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借荆州”的一个后续小故事——“披发入山”事件
按照《资治通鉴》的时间安排,这是一段用倒叙的形式写的故事。 孙权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看到刘备入川取蜀后,回忆当年自己和刘备准备伐蜀的一段故事。由于书写的方式是倒叙的形式,时间划分上并没有交代很清楚,LZ看半天都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按照三国志的叙述,这段故事有三个版本,而且本本不同,从而使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LZ现在把这三个版本都给大家呈上来,让我们来自己分析一下。
《先主传》:“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
译文:孙权派使者希望与刘备一起取蜀,刘备本想答应,但是吴终究不能越荆而取蜀,蜀地可据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说:如果我们为吴开路,进未必能够攻克蜀,退则被吴乘机攻击,大事去矣。我们今天可以赞同他伐蜀,可以推脱由于刚到新地方,不敢兴兵,吴肯定不敢越过我们取蜀。这样进退的话,可以得到吴,蜀两个地方的利益。刘备同意了,孙权果然不再提出。
《吴主传》:“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乃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
译文:(写在公元215年)早先,因益州牧刘璋颓废,周瑜,甘宁劝孙权取蜀,孙权以此谘询刘备的意见,但刘备因为自己久欲染指益州,便忽悠孙权道:“我与刘璋都是汉朝宗室,希望凭藉祖先明灵彼此依护以辅佐汉室。如今刘璋得罪阁下的下属,我听了悚然而惧,几欲掩耳不闻,还望足下宽恕刘璋。若阁下不答应我这个请求,那我刘备则当披发入山永不过问天下之事了。”后来刘备亲自西征刘璋而留关羽留守荆州,孙权大怒骂道:“这奸诈的老贼居然敢骗我!”
《献帝春秋》:“孙权欲与备共取蜀,遣使报备曰:“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欲自图蜀,拒答不听,曰:“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於操。今暴师於蜀、汉,转运於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於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於沧海,观兵於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这个太长了,只写大意:孙权想与刘备共同伐蜀,刘备因为想自己独占西蜀,找个理由拒绝了他。孙权不听,派孙瑜住夏口,刘备不放他过去,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让后派重兵据守要塞。孙权明白了他的意思,让孙瑜回来了。
从以上三处记载中可以看出,《吴主传》还问题不大,但是,《先主传》和《献帝春秋》在内容上是有冲突的。LZ根据这三个版本,结合了《资治通鉴》上面的叙述,以及以往发生过了的事情推测了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如下:
1)早在南郡之战前后,周瑜,甘宁就向孙权提出过伐蜀。(公元208-209年)
2)孙权在刘备招亲的时候(公元209年,孙刘应该只见过这一面),向他咨询过,刘备因为己久欲染指益州,就回答说:我与刘璋都是汉朝宗室,如今刘璋得罪阁下的下属,还望足下宽恕刘璋。若阁下不答应我这个请求,那我刘备则当披发入山永不过问天下之事了。(不知道孙权的反应)
3)周瑜在公元210年提出了伐蜀的具体方案(LZ前面叙述过,见47楼的第二套方案):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入川,孙权答应了。周瑜在回江陵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染急病猝死在巴陵(巴丘)。
4)周瑜死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
5)在孙权借出荆州之后,想和刘备商量共同取蜀(具体时间不详)。而这个时候,刘备已经坐拥荆州,知道孙权终究不能越荆而取蜀,蜀地可据为己有,回绝了他。
6)在以上的三家记录中,除了当事人说话的具体言辞有些差异以外,基本内容还是吻合的,和以往发生的事件也能对的上。然后分歧就出现了:《先主传》中写道的是,孙权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以后,就拉倒了。而《献帝春秋》中则记载孙权不答应,想要让孙瑜强行通过。刘备不放他过去,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让后派重兵据守要塞。孙权没办法也就算了。
7)在时隔多年之后的公元215年,孙权看到刘备入川取蜀,痛骂刘备:“猾虏乃敢挟诈!”
《资治通鉴》上面记录的没有LZ8得这么详细,但是过程差不多。《资治通鉴》引用的是《献帝春秋》中的记载,有可能是因为那个“披发入山”的情节,和《吴主传》中叙述的“备当放发归於山林”暗合的缘故。
LZ评判:孙权骂刘备“猾虏乃敢挟诈!”肯定是气急了的缘故,但是没有神马道理。刘备虽然之前说了很多推脱之词,但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刘备自己想入川的想法,在当时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告诉孙权知道的,所以只能事先忽悠,事后耍无赖。(刘皇叔忽悠的本事雄冠三国,刘皇叔V5)。孙权把荆州让出去以后才想起来入川,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这件事也是阁下自己决定的,能怨得了别人? 由此可以推断,“让荆州“一定不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成熟想法,而是在非常仓促的时间内完成的一个轻率的举动。而孙权最晚在公元215年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他心里对“借荆州“一事,已经开始后悔了。
2.9.
小番外:小凤凰庞统庞士元
在荆州争夺战的前期,有一位穿梭于周瑜,鲁肃和刘备之间的人物:就是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庞士元筒子。他虽然不是神马关键性人物,倒也有一些八卦话题和荆州有关,所以单独拿出来818。
庞统是襄阳人,荆州本土人士。历史上没有记载他长得啥模样,罗贯中写他“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估计是在编排他。庞统小的时候挺迟钝的,木有很大名气。长大后被颍川人司马徽赞许,从此名声大振,“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于荆州。
早先在刘表的时代,庞统就被当时的南郡长官录用做功曹(也叫功曹史,西汉时置,是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一类。当周瑜夺下荆州后当了南郡太守,就抓了他继续给自己当功曹。周瑜身为南郡太守,并不直接管理郡州事务,而是用荆州人治荆州的办法。“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荆州先贤传》。有关这段时间没有具体记载,所以也无从得知他们的关系。但貌似双方关系还不错,直至周瑜死后,庞统送丧回到东吴。
由于他名气大,很多东吴的名士们都慕名而来和他见面,还和就每个人的才干品行等等八卦评价了一番。庞统的评价,据LZ看口气颇有些名士派头,小狂,但不至于讨厌。他对自己评价:“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被他评价过的其他人也都还接受,还想等到天下太平了以后,大家再聚到一起,继续八卦别人“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蜀书-庞统传》(可惜啊,小凤凰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够回来,咳。。。)
之后庞统又返回了荆州。当刘备得到荆州以后,把庞统改任为耒阳令,因为看他不治,罢了他的官职。这时候鲁肃给刘备写了一封推荐信:庞士元不是百里之才,如果让他担任治中、别驾等职务,才能让他发挥出才能。“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鲁肃童鞋很给力啊,对刘备太好了。(LZ:子敬童鞋,你是不是早就想让刘备赶紧入川,去给曹操当敌人啊?)
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极力推荐下。庞统被刘备聘为军师中郎将,和诸葛亮同级别,在待遇上也只亚于诸葛亮。庞统是刘备入川的关键性人物,有了他刘备才敢在初期阶段把诸葛亮留守在荆州。入川后庞统一直陪在刘备身边,筹划了很多好的谋略。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挺可爱的: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对他说:“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庞统入川已经和荆州没什么关系了,LZ就不多8了。最后小凤凰死围攻雒县的战役: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三国人看来能活到五十岁就算长寿啊。
2.10.
三国荆州图霸,都留与后人八卦——之论:“借荆州”到底是不是发生过?(上)
到此为止荆州之争的第一个重要部分就结束了,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暂时和平期。在这五年间三国发生了很多其他的事情,但是都已经和荆州没有太大关系了,LZ在后面还是会简单介绍一下的。在这个第一部分结束之前有必要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因为“借荆州”是三国期间几个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而“借荆州”的真实性同时决定了日后孙权向刘备要回荆州的合法性。这个合法性同时又延伸到了下一个问题:谁先撕毁了孙刘联盟的合约,导致双方反目。所以再继续八卦之前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借荆州”到底是不是真的。为神马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而且如果是“借”的话,那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借了多少?”和 “怎么还”。
不论谁研究这个问题都躲不过《裴注三国志》的原版。但是由于里面相互矛盾的地方太多,又是三家共同的史实,所写内容,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想探究真伪,必须从原版开始,在《三国志》里面寻找答案。
(一) 以下为LZ自行分析的结果:
赤壁和南郡之战以后,荆州被分成了三部分:(见22楼地图)
1) 曹操拥有以襄阳,樊城为主的荆州南郡北部,之后这部分荆州被曹操从南郡分了出去,另立为襄阳郡。(从此有了荆襄九郡之说)
2) 孙权拥有了大部分南郡:《周瑜传》:“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屯据江陵。”(209年)
3) 刘备拥有了荆南四郡和公安:《先主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周瑜传》:“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LZ自己能够找到的,荆州是东吴“借”给刘备的证据:
1)《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2) 《程普传》“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
3)《庞统传》:“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这个只能是个间接证据,写的是周瑜帮助刘备取荆州。”
4)《吴主传》:“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谨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5)《先主传》记载:“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后两个里面没有写到“借”,但是写到了还。
究竟借了多少?
LZ个人认为:荆南四郡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公安应该是周瑜给他的对南郡战役支持的报酬(但也有人说公安本不属于南郡,属于武陵。请资深吴粉们验证一下啊?但是南岸除了公安木有别的地方了啊?)。所以如果“借荆州”属实的话,那么也就是孙权把自己手中的那部分荆州,也就是以江陵为核心部分的,长江以北的南郡“借”给了刘备(见图187楼)。这点可以通过“披发入山”一段证实,在周瑜死后不久,南郡就已经落入了刘备之手。
具体时间和主要情节:
鲁肃提出“借荆州”的时间前面已经八卦过很多了,不多谈了。而“借出荆州”的具体时间肯定是在周瑜死后,它的情节记录在:
《鲁肃传》:(周瑜死后)“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和
《程普传》:“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复还领江夏,……。”(老先生跑来跑去滴很辛苦哈)
(二)那么后世的其他人都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持肯定意见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LZ这里八卦的时间安排和过程,基本上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同步。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周瑜死后)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令程普领南郡太守。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乃分豫章为番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复以程普领江夏太守,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
这里面“乃分豫章为番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好像是孙权的条件,他从长沙(刘备的地盘)分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LZ小注: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控制长江沿岸地区)。
2.11.
三国荆州图霸,都留与后人八卦——之论:“借荆州”到底是不是发生过?(中)
除此之外还有几位重量级的持反对意见者。头一个就是清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记》中所谈论到的:“借荆州之非”
这篇文章写的挺好玩儿的,而且是用一种瑜LZ截然相反的视觉眼光来看待的这个问题,对比之下很值得八卦八卦。文章不太长,全文转过来给大家观赏一下:
借荆州之说,出自吴人事后之论,而非当日情事也。江表传谓「破曹操后,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刘备。而刘表旧吏士自北军脱归者,皆投备,备以所给地不足供,从孙权借荆州数郡焉。」鲁肃传亦谓「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肃劝权借之,共拒操。操闻权以地资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后肃邀关羽索荆州,谓羽曰『我国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权亦论『肃有二长,惟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此借荆州之说之所由来,而皆出吴人语也。
夫借者,本我所有之物而假与人也。荆州本刘表地,非孙氏故物。当操南下时,孙氏江东六郡,方恐不能自保,诸将咸劝权迎操,权独不愿。会备遣诸葛亮来结好,权遂欲藉备共拒操。其时但求敌操,未敢冀得荆州也。亮之说权也,权即曰「非刘豫州莫可敌操者。」乃遣周瑜、程普等,随亮诣备,并力拒操。(亮传)是且欲以备为拒操之主而己为从矣!亮又曰「将军能与豫州同心破操,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是此时早有三分之说,而非乞权取荆州而借之也。赤壁之战,瑜与备共破操。(吴志)华容之役,备独追操。(山阳公载记)其后围曹仁于南郡,备亦身在行闲。(蜀志)未尝独出吴之力,而备坐享其成也。
破曹后,备诣京见权,权以妹妻之。瑜密疏请留备于京,权不纳,以为「正当延挈英雄。」是权方恐备之不在荆州以为屏蔽也。操走出华容之险,喜谓诸将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耳。」(山阳公载记)是操所指数者惟备,未尝及权也。程昱在魏,闻备入吴,论者多以为权必杀备,昱曰「曹公无敌于天下,权不能当也,备有英名,权必资之以御我。」(昱传)是魏之人亦只指数备,而未尝及权也。
即以兵力而论,亮初见权曰「今战士还者及关羽精甲共万人,刘琦战士亦不下万人。」(亮传)而权所遣周瑜等水军亦不过三万人,则亦非十倍于备也。且是时,刘表之长子琦尚在江夏,破曹后,备即表琦为荆州刺史,权未尝有异词,以荆州本琦地也。时又南征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皆降。琦死,群下推备为荆州牧。(蜀先主传)
备即遣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其租赋,以供军实。(亮传)又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羽传)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飞传)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云传)遣将分驻,惟备所指挥,初不关白孙氏,以本非权地,故备不必白权,权亦不来阻备也。迨其后三分之势已定,吴人追思赤壁之役,实藉吴兵力,遂谓荆州应为吴有,而备据之,始有借荆州之说。抑思合力拒操时,备固有资于权,权不亦有资于备乎?权是时但自救危亡,岂早有取荆州之志乎?羽之对鲁肃曰「乌林之役,左将军寝不脱介,戮力破曹,岂得徒劳无一块土?」(肃传)此不易之论也。
其后吴、蜀争三郡,旋即议和,以湘水为界,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最为平允。而吴君臣伺羽之北伐,袭荆州而有之,反捏一借荆州之说,以见其取所应得,此则吴君臣之狡词诡说,而借荆州之名,遂流传至今,并为一谈,牢不可破,转似其曲在蜀者,此耳食之论也。
赵老先生是完全站在了蜀汉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好好分析一下:
第一段大意:借荆州神马的,全部都是吴人事后自己编出来的,并不是当时的实情。
第二段大意:荆州本来就是刘表的,和东吴木有关系。当时赤壁之前东吴都在讨论投降的事情,唯独孙权不愿。是孙权求着诸葛亮,希望与刘备联合抗曹的。权即曰「非刘豫州莫可敌操者。」当时孙权根本就没提到过敢要荆州,而诸葛亮当时就提到过三分天下:“将军能与豫州同心破操,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
第三段大意:只有刘备才是曹操的的对手。孙权拒绝了周瑜的策略,是因为害怕没了刘备荆州不保啊!“是权方恐备之不在荆州以为屏蔽也。”曹操的谋士程昱也只认刘备厉害,而不认孙权“是魏之人亦只指数备,而未尝及权也”
第四段大意:当时刘备势力浩大,有刘琦的一万人,自己又有“关羽精甲共万人”。孙权家的也不过才三万人,其实差不多的。而且荆州本来就是刘琦的,他还是朝廷册封的荆州刺史。刘琦死后,刘备被群人推为“荆州牧”
第五段最重要了:诸葛亮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租子。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所以说荆州本来就是刘备的,吴人认为自己在赤壁中的功劳更大,应该得荆州,所以编出来这么一个借荆州的故事。
赵老先生最后说:“其后吴、蜀争三郡,旋即议和,以湘水为界,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最为平允。”后来的湘水议和还是非常公正的,而再后来的白衣渡江神马的,就纯粹是江东君臣捏造而来的“狡词诡说”。
其实看到这里,很多观众筒子们都已经明白了:一个《三国志》读者的个人倾向并不完全只是个人倾向,而是因为他看到的版本不同造成的。同样一个“借荆州”按照蜀汉的版本,就可以是这么解释。
而三国有三个版本,究竟到底哪个版本更加接近事实真相呢?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查了。按照LZ一本一本对照着看的亲身经历来看:一个国家对同一场战争描写的越详细,越说明他们赢了,而且赢得很漂亮。一个国家对一场大战越是一笔带过,越是说明,它输得很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貌似也是按照这个规律立论的。如果有哪位筒子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尽管提出来一起讨论。
这篇文章虽然抹杀了东吴的一切记载(“借荆州”这件事情上东吴的记载最详细),只以蜀汉记载为准。但是真正有说服力的就那么几条(谁更加怕谁啊,谁更加厉害,等等都是浮云),需要仔细研究:
1)荆州是刘琦的,刘琦死后,刘备领荆州牧。也就是说刘备拥有朝廷发给的荆州的产权证。
2)刘备的兵力浩大,有两万人左右
3)这点最重要了:诸葛亮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租子。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
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第一点:产权证神马的,是不足为论的。明面上的朝廷,其实就是曹操。他发给刘备产权证的意思,也是想让他们互相争执起来,使一个小小的挑拨离间之计。三国时期的官衔们,很多都是虚衔,并没有实际意义。举个例子:上面提到的,孙权(209年)第一次打合肥的时候,当时驻守合肥的守将,就是扬州刺史兼合淝太守刘馥。扬州是孙权的本土,但是曹操手下一样有一个扬州刺史。官衔本身在三国期间也就是件漂亮衣服,可以拿出来炫耀炫耀罢了,不一定就有神马实际意义。
第二点:刘备手里有两万大军,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给孙权听的。LZ很难想象它就是真的。兵力这种东西,一向都是自己人对自己人说自家兵力的时候,所提到的数目比较准确。任何其他说法,都多多少少会有意抬高,或降低。举例:曹操在赤壁号称八十万,被周瑜估计成十五六万(怕吓着主攻),实际上应该在二十万左右(貌似是曹操对谁说的)。而这个两万大军,LZ估计在一万左右,不会太多,应该也不会太少。(这个其实也和“借荆州”木有关系哈,LZ晕了)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用它佐证“借荆州”的不可能性。
诸葛亮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租子。“备即遣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其租赋,以供军实。”
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
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关羽传》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在南郡。 《张飞传》: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诸葛亮和赵云都没有疑问,应该他们那个时候就在荆南四郡。有疑问的就是关羽和张飞。
关羽的疑问最大:“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襄阳从来都没有到过刘备的手里,它一直都曹操的领土。襄阳和樊城是姊妹城市,互为犄角之势。那时候襄阳驻扎的是曹操的手下大将乐进,樊城驻扎着从南郡退回来的曹仁。日后关羽打得就这个地方,还死在了这个上头,襄阳怎么可能早在“借荆州”时期,就已经属于刘备了呢?那么只有一个说法:襄阳太守神马的是一个虚衔。但是他是不是真的驻扎在江北呢?
我们再来看看张飞:《张飞传》里面写得很清楚了:刘备定江南的时候,“以飞为宜都太守”,而等到他日后取得了南郡以后,把临江郡改为宜都郡,让张飞领宜都的四个县。那么张飞在之前得到的太守名号,应该也一样是虚衔才对。
我们继续再看:如果张飞领的不是虚衔的话,而关羽也确实驻守江北,就不管他在哪儿吧(关羽的肯定是虚衔,襄阳太守是不可能的),那么刘备的兵力究竟是怎么分部的呢?让我们继续看看地图:
荆州烽火十年即便我们假设:张飞在宜都(红色的蜀字旁边),关羽在(襄阳附近?好危险啊!),赵云在桂阳(三国的桂阳,网上有的说是湖南省郴城,有的说是广东一带,治所在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南。LZ就不较劲了,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大家使劲往南面找就是了。) 那么刘备这一区区一万多人马,被分割到了四个相距几千里以外的驻防(刘备自己在公安,诸葛亮就不给兵了),他这样做是想找死吗?网上有评论家说张飞,关羽和刘备正对着南郡做出一种包围之势,LZ看了感觉惊叹不已:您这个包围圈也恁不靠谱了吧?您这个是要包围周瑜啊,还是要打南郡啊,还是要北伐啊?(更何况夷陵驻扎着甘宁)
所以LZ个人结论:赵老先生这个结论,很不靠谱。几乎找不到任何靠谱的论据,来论证他的观点。
2.12.
三国荆州图霸,都留与后人八卦——之论:“借荆州”到底是不是发生过?(下)
另外一个重量级持反对意见的学者是华人学者:黎东方先生《细说三国》。这是一本书,很长,LZ只能挑出来“借荆州”的细节818。
引用原文章节如下:
----------------------------------------
于是,荆州七个郡之中,刘备有了四个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孙权只获得了一个半郡:江夏与半个南郡(曹方获得了一个半郡:南阳与半个南郡)。孙权认为,刘备白占了便宜。倘若孙权不派周瑜带了两三万兵来,倘若不是周瑜接受并实行了黄盖的火攻建议,刘备与刘琦的一万多兵(不足两万),早就被曹操的几十万兵吃得干干净净了。孙权自问待刘备太好,除了救了他以外,又送了年轻的妹妹给他当“续弦夫人”。孙权不曾预料到这位老妹婿竟然大揩其油,一举而“偷”得了四个郡。
刘备而且不久又在刘琦病故之时,叫部下公推他为“荆州牧”;事前,不曾与孙权商量。孙权认为,刘备越来越过分了。回想起来,当孙刘联军追曹操,追到江陵城下之时,孙权曾经对刘备的驻扎江陵对岸“油江口”的计划,表示过同意。这油江口的小地方,属于武陵郡孱陵县,在法理上既不属于刘备,也不属于孙权,而属于当时的已经投降了曹操的荆州刺史刘琮。不过,它在事实上已经入于孙刘联军的控制之下,刘备有资格在这油江口驻扎部队,甚至建筑一个新城,取名“公安”;比起孙权之喧宾夺主,把刘琦的江夏郡据为已有,任命了程普为江夏太守,刘备的作风不见得在道义上有什么逊色,更绝对说不上欠了孙权什么人情、什么债务。
孙权不甘心,两度为了这荆州几郡的地盘,与刘备失和。事后,他自己或他下面的文人,就造出一段“借荆州”的虚构故事来,以掩饰孙权背弃同盟、袭击关羽的丑行。
当时汉朝还不曾亡,天下是汉朝的天下,领土是皇帝的领土,除了汉献帝本人行使其自由意志之时以外,没有第二个人有权力把荆州或任何一州赏给任何人,或借给任何人(倘若按照今天的中国人的思想来说,中国是全体中国人的中国,不是皇帝一人的中国,汉献帝也没有把荆州借给别人的权力)。
有人说,孙权虽不曾借了全部荆州给刘备,却也真正借出了油江口、南郡江陵县的一部分。江陵是南郡的首县,也就是孙方的荆州的首县(曹方的荆州,已经改以襄阳县为首县)。因此,江陵与南郡被混称为一;也与荆州混称为一。那末,所谓借荆州,实际上是借江陵;借江陵,实际上是借油江口。虽则以大称小,究竟还可以把“借荆州”这三个字勉强说得通。
这一种说法,是一种不肯“实事求是”,而一味“好作调入”的说法。油江口,并不属于南郡江陵县;它是属于武陵郡孱陵县的。孙权并没有占领了这油江口,如何能把它借给刘备呢(到了孙夫人嫁给了刘备以后,才带了她的武装丫环与武装卫队来)?
孙权之所以念念不忘刘备“借去了”他自己的荆州,与周瑜之死有点关系。倘若周瑜不在建安十五年因箭疮而死,孙权对刘备之荆州“坐大”便不会有太大的疑虑 (有周瑜在,孙权就不怕刘备)。
------------------------------------------------------------
黎东方先生的论点已经比赵冀老先生的论点靠谱多了,他其实只犯了一个错误:“那末,所谓借荆州,实际上是借江陵;借江陵,实际上是借油江口。虽则以大称小,究竟还可以把“借荆州”这三个字勉强说得通。”
而问题就在于:借江陵,和借油江口是完全两码事情。黎老先生和罗贯中是同一个问题:他们手头上都没有地图。一旦地图在手,其实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就这个“借荆州”问题LZ就8到这里了,应该还有其他的不同观点,但是由于实在是篇幅有限不能多8了。其他观点LZ也看过一些,貌似还木有这两个靠谱,如果谁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拿来让LZ赏析八卦一番。
八卦历史确实是有很多个人因素在里面的,而如何看待历史中的记载,就要看个人的水平,倾向和历史观如何了。LZ 一向比较推崇,亲身经历,多方调查的历史观,从来不肯简单地相信某一位学者,砖家的地位如何了,身份如何了,如何权威了,神马的。上述两位学者的地位都很高,都很博学而且名气大。但是同样他们的观点,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最最关键的是:历史中的真相,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亲自考察,对比,分析,考证才好玩儿啊。人家的理论再好,只是拿来借鉴一下的,它并一定就是你自己的真实看法。
2.13.
小番外:从借荆州谈到《三国志》,顺便818陈寿
LZ在坛子里和人争执最多的还不是借荆州是否发生过,而是孙权同意借荆州的具体时间。其实吵架是很正常的,八卦三国的砖家们都已经吵成一锅粥了,从晋,唐,宋一直吵到当下,何况LZ这种自己写着玩儿的东西。
LS吵了这么半天,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来自《鲁肃传》里面的这一句话:“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周瑜病困,上疏曰。。。”陈寿童鞋就这一句话,把所有人都给搞的精神分裂了,留给了后人无数的悬疑八卦话题。
LZ认为这样写很不符合逻辑,司马光大学士也认为不合逻辑。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样写很合乎逻辑,那么大家就只能各自保留自己意见吧。
看了这么长时间的《三国志》,LZ趁此机会小8一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童鞋。《三国志》加上裴松之的注解,差不多是三国时期唯一的史料了。不论后世的刘知几,司马光也好,还是赵冀等更后世的史学家也好,都必须要从裴注《三国志》开始了解三国历史。
陈寿本身是蜀国人,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他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陈寿在蜀国灭亡的时候年仅三十一岁,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正式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开始正式撰写《三国志》,当时他四十八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三国后期的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但因为时代太近,有许多前期的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魏吴两国的史料多少还可以从一些现有的史书上面查找,例如: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但是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首先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加上刘备入蜀之前东奔西走,颠沛流离,更加没人去特意记载史料了。所以当LZ阅读《三国志》时,就发现陈寿的史料有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例如我们八卦的这部分荆州话题中,刘备应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LZ本来非常感兴趣,他是如何向孙权讨要土地,如何令鲁肃劝说孙权,以及孙权是如何确切的答复他的,等等。但是从《先主传》里面几乎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很可惜的。
后人们对陈寿总体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毕竟这是三国时期唯一的历史记载。史料的缺乏由于后面曾添了裴松之的注解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同样是由于这个注解,也产生了更多的八卦话题)。LZ这里主要818后世的史学家门对陈寿童鞋的评价,以及一些LZ个人对他的看法(估计写完了这个,LZ又在一些筒子们眼里,变成陈寿黑了。)
后世对陈寿的肯定褒奖就不用多说了,后人批评他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1)公报私仇。
持这个意见的是唐代的房玄龄,他在编纂《晋书•陈寿传》的时候,写他:“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这个评论在史学界是很受争议的。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持肯定意见,清朝的潘眉以及赵冀持反对意见。LZ木有具体了解过,不敢胡说。
2)用笔过曲,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所以LZ一般不在外面八卦丞相)
貌似这个意见无人反对,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持同情态度,说他也是没有办法。为尊者讳是无法超越的潜在规则,咱们家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了都还是这样,何况一个封建王朝的臣子。
3)各国史实时间上划分极为混乱,人物传记之间内容过多重复,而在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内容上却又矛盾重重。
唐代史家刘知几所指出的:“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
裴松之更加批评他:“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这点也是LZ要提出的重点,《武帝传》写的时间内容是错的也就罢了,但《周瑜鲁肃吕蒙传》同是一本传记,居然也都逻辑混乱至此,令人郁闷)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的阎鸿中对此评价的比较形象:“你要用读《世说新语》的心情来读《三国志》。”
LZ看来一位网友的描述非常到位:《三国志》与《世说新语》都是在一片月旦人物的风气下完成的著作,《世说新语》在浮光掠影间呈现一位位高妙之士刹那间的永恒,而《三国志》则倾尽全力把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次全打在同一个人物身上。陈寿就像是偏私的编剧,总是给予主角更多的台词更多的亮点,虽然第一幕戏可能与第三幕对不上,但就是这种近乎独白式的演出更能突显出传记人物的气质与精神。裴松之对陈寿的批评就史学方法而言有其必要性,但这种缺点并不会减损我们阅读《三国志》时所得到的乐趣。
所以我们大家就继续地乐在其中吧!
3.
荆州的第一个和平时期(公元210年-公元215年)
“借荆州”发生之后(210年),荆州历经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孙武联盟继续存在,三家主攻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LZ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主要事件(基本上按照《资治通鉴》上面的时间排列。)
3.1.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六年(辛卯,公元二一一年)
荆州烽火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