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8-09 08:59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4-6-1

【原文】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白话】孔子说:“君子却做不到仁,或许也是有的吧;但是没有小人能够行仁的啊。”

【思考之一】为什么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100多次,“君子和“小人”对比,也有19次。“君子”人格高于庶人和士人,是成贤成圣的必经之路。君子的主要特质是道德高尚,内心坦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小人的主要特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没有人生方向和目标。

孔子为什么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论语注疏》孔安国曰:虽曰君子,犹未能备,而有时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可谓仁矣,而镂簋朱紘,山节藻棁,是不仁也。虽然是君子,但不可能全备,有时也会有不仁的时候。像管仲帮助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国会盟,没有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就是管仲的的仁德,然而他有“三归”“反坫”,雕梁画栋,则是他不仁的地方。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也。”君子志在仁德,然而有时疏忽大意,心不在焉,也难免会做出不仁之事。钱穆先生也说:“君子或偶有不仁。”君子偶尔也会有违仁的时候。

就是说,君子在求学问道、学修仁德的过程中,由于仁的境界还没有成熟,难免会犯一些过失。但是君子的优点在于犯了过失他能够及时忏悔,改过自新。夫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必定是文过饰非,不肯认错,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去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孔门弟子当中只有“复圣”颜渊,“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则是“日月至焉而已矣”,虽然都为君子,但也有违仁之时。夫子在这里是再再勉励君子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不能得少为足,因为你还有不仁、违仁的时候。

宋儒陈祥道曰:“盖仁者,人之所尤难。颜子之于仁,则三月不违而已,其馀可知矣。故子路、公西赤之徒,孔子皆曰‘仁则吾不知也’。”仁,对于人来说,是最难的。颜渊为仁,尚且三月不违而已,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当季氏问子路、公西华等人是不是仁人的时候,夫子都说我不知道啊。

那么,为什么说没有小人而仁者呢?《论语稽》说:“君子偶不仁,无害其为君子。小人偶或仁,终见其为小人。况小人之仁,其暂也,其迹也,而其心则断断然不仁矣。”小人行再多的仁事好事,也不能改变他小人的本质,因为小人行仁事,只是暂时的、显现在外的,他的内心还是小人的志向,断然不会从内心深处去行仁的。所以,孔子得出结论,从来没有小人会立志行仁的。

朱子曰:“君子如纯白之物,虽染微黑,是偶失检。小人如纯黑之物,虽有微白,却当不得白也。”君子好像是纯白的物品,虽然染上一点黑墨,只是偶尔有失检点而已。小人则是纯黑之物,虽染上一点微白,却不能当做白物一样。《四书困勉录》曰:“小人而仁,即使真心发见,亦随见随灭,故曰未有。”小人做点仁义之事,即使是真心所为,也是随生随灭,不会长久,所以说“未有”。

【思考之二】本章用在修身上,还可以调整哪些心态?

本章用在修身上,可以从自利利他两个方面讲。对自己而言,可以调整自卑、自傲的心态。对于自卑者,不能过度自律,孔门心法是让人怡然自得不亦乐乎的,要及时调整心态,大学之道就是一个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应该给自己成长的空间,深耕细耘,静待花开,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对于自傲者来说,即便我真的达到了君子的高度,但仍有努力的空间,改进的余地,切不可满足现状,止步不前!我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等于缺点不存在。如果有了知错改过的机会,一定要心怀感激,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利他方面讲,可以消除对他人的怨气。人生在世,难免互相伤害。面对伤害自己的人,我们可以想:对方之所以伤害我,要么他是小人,“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知道小人有害人的特性,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让他不能得逞就是了,生哪门子气呢?如果他本性好,“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偶尔也有违仁的时候。对于一个本性善良的人,我们不应该因为他偶尔的过失而否定怨恨他这。

蕅益大师《论语点睛》:“警策君子,激发小人,小人若仁便是君子,那有定名!”孔老夫子讲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警策君子,激发小人。你已经成为一个君子了,那还要提升,因为你还没有成为圣贤,所以要再接再厉。对小人,更要激发他,振作他,先立志做一个君子。如果小人发了愿,要去做仁人,努力精进,这人就是君子。反之,君子要是懈怠了,慢慢就会变得不仁,最后就变成小人了。

【思考之三】本章用在齐家治国上,可以有哪些启发?

江谦补注曰:“魏征上唐太宗疏曰:‘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妨于正道;小人或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立忠。’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读之可以猛省矣。”魏征曾提醒唐太宗说:在用人上应该用君子,不要用小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也有犯小恶的时候,不能因为他有小恶,就不肯用他。因为君子能够断恶修善,不会妨碍正道,所以应该要用他。小人呢?或时有小善,如说话很恭谨,对你很效忠,但是小人心量狭小,唯利是图,即使他偶有小善,他那偶尔的一点小善无法累积,不足以立忠。如果你用他来辅佐你的大业,不但于事无成,反而可能招致失败,因为他心中无仁,难以成就大事。“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读之可以猛省矣。”怀疑君子又相信小人的人,读了孔老夫子的话,应该猛省了!夫子是在讲用人之道啊:对君子我们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用他,不要看他的小过,大胆去任用。君子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讲道德仁义,他会知恩报恩,你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定会效忠。对于小人,我们应该远离,但也要多给他点教化,让他也能成为君子。

学习本章,我们要学习颜回始终耕耘不辍,坚守仁道“不贰过”、学习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诚敬于心、学习子路“闻过则喜”“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不断长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做一个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相关文章

  • 2018-12-24

    分享:君子与小人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区分呢?其实“德行”是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区别。 1.看人品 ...

  • 君子与小人

    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君子往往失败,小人往往会胜利。这是因为君子与小人相斗,君子处处依天理而行,是有底线...

  • 与君子为友是福不是祸

    与君子为友是荣幸,与小人为友只有悲,与君子为友是福不是祸,与小人为友是祸,与君子为友不与小人为友,君子无价买,小人...

  • 品味菜根一百八十九

    189.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休与小人仇仇,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小人与君子的不同之一;小...

  • 【南怀瑾老师】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 本文摘录自 《论语别裁》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

  • 君子与小人

    上联:君子行仁戒躁 下联:小人恣意妄为 君子与小人之争,古已有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所以是君子,首...

  • 君子与小人10个 “德行”细节【转】

    君子与小人10个 “德行”细节 01 看人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君子有...

  • 《论语•里仁篇》|| 君子喻义小人喻利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意:孔子说:“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对于君子与小人有...

  • 2020-07-18

    曾国藩说: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 君子为什么斗不过小人?因为小人没有做人的“底线”,处...

  • 如何和小人相处

    对于小人,我们许多人都很讨厌,大家都喜欢君子,那么,君子与小人到底区别在哪里呢? 孔子是这样定义小人与君子的:小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与小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an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