。

在实际造假过程中,发行人首先会根据发行条件设定出年度目标利润金额,计算出当年需要虚增利润的金额,再根据销售净利率等指标反算出需要虚增收入的金额,然后根据毛利率计算出虚增生产成本的金额,进而推导出虚假采购的金额;

接着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消化虚假毛利占用的资金;最后发行人会将造假金额分解到每个月份,安排人员具体实施。

二、造假的手法及演变

虚构经济业务型造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其中关键的环节有三个:

虚构客户和供应商;虚构资金流与虚构经济业务相匹配;如何“消化”虚构毛利占用的资金。

(1)一虚构客户和供应商的手法

1、成立空壳公司,或利用关联公司进行造假

发行人在虚构客户和供应商时,一般喜欢使用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关联公司,或者成立一些空壳公司进行造假,如绿大地。发行人经常使用其员工或亲属的名义注册一些空壳公司,并开立银行账户,这类公司几乎没有正常的业务,其存在的价值就是在虚构经济业务,造假过程中扮演客户或供应商的角色。由于其公章、账簿等实际掌控在发行人手中,造假极为便利。但是,由于人员、注册资金、联系方式等各方面与发行人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加上业务比较单一,很容易被识别或者被认定为关联交易,对于发行人来说风险比较大。

2、利用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造假

由于空壳公司容易被发现,发行人对此进行了改进,即使用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造假,如万福生科等。一方面,客户与供应商是真实的,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发行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真实的经济业务往来。另一方面,发行人在真实交易基础上,伪造少部分虚假交易,有的在交易数量上做文章,有的在交易价格上做文章,虚虚实实,让人真假难辨。

造假过程中,部分客户、供应商与发行人之间可能存在串通,在资金划转、函证等方面为发行人提供便利。如果客户、供应商不配合的话,发行人往往通过自己的关联公司进行资金划转,并伪造合同、出入库单据及收付款记录掩盖真实的资金来源和去向。

这种造假方式很隐蔽,真假混杂,不易识别。但由于这种造假方式往往需要客户和供应商的配合,造假成本比较高,在客户和供应商不愿意配合的情况下,被识别的风险也比较高。

3、利用海外客户和供应商造假

在近期查处的财务造假案件中,发行人大量利用海外客户或供应商进行财务造假。一种情况是在国外成立关联公司或空壳公司,伪装成客户或供应商与发行人进行虚假交易;另一种情况是伪造与海外客户之间的合同,虚增销售价格,虚增的收入部分自行安排海外关联方付款。

这种造假手法隐蔽性更强,识别难度更大,其原因在于,叶师指导YESMACD:第一,国外合同与国内合同本身存在较大差别,难以识别真假;第二,实地访谈、资金、工商资料调取成本较高,中介机构一般很少采取实地核查程序,监管机构则面临监管权限的问题,即使通过国外监管机构调取相关资料,也面临时间长、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等障碍;第三,中介机构往往会将海关走访或函证结果作为有力证据,而实际上发行人报关缴税时使用的就是虚增后的数据,中介机构不仅发现不了问题,而且还会受其误导。

三、虚构资金流的手法

1、大量使用现金交易

当发行人虚构的客户或供应商中存在大量自然人或个体户时,发行人往往大量采用现金支付供应商款项,收到个人款项时,则采取现金缴存的方式存入银行,如蓝田股份造假案等。

此种手法下,账面记录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来源和去向,而且难以进一步追查,给虚假采购和销售的认定带来巨大障碍。

但由于这种手法众所周知,在IPO审核中受到的质疑也较多,后来发行人都逐渐减少现金收付的比例,采取此种方式造假的空间受到挤压,逐步被其他手法取代。

欢迎朋友们关注收藏转发!

文/叶一良

阿布达比首席策略师、知名宏观经济评论员

相关文章

  • 叶一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鉴别方式(二)

    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查处的有关案例,剖析虚构经济业务方式,进行财务造假的基本手法及其各种演变情形,探讨如何识别该类型的...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方式二

    当上市公司出具业绩承诺时,存在财务造假动机。 不丧失控股权的少数股权转让收益不可以确认收益。因为是权益性交易,差价...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方式一

    出于谨慎性原则亏损之后产生可弥补亏损的公司,一般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实际上是给公司增加压...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方式三

    资金往来异常,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某上市公司涉嫌巨额违规占资,具体表现为:上市以来业绩平平,净利润一年比一年少,而经...

  •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1.虚增应收账款来虚增收入的财务造假识别。 这种造假方法就会在“应收账款”科目留下明显...

  • 揭秘上市公司造假三大套路

    在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造假动机:第一是保壳,避免退市或被ST。第二是融资圈钱,增发配股。第三...

  • 如何用PowerBI自定义函数批量爬取财务报表

    前三列利用向下填充补充数据 相关阅读: 用PBI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一) 用PowerBI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我也不知道它为啥要造假,要先吐槽它一番。 因为,我也用了小部分资金买了它,价格在9块多。通过康美...

  • 去哪里下载上市公司年报(或财务报表)?

    会计;财务分析;上市公司;审计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说明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通常指的是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四

    南洋股份财务报表存在造假可能性的迹象: 招股说明书强调,公司采取套期保值及远期订单锁定成本策略,而2008年第四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一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鉴别方式(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tk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