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毛病良多,其中一条不自量力,不知造成多少伤害?
以为自己文字功底深厚,便不知所畏地承接了网上义务审稿工作,一段时日之后,方才惊觉天外有天。
记得有次,收到一篇貌似古文的《吾思》投稿,文白对照,评论职场,感悟人生。
为了不显得没文化,我便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读完,三千多字,口干舌燥。虽然个别之处夹有白话,但基本算是文言文的套路。
说实话,读完也未能完全领会作者意图。看到如此彪悍之人,忍不住评论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不禁暗自惆怅:如果当年语文学得好一些,是不是可以多评论几句?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学好语文!
1.简单的语文课,并非只是一门功课。
回想起前几年的最牛高考作文,越是文言文,大家似乎越觉得厉害。想想也是,文言文都是中学语文课学的知识,高中生写文言文,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然而,在许多大学里头,反倒没有专门的语文课。记得那年上大学,看到课表上没有语文,我竟惊诧不已。
中学语文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是一辈子的功课。但为何大学里就没有了?中学老师为何要骗我们?
后来大学里读了选修课、专业课,学了外语、计算机,这才慢慢发现,原来语文早已融入一切学科。
2.不会读书念字,如何识得学海奥妙?
记录人类文明的最佳载体,便是文字。无论是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还是通俗易懂的现代文,抑或是需要借助词典才能看懂的西洋文,文字最基本的功能便是记录。
记下人类文明的奇思妙想,记下制造工艺的脉络灵魂。后人想去了解模仿,必先懂得如何识得。而语文,则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大学英语,抑或是常常被用作外语教学的《美国语文课本》,其中内容大同小异。
所有的语文,都是教会我们如何去认识文字、读懂书本。如果说,当年不识字叫作“文盲”。那么,如今不懂阅读,才是真的文盲。
英文考试里有阅读理解,申论考试里也有阅读理解,形式不同,但原理相同。如何读“懂”,才是答题的关键所在。
也许,这就是语文的初衷,是为我们提供学习的便利工具——阅读。
3.心中有了想法,怎能说与他人知晓?
语言表达分为两种: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随之对应的是口头语和书面语。世上不乏能言善辩之士,也不缺舞文弄墨之辈。
一个令你焦虑不安的问题,经过口若悬河之人滔滔不绝的谆谆劝告,也许就会瞬间化为乌有。
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通过文思泉涌之徒妙笔生花的旁敲侧击,也许便会顿时恍然大悟。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言之有物、言之有用。
当然,只有在外语学习中,国人才肯花大量功夫在口语练习上。
说母语这种事情,应当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之事,很少有人专门花时间去练习说话。
加之国人向来害羞,许多事情难于启齿,于是便倾注大量心血在书面表达。因而涌现出各类文学载体,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不一而足。
但是说到底,这些所谓的文学体裁,不外乎是装载语言的“花瓶”罢了。
4.回归交流本质,其实简单才是最好。
语言本身其实并不喜欢“花哨”,人们运用语言的最终目的,便是想把事情说明白,把道理讲清楚。
有时候,我们不想过于直白,于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绕来绕去,最后说出一句:我想你。
有时候,我们不会抓住重点,于是从大学毕业写到考研究生,再写到面试找工作、离职换工作,而文章题目却是:如何消除职场焦虑。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缺一样能力:归纳概括。简单来讲,就是长话短说,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不要说两句。
或许,这就是语文的目的,教我们掌握表达的最佳武器——写作。
如此看来,无论读书、还是写作,都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知识也好,当作家也罢,方法手段皆源自于语文。
如此看来,为什么要学好语文?中学语文老师并没有说错:语文真的就是一辈子的功课。而且,语文早已融入一切学科。
不禁暗自庆幸:还好一直坚持语文学习,否则,看到文言文时,真的该不知所措了……
Ps.完成于2017年7月14日,有感于网络文章良莠不齐,感叹语文知识缺失,心中难过。
网友评论
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很多原本优良并值得一直传承的文化已受干扰了。不过优秀之人依旧是有的。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