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年轻时过得再苦再累,都不算苦。因为你认认真真做人,兢兢业业做事,那么将来面包总是会有的。天酬人勤。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如果年老体弱了,却食不果腹,病了没钱,那才是真正的苦。
人生最悲催的是当你老了却没有在年轻时为自己攒下余生安好的票子。
二舅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不过二舅的穷苦并不是因为他自身懒惰的原因。怪只怪他养了个不争气的宝贝儿子。当然一切有因必有果。说到底根子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因为二舅过分的溺爱独子,表弟养成了做事吊儿郎当,自私,自大妄为的行为习惯。到头来不断榨干了二舅的血汗钱,还卖掉城里的房子偿还巨债。
最后丢下妻儿老小逃外地躲高利贷去了。
其实二舅很能干。年轻时,他担任过很多年的村主任。一个村庄的大事小事他都打理的一清二楚。自家小日子也经营的有滋有味。
乡里乡亲人人都晓得他的能力。啥为难事体找他准能给处理的妥妥帖帖。唯独对自己的儿子他却毫无办法。
二舅七十多岁了。生病了没钱医治,往日挺拔的身子佝偻成像一把破旧的老弓。
挺要强的一个人。老了老了也不得不低下花白的头,向姐姐、妹妹诉苦叫穷,拿点钱将就着过日子。
表弟相貌俊朗,能说会道。看上去一表人才。却是个空心大萝卜。行为做事特不靠谱。
他十七八岁出去闯社会,开始是在温州学弹棉花。九十年代弹棉花郎温州人非常出名,他们走南闯北靠弹棉花一技之长发家致富。温州弹棉花郎打响了温州人肯吃苦,会做生意的名声。
表弟进入这一行正是弹棉花行业红红火火之际,如果他脚踏实地应该会混的不错。他看到机会,却吃不了苦。
试想创业,哪能不亲力亲为,忙里忙外苦心经营。他摊子铺开了,却不好好干。怕苦怕累。不想干了,就撂摊子。时常不开业。
资金紧张了,就开口向二舅伸手拿。二舅总会想方设法满足他。一次又一次的汇钱帮他填窟窿。
后来眼看表弟三十多岁了,表弟还没有一点结婚成家的迹象。二舅急了,说再不回家把婚姻大事办了,就休想到家拿一分钱!
有一年表弟带回家一个温州女孩办好了人生大事。女孩娘家很富有。温州人发达了,富了一座城。这乐坏了二舅。
表弟过上了居家的惬意日子。原来温州女孩娘家送给他们结婚大红包30万大洋。于是夫妻俩过上了二人世界的逍遥生活。搓搓麻将,到处游玩。
坐吃山空。30万大洋架不住这花呀,这样的好日子他俩很快到头。后来女孩到娘家要了几次钱,娘家人烦了,也不理睬他们。
二舅找到女婿,说动了女婿带表弟做工程,攒碗饭吃。
表弟哪想做打工人?!他要自己当老板。
表弟鼓动老婆回娘家要钱。老丈人门儿精,说不借,拿去准又打水漂了。说女婿不靠谱,烂糊泥抹不上墙。不是做事的人。
当初他是极力反对女儿跟表弟结婚的。说两个不靠谱的人,凑到一块去,日子迟早有一天要玩完。对自己的女儿,老丈人心里清楚。
女儿是娘的心头肉。丈母娘放不下,天天对老头的光脑瓜念经。老丈人烦死了,最后甩给表弟40万大洋。说再不成器,不要来温州。
表弟用四十万大洋购买了两辆挖机,承包工程,挖土方。
刚开始,表弟做事还比较上进,慢慢有了起色,后来在城里买了房。不久又买了小车。
过了几年夫妻生了两个孩子,似乎生意还行,日子过得不错。经常在发微信朋友圈,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某某五星级酒店。或是国内外风景名胜游玩。春风得意的样子。
有一天母亲说她借表弟二万块钱,叫他还钱,说了好多回了,就是不还。老是说工程款结算了送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