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重新拿起羽毛球拍,有种久违的感觉。那种球拍握在手中熟悉的感觉,触起我心情的涟漪。回忆影像如映在水中的倒影,如此清晰,仿佛近在眼前。轻轻触碰却破碎成一片一片,点点滴滴,于是我从迷蒙中醒来。原来,一切皆千里之外。
恬静的校园,几栋简朴的教学楼,里面有浓郁的树木,阳光经过漫长的旅途穿过层层叠叠的叶子,在地上投下点点光斑,偶尔还有几只嬉戏的蝴蝶和呼朋引伴的麻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教室里时不时传来朗诵的声音……
我和几个同学在“羽毛球场”,说是球场,其实只是油漆刷出来几条直线组成的方框,甚至连网子也没有,却能圈住我们的笑声。我们那时都不知道那时属于孩子的笑声,更是属于童年的笑声。
直到一天,学校的边沿出现了矮矮的墙,还有一群勤劳修墙的农民工。后来从大人口中得知,旧小学租给别人了,但这一点也扑灭不了我们的热情,那个“羽毛球场”上总能出现我们的身影,只是随着墙一天天的筑起,我们在那个围墙上跨过、跳过和爬过,锲而不舍地翻进我们曾经的乐园。
唯一改变的是在我们打球的时候总会有个门卫叫我们离开,所幸的是每次门卫出现的时间都是我们打球打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同时人们偶尔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半大的孩子围着一个穿着门卫衣服的老头一起吃冰棒,对于为上述的“巧合”,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当新任的门卫横空出现,这种平衡被彻底打破,那天我们刚翻过墙就遇上一张陌生的脸,而他发现我们的时候甚是惊讶,但惊讶是短暂的,马上他想起了自己的职责来,拎着竹竿做势就要打过来,可我们也并非泛泛之辈,轻巧的越过墙,特别调皮的几个还对那气急败坏的门卫作鬼脸,欣赏他的脸由红变紫,由紫变青。
但很快我们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很快那1.5米高的墙长成了2米,上面还镶嵌着晶莹的玻璃碎片,寒光逼人,有的还缠绕着尖锐的铁丝网,好像在耀武扬威的说“有本事翻过去!”。我们终于不敢挑战,无奈的选择“望墙兴叹”,羽毛球拍也被放进了柜子里。
后来,村委会的办公楼一天天的建起,还被建好的还有新的羽毛球场,羽毛球拍理所当然得到“解封”,再后来村子的附近陆续建起了越来越多收费的专业场馆,只是球重击在球拍的感觉却是如此陌生,于是我明白,有的东西一旦过去,就只能回忆。
现在那里变成了一个幼儿园,偶尔我会路过那粗糙的墙,停停,望望,看看,想想,然后笑着走开。墙内圈住的是曾经的校园,更圈住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墙之隔,很近;一墙之隔,很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