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意:
孔子说:“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对于君子与小人有不同的阐述,本章就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天下之道二,义与利而已,而君子小人,实于此辨焉。”(张居正注)人人都会追求个人利益,但君子是在道德人格的建立之上,优先考虑这个人所得的利益是否合乎义的原则,用义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则是仅仅为个人需求而打算,立足于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为提出这种义利观对后世影响较大。孔子认为,利要在义的基础之上,要重义轻利,如果忽视了一定的道德规范,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就会导致社会混乱秩序被破坏。但他所说的利也仅是为自己打算的一种生活状态,并非一开始就是指的损人利己为达不择手段的意味,不过随后世的发展演变,这种对立观就比较明显了。
前文放于利而行,多怨。也是义利的问题,放纵自己的私欲,就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自然就会招致怨恨。
也可以说是两种精神层面的需求的不同,一个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一个是物质方面的需求。君子求的是先人后己,集体利益,小人求的是先己后人,求的是个人利益。
现在社会上利益当先,倡导这种古文化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上,也就是对社会的奉献与索取上。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肯定是看对社会奉献了多少,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社会的主方向,倡导的也是这种在民族是非面前有着大义观念在社会上有慈善意识的民族企业家。
网友评论